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3月25日,在欧盟50大寿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文章,指出,俄罗斯在可预见的将来,"因显而易见的原因不会加入欧盟",但打算与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并列为欧盟三大机构。中国全国人大是对欧洲议会进行交流和工作的主渠道。随着欧盟扩大及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欧洲议会在欧盟中的作用将扩大,对中欧关系的影响也将增大。增加对欧洲议会的了解有助于保证中欧关系的顺利发展。今年是中欧建交三十周年。中欧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发展成为今天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全国人大与欧盟三大机构之一欧洲议会的关系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中欧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全国人大与欧洲议会的交往经历了启动、发展、扩大和深化的过程。1977年,欧…  相似文献   

3.
英国脱欧,暴露了欧盟一直试图掩盖的问题与挑战。今天的欧盟,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所面临的挑战要比它成立之初更加艰巨。欧盟不再需要承受继续扩大的任务,欧盟需要回缩,需要重新制定考核成员国的标准,在自愿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欧盟吸收10个中东欧和地中海国家入盟,一个统一的欧洲在欧盟的主导下初步形成。欧盟正式成员国增加到25个,提升了欧盟的总体经济实力、地缘政治安全影响力以及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了积极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影响。但是,欧盟的扩大也对其自身建设及一体化进程带来一系列挑战。欧盟目前仍存在着机构间关系不合理、决策程序复杂、效率低下、透明度不够、缺乏民主监督等一系列问题。新成员的加入,将加重欧盟机制上的问题,使成员国在权力分配上的矛盾更加突出。欧盟东扩后财政运作将更显困难。10个新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现有…  相似文献   

5.
东扩:欧盟的既定战略方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欧洲联盟来说,东扩是用和平方式完成欧洲统一的难得的历史机遇,“跑马占地”意义重大。通过欧盟东扩,欧盟可以把维持稳定和创造繁荣的方式推广到更多的国家。这不仅有利于巩固中欧1989年以来进行的政治和经济转型,而且还可以使欧盟感到更加安全,并且为将来的繁荣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欧洲联盟(以下简称“欧盟”)作为一个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它的产生与发展给传统国际法带来了许多新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处理与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关系方面。在欧盟法与成员国固有的法律体系并存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某种特定的关系。本文拟从欧盟法的三个主要原则——即直接效力原则、优先原则和从属原则入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欧盟是我省第二大境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扩大对欧盟投资,有利于拓展市场、获取技术和品牌,对浙江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欧债危机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扩大对欧盟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视角。欧洲资产价格持续走低,增持优质欧洲资产有利于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和全球布局。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欧元前景不  相似文献   

8.
当前,欧盟在多重危机的影响下,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危机是推动欧盟一体化改革的契机,推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力争实现欧盟改革。然而,马克龙政府的欧盟改革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德之间的分歧、一些欧洲国家的反对以及法国自身实力的限制等。马克龙政府的欧盟改革方案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欧盟内部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欧盟宪法:为适应扩大与深化的需要.更好地规划欧洲的未来发展,欧盟于2001年12月升始制先大会,于2003年6月完成了一部欧盟宪法草案。欧盟宪法草案包括四部分即“欧盟机构的设置与权限”、“基本权利宪章”、“政策与功能”和“有关欧盟条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对欧盟人均GDP差异的实证研究发现,EU15与EMU并不存在整体上的δ趋同,β趋同检验显示初始人均GDP与增长率之间也仅体现出弱负相关关系。欧盟这一表现伴随着欧盟备受推崇的区域经济政策而出现,其艰难过程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了参照。但是,应充分考虑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欧盟国区域一体化的差异,制定合理的区域一体化政策。  相似文献   

11.
The available literature has overwhelmingly focused on the Taiwan issue as an obstacle and highlighted its negative role within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Despite their historically sensitive and often acrimonious relations, it is still a puzzle wh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 their positive engagement and cooperation. We hope to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by systematically examining how and to what extent the Taiwan issue has influenced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ature of Sino‐U.S. relations from perceptional,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ehavioral levels as observed through their reactions to the Taiwan problem. We argue that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perceptions, relatively stable or peace‐favored domestic factors, as well as often restrained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s by the two great powers may result in improved ties and greater region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We conclude that despite its apparent negative impact, the sensitive Taiwan issue will not lead the overall Sino‐U.S. relationship into a state of comprehensive confrontation.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两岸和谈的政策立场,是出于维系台海“不统、不独、不战”局面的战略考虑,以保证自己在台海地区的最大战略利益。美国既不希望两岸举行统一谈判又希望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复杂心态,表现在一方面希望两岸进行谈判,降低敌对状态,另一方面又长期对台提供军售,使其增加与大陆相抗衡的资本。此一“双轨政策”对两岸和平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往往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由于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谋求“法理台独”的强烈反应以及台海紧张局势的升高,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两岸政治谈判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的上述战略考虑,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政府的立场有相通之处,客观上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繁重的警察临战任务,为了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美国警方在加强警察临战指挥与战术功效的同时,十分注重构建警察临战公共关系体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传播来改善临战环境,提高警察临战效能,其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楠  徐占春 《桂海论丛》2010,26(5):112-115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保护器、安全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并且成为现代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它却面临着财政危机、工作伦理危机和家庭危机等困境,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危机也成为与之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马英九上台执政后,美国对台政策的着力点由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转向正面评价台湾当局调整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的改善。美国的上述调整虽然有其现实的国家利益需求,但决策环境的变化也在对美国传统的对台思维和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四年,美国会继续发展美台关系,保持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力,但随着两岸对话的不断深入,美国对台海局势的关注度可能会有所降低,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变化。中关关系良性互动明显增强,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和国际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中美关系可望进入一个以稳定发展、积极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时期。尽管如此,美国仍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华防范、遏制战略,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7.
美军的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经历了二战后不同阶段的演进,已经成为适应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军事战略调整及持续膨胀的国防需求的重要手段。借鉴美军加强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的重要经验措施,对改善我军装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特征与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情报部门。2005年,美国情报部门实现了自194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跨机构整合,设立国家情报局长办公室,每4年出台新的情报战略报告。这一整合反映了美国情报战略的特征及变化。美国情报战略的演变不仅是其情报系统自身的变革,也是美国国内政治变化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美国对权力分散化、网络化的新认识及战略目标与理念的变化。剖析美国情报战略报告,有助于深层把握美国情报战略思维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成立的美国国会台湾连线已成为美国国会议员介入美国对华、对台政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台湾连线成员在第110届国会众议院的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加入该连线的议员多来自美国南部,来自那些亚裔人口比重较大、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台独”组织FAPA活跃的选区。外交委员会成员、意识形态保守议员和共和党议员参与台湾连线几率较高。基于台湾连线分布的特点,本文提出理性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国国会因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What is the Chinese role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Has it become more cooperative or more potentially threatening?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issues through a systemic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howards Japan, the U.S., and Russia. The study covers the period from 1979 to 1992 and links to the most recent development in 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