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狱人民警察承担着对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改造的艰巨任务,是由“恶”向“善”的摆渡人. 监区来了抑郁症服刑人员 按照法律规定,服刑人员入监时,民警要对服刑人员的心理、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排查,这是教育、管理服刑人员的第一环节. 一天,监区收押15名服刑人员,其中一名叫王冰的服刑人员引起了我的注意.王冰,34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有长达15年的失眠症历史,至今依然要依靠药物才能勉强入睡,同时伴有抑郁症.作为监区民警,我不希望在接收服刑人员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因此,我对他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2.
心理疏导是开启服刑人员心灵之锁、促进服刑人员思想转化的一把金钥匙. 服刑人员刘航,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至今已服刑14年.因为财产刑未执行完毕,他被限制减刑假释.以前,刘航在监区表现一直比较稳定.作为积极力量,他能较好地完成监区交办的任务.但自从被限制减刑后,他经常泡病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共有7个月得了0分.  相似文献   

3.
晕倒 服刑人员赵冰(化名),53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有4次前科.2016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点名时,赵冰突然“晕倒”,监区民警迅速派4名服刑人员用担架将他抬至监狱医院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4.
培训一周后,我刚回到监区,就听说周彪今天已经是第三天没有起床点名了,不说话也不吃药,甚至很少进食. 目前,在监区民警中,只有我与这名服刑人员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算是最了解他.因此,在监区领导的安排下,我主动接受了对他的教育转化工作. 服刑人员周彪,46岁,使用伪造的北京市某小区房屋房产证,与被害人签订购房协议,骗取人民币132万余元.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周彪有期徒刑1 1年6个月.  相似文献   

5.
一个周四的下午,监区内一位服刑人员向我汇报,服刑人员赵旭又跟他人吵架了.这是本月赵旭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的第四次冲突. 赵旭,32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他性格孤僻,人际关系较差,不爱与班组其他服刑人员交流,也不爱参加群体活动.因此,其他服刑人员有意无意地孤立他.然而,赵旭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却认为是其他人联合起来欺负他、排斥他.错误的认知导致他越来越封闭.  相似文献   

6.
吕帅 《法律与生活》2016,(20):40-41
一床褥子引发冲突 刘峰被送到我面前时,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刘峰新人监时,刚一进班,他就与分监区的民警发生了冲突,原因是民警收了他的褥子.按照规定,监狱要统一为服刑人员发放被褥.发新被褥时,服刑人员自带的旧被褥会被收走.所以,民警严格执行规定,在为刘峰发新被褥时,顺便把他的旧褥子收走了.刘峰则认为民警就是成心跟自己作对.因此,他与民警争执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找对症结 2015年5月2日,二监区接收一名叫张阳的服刑人员.张阳是监狱里公认的、最难改造的服刑人员之一.他有两次前科,反改造经验丰富,行事极端,曾多次通过无理信访、缠诉、刻意制造事端等方式,试图达到其投机改造的目的.每当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他就百般刁难监区、监狱民警,想通过调换监区、劳动岗位找到不劳动也能挣高分的改造环境.从2012年人监到转入二监区,在他的多次要求下,监狱民警已为他调换过4次劳动岗位了.  相似文献   

8.
为把"六无"监区创建工作和纪律作风整顿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法治化监狱建设,伊金霍洛监狱深入推行监区一日工作规范,并将规范制作成流程图下发到各押犯监区,便于监区民警对照执行。此次经修改完善的一日工作规范包括服刑人员一日生活管理规范、服刑人员一日教育改造管理规范、服刑人员一日狱政管理规范、服刑人员一  相似文献   

9.
查找症结 服刑人员李斌,36岁,初中文化,有两次前科,此次服刑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李斌入监初期,其母经常来监狱会见.但每次会见时,两人都无法心平气和地交流,而是相互指责、抱怨,最后不欢而散.此后,李斌的母亲会见次数逐渐减少.在与其他服刑人员相处过程中,李斌对周围人没有任何好感,要么沉默寡言,要么与其他服刑人员争吵,还威胁、恐吓他人.监区个别服刑人员看到了他的弱点,经常利用他借机煽风点火,制造事端,扰乱了监管秩序.李斌凭借“三进宫”的老资历和对制度的熟悉,以“大哥”自居,对监狱民警的正常管理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心理与急躁情绪.与民警谈话过程中,李斌常常以冷漠对抗交谈.由于李斌流露出情绪不稳、伤害其他服刑人员的倾向,监区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一面想不到的锦旗5月8日,是山西省临汾监狱一分监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个接见日。接见室里,家属与服刑人员互诉情怀、互为鼓励,一切都在正常地进行着。就在这时,一个电话打进接见室,有服刑人员家属要见一分监区指导员刘红强。听到这个消息,刘红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带着满  相似文献   

11.
被“抬进去”的绝食者 8月9日,盛夏中的一天,服刑人员王磊因在原监狱打架违纪,依照规定被给予禁闭处分,送惩教监区接受改造.当时,王磊气焰十分嚣张,态度十分恶劣,全身使劲,满脸涨得通红,眼睛鼓得都凸了出来,一副要打人的姿态,不配合押解民警的任何工作,坚决不进惩教监区的门.最后,押解民警只得把他抬进了监区.  相似文献   

12.
石志坚  黄楷 《检察风云》2011,(19):52-53
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了一场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监狱有线电视台为此做了专项实况转播。当主持人宣布答题开始时,立即在三号台二号位响起红色电铃声,紧接着一位长相有点像台湾歌手罗大佑的服刑人员站起来。他口齿清晰,答题正确,最后由他三人组成的某监区代表队获得第一名。  相似文献   

13.
主动申请心理咨询 前段时间,我所在的监区新接收了一名服刑人员,叫王凌,44岁,因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王凌入监几天后,我就听到与他同监舍的服刑人员反映:王凌性格孤僻,从不与他人闲聊,在生活细节方面很自私,总考虑自己,常因为吃喝或劳动与他人发生争执,有时在屋里胡乱溜达,看电视时有时发呆或者流泪.听了他们的话,我决定与王凌谈一谈.  相似文献   

14.
一天,监区接到通知,准备收押一名新调入的服刑人员.他叫赵清,大学毕业,曾经多次被拘留和判刑,反改造经验十分丰富.入监后,赵清不承认自己有罪,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并且以“绝食”相抗争.目前,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 用不防御技术稳定绝食者的情绪 赵清来到监区时,情绪非常激动,不停地大声叫嚷,称自己是被冤枉的,根本没打算活着出去,会继续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相似文献   

15.
他是病犯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服刑13年间,他先后照顾了30余名病犯,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65岁。“尽可能让这里的老弱病犯都健康”,是他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当服刑人员白荣利的一双儿女因贫困辍学在家求助无门时,保定监狱十六监区的21名警官倾情演绎出一幕飞越高墙的爱。  相似文献   

17.
韩畅是病犯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服刑11年间。他先后照顾了30余名病患。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65岁。“尽可能让这里的老弱病犯都健康”。是他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接受惩教却拒不认错 2013年5月8日,对我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天.我被调到了一个新的部门——惩教分监区.惩教分监区号称监狱中的监狱,主要关押的是在监狱内犯了各种各样错误的服刑人员.在这里,他们要接受数月乃至更长时间更加严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我也就这样了,谁都别招惹我” 2016年7月,我所在的监区新调入一批服刑人员.耿林是其中之一. 入监当天,耿林分到我所管理的班组.按照规定,管班警官要对每名新入监的服刑人员深入了解个人情况,首先从他们的个人档案开始.耿林,17岁时因故意伤害被劳教,23岁时因吸毒被强制戒毒,25岁时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这次“五进宫”时,他已经40岁了,因为贩卖枪支弹药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看完耿林的档案,我心想:前40年他没干别的,只干了犯罪的事,估计改造难度不小.  相似文献   

20.
由于他们的犯罪,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骤然面临变故,部分服刑人员的家属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渝州监狱在监区内发起了“少抽一包烟,献上一份爱心”的捐助活动,并设立了渝州监狱服刑人员爱心基金,切实解决服刑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家庭遇到的特殊困难。这一举措在服刑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受到社会好评。2006年3月,重庆渝州监狱民警驱车前往距监狱几十公里外的服刑人员雷世勇的家中,走访看望了雷世勇身患宫颈癌的妻子,将民警及监区服刑人员的10120元爱心捐款送到陷于困境的雷世勇家人手中,并及时安排雷妻住院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