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从内容上看,要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并在群众现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适当拔高。从形式上看,要采用传统的传承形式和创新的形式。从情感上看,需要改造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提升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融合。从内容上看,要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要求,并在群众现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适当拔高。从形式上看,要采用传统的传承形式和创新的形式。从情感上看,需要改造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提升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我国率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河,全书以通俗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吸引了群众读者,堪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研读《大众哲学》,对于我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人民大众的实际出发,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着力点,要充分运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素养。  相似文献   

4.
孙跃 《探索》2013,(1):14-17
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愿接受、会应用,并给人民大众带来切身利益.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是“三性”、“三化”,即群众性、现实性、导向性和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文章从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的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注重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运用,促使人民大众肯定、效仿、内化、实践;坚持奋斗目标与群众利益相结合,促使人民大众认识、理解、认同、践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促使人民大众关切、认可、务实、共襄;善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促使人民大众爱听、爱学、爱讲、爱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开展才溪乡调查,有着多重意义的解读。从哲学上看,折射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哲学;从经济学看,要求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不可偏废;从政治学看,要相信群众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获得群众的支持;从领导学看,要甘当小学生,做到个别与一般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从谋略学看,要善于在不利状态下避实就虚,继续做好革命工作。  相似文献   

7.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使人民大众了解、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及其结果。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前提;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队伍建设和提高人民大众素质为重心;以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环境与机制为基本点。  相似文献   

8.
韩冰  刘春元 《世纪桥》2013,(7):49-50
儒家思想利用乐、戏曲、曲艺等民间文艺传播方式,使儒家思想的传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进而实现儒家思想的普及,这种传播方式对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对接融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被人民大众所掌握、运用。当代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可借助红色文化、经典影视、网络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路向峰 《唯实》2011,(6):38-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应仅仅理解为形式上的通俗化,而是要在现实生活的观照中探寻其当代进路。从哲学自身产生和发展的逻辑看,哲学源于生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看,马克思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理解人类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路径看,回归生活是检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卢丽娜 《理论学刊》2001,3(4):116-117
毛泽东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观,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的思想.它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运用成果,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理论形成.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是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思想根基,贯穿于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群众本体论的群众路线。从其内涵上看,群众路线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群众路线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即“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论即“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干部要“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再次重申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来做群众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人民情怀,这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全党的群众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和阐述,“走转改”活动准确地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生动展现。存在决定意识,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实践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媒体及其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14.
要点快递     
[高层传声]胡锦涛: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  相似文献   

15.
人民大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有着天然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灵魂,人民大众是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90年的辉煌事业,正是集这种灵魂根脉于一身,才演绎了一场近代以来的中国最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走出了一条堪称世界榜样的“中国道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生存诉求和近代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它在中国广大民众中的传播,也正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奠定重要的思想条件和群众基础,为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理论条件和政治基础,才使得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艰难中前行、在发展中完善、在创新中成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人民大众的科学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属性,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诉求。这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而人民主体向度又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一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性;二是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性;三是贴近大众精神世界的契合性;四是适应大众思维方式的通俗性。在新的起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主旋律,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有效转变,实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的渗透,加大改善民生和关注民心的力度,是当前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湘评论》2012,(15):35-35
推进理论大众化,首先要解决好为谁立论、为谁著说、为谁代言这一根本原则问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人民大众作为价值归依,始终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坚持面向群众、心系大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有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有服务群众的自觉自愿。要坚持思想上尊蜇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真心实意为...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内容上看具有层次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唤醒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启蒙武器;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重要的层次,是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目的和最高要求。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我出身清贫,来自基层,来自群众,对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很了解.他们盼望清官,怨恨贪官污吏.他们欢迎干部说实话、干实事,反对图虚名、搞形式,折腾群众.我认为领导干部最起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就是要爱民、要为民,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何乐 《唯实》2022,(4):38-40
党刊与宣讲同属党的宣传文化思想工作范畴,共同肩负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重任,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推进者,是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平台,是人民大众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权威途径.2014年,江苏省委宣传部与省委机关刊《群众》合办《群众·大众学堂》,精准定位基层宣讲工作者为目标读者人群,是新时代下党刊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