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国际交流》2006,(4):25-25
11月23—24日.新世纪第三届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方参加座谈会的有中联部、外交部、商务部、团中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日方参加座谈会的有由自民党众议员铃木恒夫率领的代表团及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成仁和铃木恒夫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2.
《国际交流》2009,(2):34-36
应日本众议员、前文部大臣铃木恒夫邀请,由常务副会长李成仁率领的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于5月10—15日出席“第十四次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并访问日本。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山田正团长先生. 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向远道而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日本朋友和中方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4.
今年 9月 1日— 3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交流基金会在京召开了中日关系研讨会。京、津、沪 3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与会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中日关系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者认为,中日关系在我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经济有稳固的基础和强大的潜力,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把中日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培育的中日关系继续向前推进,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加强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  最后与会者还对如何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提出了建议。中日关系研讨会在京举行@一夫  相似文献   

5.
大平正芳是日本著名政治家,他从少年时代起即对中国怀有友好感情,步入政界后敢于正视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并以政治家所特有的敏锐眼光为时代潮流而动,谱写了当代中日关系的友好诗篇。从其为两国关系解冻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从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到推动两国关系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大平与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功绩卓越。大平以不懈追求中日友好的精神风范,向世人展示了人类对和平与友谊的无尽向往  相似文献   

6.
《国际交流》2006,(4):32-34
李北海副会长的致辞今年是宇都宫德马先生和西园寺公一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已故周恩来总理在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时,曾提到“吃水不忘挖井人”,以“挖井人”寓意为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巨大努力的老一辈人士。宇都宫德马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1986年,在宇都宫德马和张香山等有识之士的倡议下,交流协会与日本超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开始轮流在北京、东京举办中日亚洲形势与和平问题座谈会,至今已举办12届。本月底,将在京举办新世纪第三届座谈会.在此,我预祝座谈会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初显曙光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汲取德法和解的经验,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人们期待中日关系能借鉴法德在欧洲和解的智慧、创造出东亚地区中日和平与合作的奇迹。在战后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日和平友好与法德和解在亚欧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法德关系经历并超越了相互憎恨的历史,走向了真正和解。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石,两者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则开创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合作新局面。与德法和解带动欧洲国家整合的硕果相比,中日和平友好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日关系超越"战争历史"问题、国家地位身份认同问题、共同战略利益基础和政治互信问题等方面也都落后于法德和解的发展,法德和解取得了创建欧盟的硕果,中日则刚刚取得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矛盾的深层症结就在于没有战略合作的共识和目标,从而导致双方缺乏政治互信和在战略上相互猜疑。法德和解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必须构建中日战略合作的共识,在中日关系中制定并推行"和平、合作与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中日走出历史问题争论和民间对立情绪困境的出路在于中日政治家们是否有智慧搭建两国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的目标与框架。中日需要开展面向未来的共同事业,推动地区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实现并深化两国关系的和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2014,(2):83-83
正4月21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来访的日本著名学者村田忠禧、粟屋宪太郎举行座谈会,双方围绕钓鱼岛问题以及如何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交换了意见。村田是著名钓鱼岛问题专家,出版多部钓鱼岛问题专著,粟屋是东京审判问题研究专家。座谈会由王霄巍主任主持,汪剑锐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相关专家参加。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日两国签署了《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但自2010年开始中日关系经历了一系列挫折,战略互惠关系的推进也受到不利影响。以2014年底中日达成改善关系的四点原则共识为起点,中日关系逐渐积累改善势头。2018年5月,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日本,显示中日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也获得新的推动力。当前,无论是中日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是国际环境,相较十年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把握中日经济合作的新契机,挖掘两国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增长点,深化务实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是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中日务实合作的推进并不会一帆风顺,而需要两国政治家审时度势、悉心引导,也需要两国民间精诚合作、克服阻力、共创未来。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科尔博先生、尊敬的施明贤大使阁下、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德综合安全对话—“中国-欧洲与世界新秩序”研讨会在京举行。我谨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科尔博先生、尊敬的凯斯帕女士,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第八次中德综合安全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我谨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对中外各位来宾出席此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 :金秋时节 ,我们相会在美丽的俄罗斯城市———新西伯利亚 ,共同探讨“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这个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在此 ,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向第二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新西伯利亚国际会议的开幕表示祝贺 ,向参加此次国际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敬意。中俄两国相邻地区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定期举行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会议 ,这本身就表明 ,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和经济贸易合作在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入。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与发展是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黑龙江省省长先生,尊敬的会议主办方各位领导,尊敬的同志们、朋友们:非常感谢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使我和我的同事们能够有机会来到中国与俄罗斯交往最密切、贸易最发达的黑龙江省,来到哈尔滨这个与俄罗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著名城市,出席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我们非常高兴与各位代表共同探讨加强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发展这样一个关系六国人民福祉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对中日两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两国关系从2010年的钓鱼岛风波后逐渐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并达成共识;两国在经贸领域交流频繁,日本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野田佳彦担任首相后,日方还采取新政策推进中日关系。但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两国关系发展还面临难点和困境,尽管如此中日关系积极发展的大局有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一、双边定期学术讨论会 1993年10月12—17日,我所和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八次中日国际问题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松永信雄理事长兼所长率领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访华并出席了会议。中日两国的专家和学者在会上就当前国际形势、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东北亚继续走向和解与合作、亚太经济、中日关系等议题发表论文并进行了热烈、坦率的讨论。钱其琛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会见了双方代表团人员。该团还同外交部、有关研究机构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国际  相似文献   

16.
试析中日两国冲突与纷争的历史问题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关系恶化是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在对外关系层面上的突出表现。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显示"历史问题"成为中日两国冲突和纷争的核心问题之一。安倍等保守派政治家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历史不加反省的"肯定"和翻案,演化为在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下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政治右倾化行为,其错误的历史观大有破坏中日关系、毒化日本社会及外交政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教育部社科司领导,尊敬的张蕴岭所长、纪宗安副校长,各位基地主任、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在这阳光灿烂的季节,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迎来了建院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在此,我谨代表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问题及台港澳问题片)主任会议的同仁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格兰别尔格先生、季塔连科先生,尊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王洛林先生,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这莺飞草长、万木葱茏的美丽时节,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精英名流汇聚哈尔滨,共谋中俄区域合作发展大计,探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此,我谨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本届论坛的中外嘉宾致以诚挚的问侯和良好的祝愿!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中俄区域合作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俄总统副全权代表普罗斯佳科夫先生,尊敬的俄罗斯联邦各位州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参加论坛的两国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讲以下四点想法和意见:第一,发展中俄区域合作的政治意义不可低估。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边境接壤4 000多公里的相邻大国、经济结构上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大国、具有共同根本利益的战略协作关系大国,两…  相似文献   

20.
沈海涛  于士淇 《东北亚论坛》2023,(1):60-71+127-128
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年来,中日两国在逐步形成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也维持和发展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关系,成为维护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中日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日双边关系机制的建构与维护。在近年来中日两国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日关系机制建构的基础得到丰富和巩固,原则与路径也进一步明确和优化。在当前中日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方向选择之际,重新审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机制这一重要课题,对探索中日关系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