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结构层面(警务战略)、流程层面(警务管理)、操作层面(警察操作行为)对警察因公伤亡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结构层面和流程层面因素对警察的执法认知、执法行为、执法环境有着关键的、本质的影响,是导致警察因公伤亡的主要原因。减少警察因公伤亡须从警务战略和警务管理着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警察执法过程中伤亡事件时有发生,给警察执法安全提出考验。据统讹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9000多名民警因公牺牲,10万多名人民警察光荣负伤,特别是近20年来,全国因公牺牲的民警就达6000多名。①导致警察伤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与警察安全意识及安全处置能力有很大关系。而这种安全意识和能力,必须通过在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逐渐学习掌握并内化于心,才能在关键时刻及时反应、正确处置,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佳暴力袭警案件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璇 《前沿》2009,(4):141-145
作为和平年代的一个优秀群体,人民警察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让人崇敬,也令人心痛。近年来袭警事件不断发生,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杨佳袭警案件发生后,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血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本文立足于社会环境和警察队伍的客观现状,分析阐述了警察伤亡和暴力袭警的主要因素,从健全公安法律体系、营造和谐执法环境、加强警察队伍建设、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等方面,研究探讨了预防暴力袭警、有效减少警察不必要伤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拒绝或阻碍警察执法,是警察执法中的突发事件,如果处置得当则化险为夷,克敌制胜。一旦处置不当,则酿成治安或刑事案件,造成严重后果。武力控制手段,是警察执法的重要保障,也是擎务技能的核心内容,更是警察执法的锐利武器。探讨警察在执法中正确运用武力控制手段,对于确保警察执法的安全和法律的实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美国警察的临战射击统计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关于警察在执法中的伤亡分析研究中说,导致警察伤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警察在街头执法时枪支使用不当,究其原因是没有经过适当的训练。在武装暴力犯罪不断升级的这个年代,执法者的手枪射击训练应有所改进。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没有得到重视。造成更多警察的伤亡,而罪犯被击毙的却不多。二战之前。军队和警方都在训练单手握枪对准靶心瞄准射击,然而这种姿势必须熟练才能用于实战。军队有些部门将其作为近距离手枪射击训练,称之为“本能瞄准射击”。二战以后,警方的射击训练也有发展,但不完善,主要是训练双…  相似文献   

6.
警察最小作战单元是在公安机关基层一线开展警情处置的执法活动中,以精准的指挥、有效的协同,确保依法、规范、安全、高效警情处置的相对固定的基本执法警组。在实战应用中,警察最小作战单元主要涉及以下警情处置规范:救助类警情处置规范;疑似精神病患者肇事警情处置规范;酒后肇事人员警情处置规范;斗殴行为的警情处置规范;社会求助的警情处置规范。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警察是在打击恐怖活动、抓捕刑事案犯、处置群体性事件这样的重大警务行动中,还是在巡逻、调解民事纠纷、处理一般违法行为这样的日常执法活动中,都有可能遇到人员伤亡的情况。作为最先到达事发现场的处置力量和公安机关的第一线执法单位,基层民警在现场对伤者实施救助,不仅可以减少警民伤亡、降低损失,而且对于抓捕、取证、审理等后续执法程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法律和道义的要求。在一起发生在美国的枪击案中,  相似文献   

8.
警察最小作战单元是公安机关接处警警情处置的基本执法单元,在警情处置中遵循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警察最小作战单元警情处置的战法,可以快速调解各类治安纠纷,快速处置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公安机关接处警警情处置的执法效能。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袭警案件频发,特别是暴力袭警案增多,一方面说明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另一方面也昭示警察执法环境急剧恶化。从公安部的统计看,侵害警察事件多集中在110接处民警、交警、巡警等几个警种,民警伤亡原因多为执勤查缉、处理治安案件、交通违法行为时遭受暴力攻击。本文针对交通民警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对突发袭警的行动战术问题,尝试着做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必然需要通过警察行政执法应对,只有解决突发事件处置中警察执法依据不明、非常态执法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以及执法效应与执法程序衔接不畅等问题,才能保证警察执法行为符合法治建设的需要。基于此,需要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使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警察执法行为有法可依,程序规范,还应注重警察执法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推进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1.
在警察执法活动现场,有时会碰到突发紧急事件,可能会出现人员伤亡事件。作为最先到达现场处置的警察,在专业的医护人员到来前,如果能对现场的伤员进行有效的止血包扎、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抢救伤员,将伤亡损失降到最低。然而,警察并非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实施紧急医疗救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或遇到伤员死亡等情况,将如何处置?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就此问题的规定还较模糊。  相似文献   

12.
陈华 《警察教育》2004,(2):21-21
警察在对嫌疑人进行盘查、抓捕等警务实战活动中始终应以安全为第一位。“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是警察战术的先进理念。如何才能在执法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更安全的处置潜在的危险。这就要求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要注意三样安全“法  相似文献   

13.
<正>警务技战术训练是培养与塑造警察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构建警务执法战斗力优势的必要保障,是克敌制胜的手段、法宝和力量源泉。当前,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警务实战也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强对抗、多威胁、高风险、高伤亡逐渐成为警务实战的新形式、新常态,而警察实战素养低下、技战术能力薄弱、处置效果不佳、临战伤  相似文献   

14.
当下我国法治建设日新月异。然而,我国警察执法环境并未呈现法治社会的应有态势,警察执法权威受到挑战。表现为:警察个体权益受侵、现场处置威信匮乏、案件裁决权威缺失、治安能力缺乏认同、职业公众形象欠佳。提高警察执法权威,要培育民众法律信仰、优化权力时空配置、改善执法勤务理念、建设警察公共关系、完善法律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15.
警察谈判,也称警察战术谈判、警察临战谈判,其类型主要包括: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重大群体治安事件处置现场谈判、缉捕现场谈判等。警察谈判是警察谈判人员执行法律,严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它既是警察机关在警务实战处置中“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警察谈判对象人身权利予以保护的一种手段。自美国“9.11”事件以后,我国暴力恶性案件上升,劫持人质案件数量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威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治安环境不容乐观,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民警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袭击甚至故意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暴力恐怖犯罪的手段极其凶残,对一线民警的执法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而,分析公安民警现场处置中的安全要素,探讨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中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执法任务,已成为警察执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吕中诚  罗志军 《求索》2011,(10):176-177
环境警察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警种,其执法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环境警察执法模式包括环境警察的机构设置、职权配备、人员配置以及执法活动中职权的运作方式等。只有建立起高效、顺畅的环境警察执法模式,才能充分发挥环境警察的刚性执法作用,有效破解我国环境执法难、环境执法软的顽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分子动辄暴力拒捕,滥杀无辜,甚至持枪、持爆炸物与警察公开对抗,民警在执法活动中伤亡的人数逐年大幅度上升。造成民警伤亡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武器使用、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性,部分民警察射击技术不过硬、枪战意识差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接处警中警务安全主要存在群众利益得不到全面有效维护,接处警民警遭到暴力袭击,接处警民警受到诬告、陷害,接处警民警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接处警民警的无谓伤亡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治安形势复杂、领导体制不顺;二是法律、法规保障不足;三是群众的期望过高;四是基层警力保障不足;五是接处警民警程序意识、安全意识不强;六是接处警民警执法水平、查缉战术水平不高。为此,要通过搞好警察公共关系,改善警察执法环境;加强警察安全教育,树立科学战术理念;加强警力资源开发,合理配置警力,弥补警力缺口;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警察合法权益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香港警方在枪支管理和使用方面有着非常严格、明确、具体的规定 ,并且十分重视通过系统、实用的培训和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防止和减少警务人员因公伤亡和滥用枪支问题的发生。其成功经验带给内地公安机关的主要启示是 :警察当局必须切实承担起装备保障和培训方面的责任 ;必须加强警察的自我保护意识 ;法制教育与技能培训应有机结合 ;培训应以实践需要为根本目标。借鉴香港警方的经验 ,结合内地的执法实际 ,在解决民警伤亡过多、滥用枪支问题上 ,建议 :(一 )加强法制教育 ;(二 )加强培训工作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四 )严格枪支配备管理 ;(五 )加强和改善安全装备建设 ;(六 )加强监督制约 ;(七 )派员赴港接受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