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1 毫秒
1.
群体心理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日语专业一二年级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心理现象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此试列举出来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群体腐败的社会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现象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对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消极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群体腐败作为一种新的腐败形式,正在潜滋暗长,成为腐败的主流。与个体腐败相比,其危害更大,影响更坏。本文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度,对群体腐败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群体腐败的症结所在,并进一步提出了根治群体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网络极化现象的相关研究文献及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从传播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不同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极化这一现象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1894年,勒庞写就了《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在这部研究群体心理学经典著作当中,勒庞对群体的分析有得亦有失,但不可否认其突破性和预见性,其中更涉及到领导、政治认同、种族、教育等政治心理学的诸多方面,留给后世无限思考。本文拟就对勒庞"教育是对群体意见和信念产生影响的间接因素"一说入手,结合案例说明这种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再通过与《政治心理学》课程中"政治认同"这一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提出笔者关于如何为政治认同提供科学教育环境的浅要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析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重要群体———学生群体。作者从政治立场、民族情感、个人利益等几个方面把当代学生群体与前辈们加以比较分析,从中揭示出当代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家卡特·勒温(Kurt Zadek 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从群体心理动力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的群体心理动力是一切内外部助推因素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其群体心理动力结构包括高成就动机、高目标同一性、高群体认同感、高群体归属感和高群体效能感等五个基本要素,同时,这一心理动力结构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能够为中国共产党的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群体极化及其心战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当网络群体成员在网上就某一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后出现意见和观点的分化、移动、集中时,网络群体极化就会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它蕴含了分裂极化,心理防护、宣传造势等心战功能。  相似文献   

8.
由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社会化渠道的影响,部分公民选择了公务员职业并在社会化工具的影响下继续着社会化之旅,该过程显示出公务员群体具有特点鲜明的社会化规律。因此,了解和总结这些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公务员群体政治社会化途径建设、遏制官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是提高公务员群体素质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我们应通过树立法治理念,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及时应对和依法管理,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母亲群体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全民的素质 ,直接决定我们民族社会化的进程和质量 ,因而提高母亲的群体素质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创建“母亲群体素质工程”、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办好妇女培训班和母亲学校等来提高母亲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1日,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有6名警察在工作岗位上先后死于歹徒的刀下,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也把一系列有关袭警现象的议论推向了高潮。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要加紧袭警罪的立法工作,以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有的专家认为要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用好用足立法资源,不必增设新罪名等,各种意见纷呈。如何看待和分析袭警现象,似已超出了单纯的刑事立法范畴,并且与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相关,其中还包含着对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价值取向的态度问题。不论我们把问题提到多高的位置,袭警行为总是同警察权力或权利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袭警现象,其实质在于如何正确认识警察维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我国《刑法》中增设袭警罪的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频发,目前我国对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滞后已经成为滋长社会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嚣张气焰的重要根源。袭警这一危害国家安全、挑战国家公权力的行为,不仅是对警察生命的威胁,对司法资源的破坏,更会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公共安全感。在我国《刑法》增设袭警罪可以保护警察执法权威和权益,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民警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遭受暴力袭击伤亡的人数居高不下,警察已成为和平时期风险最大的职业之一。屡屡发生的袭警事件,在引起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警察维权的深层思考。袭警事件的直接受害者虽然是警察,但是其阍接损害的却是国家法律的尊严,如果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只有维护警察合法权益,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伤害了警察的身体健康,而且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更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随着袭警事件的凸现,有关部门和学者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叫停人性化执法。其实,正当的警察人性化执法非但不是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消减袭警案件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当前,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因此,应当走出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安民警在执法中遭受不法侵害事件的发生,有警察与犯罪分子的根本对立性:公安机关执法主体与客体之间矛盾容易激化的诱因增多,当前执法环境恶化,对袭警行为打击不力,社会风气不好,部分基层组织职能弱化等外部客观原因;有警察装备差,抗暴力和威慑力弱,民警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公安机关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举措软弱无力,公安队伍整体素质仍需提高等主观因素。遏止袭警案件的发生,法律保护是关键,物质保护是前提,社会保护是基础,民警的自我保护是核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和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逐步提高,警察执法面临诸多困境: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警察的综合素质较低;袭警案件频发;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手段虚化;警力和经费严重不足等。为此,摆脱警察执法困境需要科学界定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实行人性化执法;严格入警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通畅出口,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加强监督,从严治警;革新领导体制,改善执法环境;增设袭警罪,建立专业化的维权机构,保护民警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恐怖爆炸仍为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恐怖活动当中。恐怖爆炸袭击占主导地位,并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袭击方式主要是自杀式恐怖爆炸,袭击目标转向平民和民用设施,伤亡人数逐年递增。且多为平民和警察。恐怖活动不断向中东、南亚等少数地区集中。恐怖爆炸威胁着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8.
袭警事件的认识误区与应对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时间,袭警问题频发,谈论袭警问题者也较多。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新问题,其实自从有了警察。袭警问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多数学者认为针对袭警问题需要设置严刑峻法,但鲜有人认识到公众的态度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思维,即误区。认识袭警问题需从立法问题、常态与增量、应对理念等角度来予以澄清,避免认识误区,从而确立解决袭警问题的正确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杨佳袭警案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剖析杨佳袭警大案,可以看出良好的社会政策是预防刑事犯罪的基础。警察要规范执法,提高防卫意识和实战本领,重视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发生执法民警遭受袭击事件,直接侵害了民警的人身权利,严重干扰了民警的执法工作。袭警案件的频发既有社会原因和行为人的原因,也有立法和司法的原因,还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自身的原因。因此,要有效打击袭警行为,确保民警人身权利,需要加大对袭警行为的制裁,需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关爱,需要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杜绝野蛮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