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农九师一六四团农机站回族职工马和平和妻子杨晓琴结婚22年,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从结婚就一直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们勤劳致富,妻贤子孝,家庭和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当地传为佳话。结婚头两年,由于杨晓琴不是职工,生活来源仅靠丈夫一个人维持,日子过得相当贫困。1991年,团里开始吸纳新职工,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毕竟自己可以参加工作了,可要是真的上岗,孩子当时还不到一岁正  相似文献   

2.
今年35岁的吴桂芳是二师三十团三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家里除了承包155亩棉田之外,还拥有一个存栏300多头的养猪场,一家四口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16年前,只有19岁的吴桂芳随丈夫一起来到三十团三连参加了工作,当时承包了连队155亩棉花地。他们承包的这个条田是出了名的差地,棉花单产也总是落在连队其他地的后面。正是因为这样,夫  相似文献   

3.
农二师三十团建安公司职工尹怀欣,是1984年部队复员后自愿留在兵团农场参加工作的,妻子李风兰随丈夫来到连队成为一名职工,他们先后干过农工、农机手、电工、钳工、水泥工、预制工、果树对工等.2003年尹怀欣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毅然放弃了收入较高的固定技术工作,开始走多种经营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4.
今年40岁的余高明,是十师一八八团十三连工会主席.1993年7月,他和妻子千里迢迢,不远万里,从河南老家来到一八八团十三连,当时连队土地没有改良,条田没有规划,房屋没有改建,道路没有整修……太多太多的没有,他们家也同样有太多太多的没有,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为了改变家人的生活现状,他替别人打过土块,自己收过破烂,到建筑工地盖过房子,打过零工.那时的他,也曾有仿徨,也曾有叹息,心中常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白素芬的丈夫有残疾,两个孩子上学,家庭困难应该享受低保。""郭章英动过大手术,丈夫打工收入低,应该吃低保"。近日,农二师二十七团一连召开民主议事会,议事会成员纷纷发表意见。近年来,该团在基层连队进一步落实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成立了民主管理议事会。该团工会要求基层各连队,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  相似文献   

6.
<正>农二师三十团建安公司职工尹怀欣,是1984年部队复员后自愿留在兵团农场参加工作的,妻子李风兰随丈夫来到连队成为一名职工,他们先后干过农工、农机手、电工、钳工、水泥工、预制工、果树工等。2003年尹怀欣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毅然放弃了收入较高的固定技术工作,开始走多种经营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7.
郭丽红是农九师一六四团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32岁。这几年,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祖国西部的边陲山区走出了一条赶着羊群奔小康的发展新路,并不断取得畜牧业发展的新成绩,为国家、为集体、为团场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她个人也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并扶持和带动了一批人发家致富。一1990年,18岁的郭丽红高中毕业,当她拿起父亲给她的坎土曼走向边境戈壁的田野时,也一门心思想走出农场。父亲是1964年响应党中央号召支边来疆的,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女儿,农忙时节,父亲每天步行把饭  相似文献   

8.
奇台农场开垦庙社区职工糜必荣被农六师五家渠市评为劳动模范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场。糜必荣一家3口人,5年前仅靠承包连队的14亩土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5年后的今天,糜必荣不但盖起了新房,房屋装修一新,而且购置了家用电器、摩托车、农用拖拉机。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糜必荣通过种植反季节蔬菜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成为三分场的  相似文献   

9.
<正>9月6日,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工会办公室,张秀华邓侠紧紧拉着连工会主席的手感谢地说:"谢谢!谢谢咱连工会,要是没有连队党支部、工会,我真不知道咋办?"该连职工黄新春,是连队的困难户,果园因受灾年年亏损,孩子在上学,自己又于2008年3月身患骨骶瘤,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2008年6月做瘤子切割手术后,日子过得更加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40岁的陈志军曾经在河南开早餐店,日子过得紧巴巴,2005年3月带着一家人从河南来到二师二十四团二十六片区。刚来的时候没有地种,也没有创业资金,为了一家人能够填饱肚子,他和妻子只能打工,每人一天20元的工钱除去生活费,所剩无几,孩子的学费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后来,在连队领导的帮助下,他和妻子承包了42亩地,当年纯收入达两万余元,解决了生活上和孩子们的学费难题。2006年下半年,陈志军赶上了好政策:团工会鼓励职工发展设施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七一”刚过,连队精采的文艺演出还历历在目,但使连队干部最难忘的还是《兵团工运》“篝火晚会”帮了他们的忙。 近几年,由于政策好,人努力,连队职工生活富裕了,物质上的富又必然引起精神文化的追求,团场工会及连队工  相似文献   

12.
素有“科技之乡”美称的农七师一二三团八连的职工,近几年依靠科技过上了富裕日子。职工手里有了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都比过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连队出现了“三多”,被人们誉为该团的“三多”连队。 一是职工安装电话多。过去,八连只有一个“摇把子”电话机,还经常出故障,职工有急事需打电话,要走3公里路到团部邮局排队才能办成事,费尽周折。如今,全连职工241户,私人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四师六十七团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月,陈艳荣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周逸飞,从此,一家三口和公婆和睦相处,生活得幸福安定。多年来,陈艳荣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是连队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陈艳荣是连队的职工,和丈夫种着200多亩土地,公婆身体不太好,为了让丈夫安心  相似文献   

14.
石小风的丈夫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二连的机务副连长。自1992年他们结为伉俪以来,石小风始终把丈夫的工作放在首位,从未插手丈夫的工作,家里的事情无论多重要、多累、多难,石小风总是一个人扛着,从不在丈夫面前说句怨言。她总是说:"既然丈夫是一名基层连队的领导,就要多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家里有我你就放心  相似文献   

15.
正10年来,她守护着自己患精神病的丈夫,默默无言,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没有嫌弃丈夫的无用。而是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撑起了4口之家。今年45岁的周凡瑞与比她大3岁的丈夫袁宏昌是娃娃亲。作为人妻,周凡瑞细心体贴,勤俭持家。丈夫袁宏昌干活踏实,勤劳能干。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结婚几年后,他们生  相似文献   

16.
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四师六十七团三连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月,陈艳荣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周逸飞,从此,一家三口和公婆和睦相处,生活得幸福安定。多年来,陈艳荣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是连队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陈艳荣是连队的职工,和丈夫种着200多亩土地,公婆身体不太好,为了让丈夫安心种植,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自古婆媳水火不相容.但这句话如果用在七师一二六团五连职工范丙春和她的婆婆身上,那可就不灵验了.为什么不灵验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1985年,范丙春和刘永春喜结良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第一年,丈夫就和她商量:与公公婆婆共同生活.刚开始,她很担心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日久天长必然会产生矛盾,难以相处.但在丈夫的耐心劝说下,她考虑到:丈夫的4个妹妹还在上学,丈夫的哥哥在边远连队工作,公公婆婆年龄已经大了,他们身边必须要有人照料.于是,通过思前想后,心地善良的范丙春终于答应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8.
正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的汉族职工帮助少数民族职工发展种植业林果业,少数民族职工帮助汉族职工发展畜牧业,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亲眼目睹了连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的收入也年年上台阶,他还在团部购买了一套楼房,自己多次被团连评为"五好职工"、"先进生产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在走上致富和获得荣誉的同时,他越来越感觉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十六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文化、爱科学、善经营、懂管理、敢闯敢干,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率先致富,并带动连队职工共同致富。他们根植于连队,创业于连队,致富于连队,对职工的示范作用大,带动效果好,已然成为连队里的致富"急先锋",职工致富路上的"领头雁"。棉田里的"领头雁"2009年,王富井从河南老家来到三十三团十六连承包了100亩棉田,连续5年棉花单产突破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自古婆媳水火不相容。但这句话如果用在七师一二六团五连职工范丙春和她的婆婆身上,那可就不灵验了。为什么不灵验呢?话还得从头说起。1985年,范丙春和刘永春喜结良缘,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第一年,丈夫就和她商量:与公公婆婆共同生活。刚开始,她很担心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日久天长必然会产生矛盾,难以相处。但在丈夫的耐心劝说下,她考虑到:丈夫的4个妹妹还在上学,丈夫的哥哥在边远连队工作,公公婆婆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