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执行规定、制定规矩、把握规律、讲求规范,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政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政府伦理道德具有对法律的补充完善功能和对权力的制约规范功能,具有公共性、人民性、责任性等特征。健全伦理道德法制化建设,提高制度与组织的伦理程度,完善行政伦理道德建设运行机制,是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政府职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三个方面。基层政府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可行路径,如加强行政文化建设、运用新的治理工具、塑造责任政府形象、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等,提升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政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和行政能力缺乏,行政体制和权力配置机制不合理,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外在环境的不利影响等问题。为此,要转变行政执行理念,培育政府执行文化;优化政府组织架构,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高执行主体素质,规范政府的执行行为;完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强化权力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构建服务型政府,彰显政府自身建设、体现执政为民理念、孕育社会和谐发展等价值意蕴。但机构臃肿、官本位意识严重和部分公职人员素质偏低等阻碍着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必须坚持通过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转变政府职能、塑造良好政府形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效运行机制,监督行政执法、约束各种行政权力等路径,推进服务型政府构建。  相似文献   

6.
突破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困境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世界各国政府大多把食品安全视为公共安全,并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社会氛围,确保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面向未来,共青团要转变工作理念,主动跟上时代步伐,彻底摒弃行政化思维,提高自身管理效能,自觉到社会生活实践中摸爬滚打、练就本领,努力健全和完善党领导下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要优化组织形态,适应青年流动聚集特点、社会治理技术条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势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团的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机制。同时还要建立起真正发挥青年群众主体作用的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广大青年在团的工作和活动中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尤其是政府运行机制的改革总体上还很滞后.因此,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政府的服务水平、运行效益、行政管理效能与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呈现正相关.可以说,没有高效率的服务、低成本的运行和高效能的行政管理队伍,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现代化.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围绕提高效率、效益和效能这三个关键,加快政府自身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也是政府承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在法律体系、运行机制及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要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制法律体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行政问责运行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问责文化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助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固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性矛盾以及自身建设等诸多问题的执战,从而要求政府必须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转型.应当通过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推进管理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筑电子政府框架琮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我国政府面临重大挑战,主要表现在落后的行政理念、僵化的行政体制、强制性的管理方式、错位的管理职能等方面的不适应.因此,政府须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完善宏观调控,搞好政企分开,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学习月刊》2009,(10):92-92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新时期我国行政机关的建设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武汉市蔡甸区纪委作为基层行政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自身职能.通过维护行政纪律、改善行政管理、强化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我们应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市场等手段,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严密完善的行政审批监督机制。通过搞好这三项机制建设,不断筑牢抓源治本的制度防线,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一、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是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础行政审批行为作为政府的施政手段之一,应当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把绝大多数事情都包了起来,管了许多不应当管,实际上也管不好的事情。在繁…  相似文献   

14.
平衡论和公众参与理论的发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柔性执法的兴起,促使行政约谈逐渐被各地广泛运用。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执法方式,行政约谈蕴含着民主、平等、协商、服务等理念,极大地缓解了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和质量。但目前存在着法律定性不清、法律依据不足、法律效力不一、适用范围不明等诸多问题,未来应从健全行政约谈的法律依据、规范行政约谈的法定程序、转变行政约谈的执法理念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应急管理的理念科学化、应急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应急管理的组织系统化、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常态化、应急管理机制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对于提高行政立法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实践中,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还存在诸多不足,如相关法律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抽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制度化水平不高、政府信息公开不足、公众不具有对行政立法的动议权等,完善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必须健全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救济制度,加快行政立法的听证制度建设,以法律形式对公众的动议权作出明确规定,以促进行政立法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的法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最终成败。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大,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部门机构编制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依据以及刚性的财政约束,因此,应通过制定行政机关编制法,完善机构编制审批的运行程序,明确规定各类人员的数额、职位和结构比例,确立机构编制的法律责任,引进科学的编制管理方法,建立编制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等,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工作的法律管理机制,巩固地方机构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价值取向.世界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对当前北京的政府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着眼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的政府管理创新要始终贯彻公平正义、开放透明、合作共治、法治责任、协调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理顺政府城市管理体制,培养和扶持非政府组织等社会治理主体,完善政府责任机制,扩大非权力行政方式的运用空间,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国际化视野和素质能力,建设管理高效化、民主化、规范化、人性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9.
项目建设是实现地方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地方项目建设的关键是"干部",但是目前地方领导干部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资源制约、管理机制不完善、干部自身能力欠缺等障碍。为了推动地方领导干部项目建设工作,必须多方创造条件,优化各项资源要素供给;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干部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0.
何水根 《党史博采》2008,(11):44-45,48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公平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问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