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几年来,中央团校贯彻党中央关于“三个面向”和干部教育正规化的方针,加快改革步伐。一九八五年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成立,中央领导同志在成立大会上提出,要把学院办成“高水平的培养思想工作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办成“青年工作研究的基地”,为学院建设指明了方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青年政治学院,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好、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本书由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编写,反映了该教研室多年来教学的成果,以及目前全国共青团工作研究的成果,是一本第一次全国公开发行的团干部学习共青团工作理论的书籍,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八五年一月出版。全书共分绪论、十八章,系统地阐述了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共青团工作理论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共青团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共青团的性质和任务;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青年特点;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工作;共青团的生产和文体活动;共青团的建没;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广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广州市团校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三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九日至十四日在广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6人。这次会议总结、交流了两年来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研究、探讨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如何把青年工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同志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创办的。它的任务是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今天,我来参加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大会,感到非常高兴!我谨代表国家教育委员会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中央团校的基础上创办的。希望你们继承和发扬中央团校在长期办学中所积累的一切好的传统和经验。同时,也要结合你们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青年发展论坛”于2004年5月27日~5月30日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趋势下的青年文化”,会议集中讨论了青年文化的特点、如何引导青年文化潮流、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如何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和青年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赵勇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赵勇书记的讲话回顾了“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的历程,总结了研讨会能够坚持20年的基本经验,指出要与时俱进地研究青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强调要以论坛的方式把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27-31日,"第十届全国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青年发展论坛"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7.
由深圳团市委、深圳市团校和中央团校青少年研究所主办的首次“全国沿海开放地区青年工作研讨会”,于1990年12月4日至7日在深圳召开。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刘延东委托中央团校副校长曲春郊,宣读她的题为《在沿海开放地区的发展战略中把共青团工作推向新的阶段》的书面报告。延东同志充分肯定了深圳及其他沿海开放地区共青团工作及其理论研究的成绩,对今后沿海开放地区的共青团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8.
黄志坚教授是我国著名青年研究学者,青年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首位青年学教授。自1955年进入中央团校从事青年和青年工作理论教学和研究起,黄教授已持续从事青年教育和青年工作教学与研究长达50余年,兢兢业业、勤耕不辍,对中国青年工作科学化和青年研究学科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也为推动共青团理论研究,促进青年和团干部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1986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团校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9.
告读者     
随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成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也和读者见面了。正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诞生,使中央团校的教育更上一层楼,标志着团干部的培训转入正规化的轨道一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问世,也将使其在原团校学报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展现新姿! 学报应适应团干部的培训所经历的巨大转折,并反映这种转折,为这种转折鸣锣开道。学报应首先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阵地,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广大团干部进行有关的理论和思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团校教育正规化的需要,根据第二次全国团校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中央团校青年工作教研室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着手编写共青团工作理论的教材,计划在今年四月初拿出讨论稿。这次编写,是在过去历期教学的基础上、在1980年编写的《共青团工作理论学习纲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努力地吸收了共青团工作的新经验、全国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各级团校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创刊20多年来,已形成鲜明的"贴近青少年生活关注青少年成长"的特色.其首要栏目"青少年研究"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全面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始终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放在首位;对青少年政策与青少年弱势群体特别关注.学报现已树立起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的独特学术形象,成为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学术阵地.  相似文献   

12.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从1995年开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年来积累了许多文科院校创办职业教育的经验.本文回顾了学院这些年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并对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近35年间,引导青年回归并致力于现代化建设;引导青年正确理解并致力于改革开放;引导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致力于跨世纪宏伟目标。共青团将多样的工作内容、科学的工作方法同青年群体独特的青春魅力、蓬勃朝气和创造智慧相结合,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做出了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青少年文献特色资源建设需要对相同类型的图书馆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调研,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三所青年类院校图书馆的"青少年资料库"特色资源建设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对三所院校的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的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社会管理机制和手段也应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创新。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处于结构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焦点和难点。共青团在组织、引导、服务青年与服务社会方面有着长期的工作积累,共青团阵地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试验田。从共青团的职能和近期实践来看,建立健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调查体系、青年就学就业服务体系、青年权益维护体系与志愿者服务体系,应是当前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服务青年发展的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从青年运动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在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以青年为先锋队的革命队伍反抗"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主要通过共青团来动员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党始终围绕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开展青年运动。随着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和青年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逐步走向成熟:从直接领导到渗透性领导,从争取青年到组织青年、团结青年、引导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党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用科学、完整、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青年运动,通过青年的核心组织——共青团来领导青年运动;党必须不断改进、改善领导方式和方法,照顾好青年的特点,关心青年,始终代表和维护最广大青年的利益,才能领导好青年运动。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青年观坚持以人为本,蕴含着鲜明的人本特色。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是其人本根基,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是其人本主线,了解青年、尊重青年、教育青年是其人本路径,塑造青年、发展青年、完善青年是其人本旨归。研究和领悟胡锦涛青年观的人本意蕴,对于理解胡锦涛青年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指导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促进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河北以保定、唐山两地为中心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壮大了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力量,促进了河北青年运动的蓬勃兴起,为河北党团组织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在河北革命斗争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也具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优秀青年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给中国青年带来了深刻、久远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中国青年有了自己的组织。当代青年要以共青团组织的历史精神承载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省团校在团省委的直接领导及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苦创业、积极开拓,不断地成长和发展,使团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素质特色和青年特色的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