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卫文 《法制与社会》2011,(14):211-212
保证在押人员的安全是使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和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由于多年来长期存在的在押人员生命、健康权利不受应有的重视或在押人员的命不值钱等偏见的影响,致使在押人员正常、非正常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妨碍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侵害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影响了司法公正,因而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权利应当给予公平的对待,刻不容缓,防止在押人员的死亡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九龙坡区检察院驻区看守所检察室对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告知制度进行创新,把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在押人员约见检察官制度、在押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绿色通道规定等内容录制成有声音、文字的光盘,利用看守所的内部闭路电视每天进行循环播放,保证在押人员充分了解其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3.
监狱检察制度是提高狱政管理质量和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监狱出现了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恶性事件,各级检察机关和监狱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监狱工作的监督检察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在押人员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监狱检查制度实施情况的分析,结合狱政管理的有关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狱检察制度的有效性,更好地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80后”在押人员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违反监规和监管事故的主体。针对看守所“80后”在押人员违反监管的问题,研究“80后”在押人员关押情况、违反监管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违反监规及监管事故发生的规律,并围绕确保监所安全中心工作,提出以落实监所保障机制为基础、规范监管执法为关键、建立科学防控体系为保证、化解在押人员贫富矛盾为根本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看守所在押人员心理特征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在押人员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改造,不仅是配合侦查、起诉、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也为保障看守所安全所必需。本文着重对在押人员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检察》2004,(1):57-58
阿荣旗检察院为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切实保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保证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给在押人员发《明白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押人员死亡是各媒体热炒的焦点。番禺区人民检察院监督的两个监管场所多年来没有出现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故,多件正常死亡事件(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件)在检察监督下得到妥善处理,实现了"零投诉"。本文指出做好监督处理在押人员死亡工作,一是要转变观念,注重保障在押人员权利。二是要注意"预防",一方面预防发生在押人员非正常事故,另一方面对危重病在押人员做好固定证据工作,预防出现在押人员正常死亡事件后其家属投诉、缠诉。  相似文献   

8.
维护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本文从看守所在押人员的人权现状、修改后刑诉法有关人权问题的重点条款解读、驻所检察如何维护在押人员的人权、不断改进驻所检察监督的方法这四个方面提出对在押人员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1997年,江苏省金湖县检察且院监所科认真对在押人员进行教育挽救,同时,坚持面向社会的汗放式教育,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对在押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改造工作,使迷途的青少年重返校园、音日的浪子改邪归正。在他们的艰辛工作下,死刑犯流下了真诚付悔的泪水,刑满出所人员成了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个体户,成为勤奋工作、敬业奉献的先进工作者,有的还走上了企业管理岗位。据统计,自去年以来,80%以上的在押人员受教育效果显著,81名在押人员检举揭发犯罪线索170余条,从中破获各类案件对起,捕获犯罪嫌疑人万名,追赃10万余元,有32名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频发、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类犯罪高发、犯罪数量高位运行致使看守所在押人员爆满、监室不足等情况的发生,迫使处于这种特殊情况的看守所不得已做出将在押人员进行移押的选择。本文对南平市看守所因洪水将全部在押人员以及福州市直两个看守所因爆满将部分余刑犯移押福清看守所的情况两次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如何保障移押罪犯的合法权益,以及移押后如何实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值得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蒲江县检察院今年3月开始对在押人员实施“五必谈”制度,即进、出所必谈,重大节假日和生日必谈,对有重大立功表现(迹象)者必谈,对有串供、翻供迹象或拒不认罪者必谈.对未成年在押人员的家属必谈。  相似文献   

12.
潘凌  江波 《法律与生活》2012,(14):61-61
台州路桥区网上公安局自2011年6月7日正式上线至今一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网络视频不仅让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家人省去远途奔波之苦,还节约了差旅费。至今,看守所开展在押人员视频会见13期,警方接到线索举报287条,受理警务咨询755条,局长信箱43条,  相似文献   

13.
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躲猫猫"等事件的曝光,使得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权利保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如何处理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投诉随之成为司法界的焦点。实践中,看守所在押人员大多不会实施投诉行为,其主要原因是不愿投诉、不能投诉。因此,需确立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的人权观念,从立法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等多途径,畅通投诉渠道,建立现代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某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长王某,其妻开一超市,因进货需要人力,王某开着一辆警车从看守所内提出四名在押人员,交给其妻看管。自己开车返回单位上班。一名在押人员在装卸货物时脱逃,截止案发时仍未被抓获。[分歧意见]王某构成何罪?有三种观点:观点一:王某的行为构成失职致在押人员脱逃罪。理由是,对在押人员的监管职责本应由看守所来承担,在王某提出在押人员后,监管职责己发生转移,王某应承担对所提在押人员的监管职责。而在装货期间,王某仅让其妻看管,这是导致在押人员脱逃的主要原因。因此,王某具有主观过失,客观上有失职行为,并造成…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鹤璧市山城区人民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加大对看守所的法律监督力度,对在押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逐一进行登记,根据在押人员的文化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在押人员的道德观念、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6.
对遵守监规的在押人员从轻量刑,对经常或者严重违反监规的在押人员从重量刑,这是实行刑罚个别化原则的需要,也有利于避免因看守所的监管措施不力和奖励措施不足而导致监管秩序难以维护、在押人员的人身权利难以保障、容易交叉感染等后果。将在押人员在羁押期间的行为表现作为量刑情节,在实施过程中要设定合理的程序以实现司法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17.
杨丹  姜鹏 《法制与社会》2013,(13):212-213
疑似精神异常在押人员是影响监管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北京六看作为全国首家对疑似精神异常在押人员进行集中监管、治疗的专门看守所,提升了全市看守所的整体安全系数,有利于监所监管秩序的稳定和充分保障弱势在押人员权益,其实践探索中的经验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胜 《法制与社会》2012,(25):295-296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高度重视看守所在押人员人权保障问题,对在押人员的律师帮助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刑罚变更平等权等权利的保护都有所增强.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应完善在押人员人权保障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效果,突出人权保护功能,确保修改后的刑诉法得到正确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9.
黄其鹏 《刑警与科技》2008,(23):180-183
系统概述 监狱,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监狱发生的任何闪失,都会给监狱外的社会治安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严重的后果。近些年来,犯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采用高科技手段加强防范是当务之急。监狱,是强制管理违法犯罪人员的场所,在押人员不容易管理。要保障社会的安全,也要保障狱警人员的安全,在押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监狱检察制度是提高狱政管理质量和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近年来,一些地区的监狱出现了侵害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恶性事件,各级检察机关和监狱管理部门也加大了对监狱工作的监督检察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在押人员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监狱检查制度实施情况的分析,结合狱政管理的有关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监狱检察制度的有效性,更好地保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