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我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与威胁,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秩序的广泛担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下简称跨境电诈)是指犯罪主体、犯罪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四个构成要素中带有境外因素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笔者认为,由于内地警方积极开展智慧公安建设,犯罪嫌疑人实施传统盗抢类犯罪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跨境电诈成本低、收益大,而且跨境打击涉及多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金融业、通信业的快速发展,电信诈骗作为一种跨境、跨地域新型团伙犯罪,借助于网络与通信工具实施非接触式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其发展趋势迅速蔓延。公安机关应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侦破此类犯罪的打防对策,从根本上遏止电信诈骗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6,(12)
正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形成打击治理合力,不断掀起专项行动的高潮。"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客服,交易错误可退款",从"银行卡积分换现金"到"综艺节目中大奖",电信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危害着老百姓的信息和财产安全。为打击各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行为,全国正展开着一场持久雷霆式的战役。2月25日,在国务院打击治  相似文献   

4.
李雪峰  王铼 《人民论坛》2023,(20):65-67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其发案高、侦破难度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也在不断翻新,形成了典型的跨境性、匿名性、集团化、组织化等特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还面临着获取证据难、犯罪追赃难等困境。面对纷繁复杂的犯罪形势,需要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除了具有一般电信诈骗犯罪的欺骗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跨境犯罪的特殊性,在赃款追缴和打击犯罪方面较之一般的电信诈骗犯罪难度更大。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打击与防范此类犯罪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对电信、金融等行业的清理整顿工作外,还必须把加强海峡两岸警务合作作为打击此类犯罪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全国电信诈骗案件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增长,群众每年被骗金额上百亿元,电信诈骗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犯罪问题,打击治理工作刻不容缓。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6年2月25日,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  相似文献   

7.
朱小平 《中国保安》2014,(14):58-59
近几年来,借助电信网络手段实行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甚为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公安机关虽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重点防范和打击,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呈多发态势。如何阻止受害人汇款,筑牢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8.
姜海源  王翔  杨磊 《公安教育》2023,(11):30-33
<正>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多、涉及广、群众反映强烈,是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而诈骗窝点大多集中在境外,“侦查取证难、追赃挽损少”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如何持续精准宣防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时代命题。公安机关作为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的主力军,理应承担重要的宣传职责,但仅靠公安机关一家往往难以为继,唯有联动全社会资源组建“同盟军”,才能共同防范抵御电信网络诈骗。2021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牵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反诈”格局初现。  相似文献   

9.
叶慧  俞涛 《今日浙江》2021,(9):50-51
近年来,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持续高发,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之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为守住百姓的"钱袋子",浙江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全社会反诈格局,强化法治思维,坚持打防结合,注重源头治理,依托数字技术,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开展全链条重拳打击.  相似文献   

10.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由传统电信诈骗转向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盗窃银行账户存款犯罪,犯罪分子进一步通过结合新开发的网银电子支付工具与业务验证漏洞设计诈骗陷阱,诱骗相关信息进而盗窃存款。必须从落实金融、通信行业社会安全责任入手,加强警银、警通协作配合,形成有效合力,联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要立足警银大数据,完善金融机构内部业务与风险控制,建立警银风控信息化合作新机制。同时要提供安全咨询服务,帮助群众提高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安部也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整体格局,已成为当前打击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研究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首先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人口特征,然后介绍了智慧社区建设中部署的前端感知设备和采集汇集的人员数据,最后利用智慧社区感知设备和数据在小区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迅速演变、涉及领域层面广泛,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特征上看,公安机关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往往面临着线索质量较低、侦查能力不足、电子证据分析困难等挑战,公安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所开展的逆向追踪和证据收集等环节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社会创新治理视角下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与防范对策探讨,有助于为我国公安机关打击该类犯罪提供可行性思路,也有益于创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智慧防范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海鲤 《公安研究》2013,(11):22-24,33
跨境电信诈骗犯罪具有组织分工严密、科技化程度高、反侦查能力强等特点;公安机关在侦查打击工作中存在侦破难、抓人难、追赃难等现实困境。为有效打击这类严重侵害群众财产权益的犯罪,在工作中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取证,深化公安机关多警种合作、跨区域协作机制,强化与电信、银行等部门的深度合作,加强两岸及国际警务合作,共同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上下游犯罪。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严重侵害人民财产安全,扰乱了生产生活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隐患。国家对电信网络犯罪治理高度重视,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部际联席会议,提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两降两升"的目标;2020年4月,公安部开启"云剑—2020",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之外,也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运作空间,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越发频繁,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大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治理力度可谓迫在眉睫。11月24日上午,在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副省长王惠敏所作《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基础上,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由此衍生的"互联网+"智慧生活模式提升了公众使用网络的频率,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前,犯罪嫌疑人通过利用新方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常态.电信网络诈骗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主要有蔓延辐射广、作案效率高、社会危害大等特征.公安机关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工作需要立足新常态、应对新形势、着眼新发展,从"国家安全、人民安居、社会安定"出发,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落实举措,提升实战效果打击力度,探索有针对性的侦查与防范机制,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8.
郑欣  邓敏  严杰 《人民公安》2023,(4):46-49
<正>“神奇药包”从何而来?究竟有何神效?为何能骗上万人……近日,重庆巫溪警方循线追踪,揭开“神奇药包”面纱,成功打掉一个冒充“名中医”兜售伪劣保健品专门诈骗中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5名,捣毁诈骗窝点5个,追缴赃款3870余万元,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2万余名群众被骗。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范困境破解——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具有手段多样手法隐蔽、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损失巨大危害严重等特点。近年来,高校频频发生电信诈骗主要源于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保管不当、高校防范宣传效果不佳、学生警惕防范意识不强等因素,而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范的瓶颈主要体现为案件侦办警力缺任务重、联动机制协同弱成效低、追赃抓捕难度大成本高。应强化校园诈骗防控网络,深化高校反诈队伍建设,优化防范打击合成战力,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严厉打击和全面防范。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明确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标准,统一执法尺度。据了解,这份意见共7个部分、36条。其中明确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