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前,我国法院“执行难”问题突出。这一问题实际上早已就是全国性的问题。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执行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经济犯罪问题。本文将主要针对追究其中有关公司的经济犯罪来促进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法院“执行难”,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人们纷纷从主客观等多个方面寻找原因、研究对策。其中,企业法律制度的缺陷是导致“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企业法律制度的缺陷对法院“执行难”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法律制度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执行工作的实践为出发点,简要阐述当事人视角下的“执行难”是什么,论证人民法院破解当事人视角下“执行难”的方法,并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民法院的“执行难”一直是法院审判工作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对民事案件执行难的现状、根源加以分析,并且提出了缓解和克服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最高人民法院把1999年定为“执行年”,目的是集中力量,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依法对一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强制措施,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本文分析了“执行难”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民事经济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很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各级法院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1999年为“执行年”,力争克服这个顽症.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不解决“执行难”问题,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难以建立.为此,本文拟对“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作点分析和思考,以期尽早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事“执行难”一直以来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 ,也是胜诉当事人无法通过法律形式真正实现债权的重要原因 ,即当事人虽然胜诉却未能得到实际执行 ,甚至连案件受理费、律师代理费、申请执行费都得不到赔偿。因此 ,有必要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热点.大量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违背了公正、公平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甚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严重干扰了社会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剖析“执行难”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执行难”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民事执行标的应限于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被执行人完成的行为。将被执行人的人身作为执行标的既不利于人权保障,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同时会助长“执行乱”现象的滋生。应着力完善相关制度,以期缓解“执行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就再审制度和执行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完善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申请再审的程序、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进一步强化了执行措施、规范执行行为、加强债权人的权利保护、健全了执行机构,为解决“申诉难”、“执行难”两大社会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支持。但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再审的个别事由、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以及执行异议的审查等方面亦存在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的“执行难”问题,是指人民法院审结的已经生效的民事案件,经济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委托执行的案件的“执行难”。它已经困扰着各级人民法院,成为引起执法领域和全社会关心的“热点”。据截至1990年底止统计,全国经济案件(除海南省、云南省外)经审结而未执行的积案达713015件,标的金额达16815万元。仅1990年,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经济执行案件达10404宗,比1984年收案增加了7.2倍,而年终存案数则增加2倍。同年新收民事执行案件10511宗。比1984年  相似文献   

12.
《海南人大》2006,(2):32-33
突出审判重点 在解决“申诉难”和“执行难”上下功夫 2005年,全省共受理各类案件35.378件,诉讼案件结案率94.81%,其中,受理刑事诉讼案件4,775件,审结4,672件。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司法实践中,我国民事裁判执行工作面临“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检察机关监督的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从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入手,论述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必要性、构建范围以及监督的方式,提出加强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的制度设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执行是生效法律文书得以实现的保证,是国家法律得以具体贯彻和执行的保障,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如果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案件执行可以说是“底线的底线”。尽管新民事诉讼法对执行程序篇进行了大量修改,以解决长期以来民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法院内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执行活动的公正、有效进行,但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现象并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已严重影响到法律的权威和司法机关的形象。鉴于此,各界均要求人民检察院加强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5.
当前“执行难”、“执行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当事人的积极性,影响到法律的公信力。欲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将其纳入检察监督的体系中,而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案件实行有效监督既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基础。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应从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对象、方式、程序等方面进行规范,并从立法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在我国现今民事案件“执行难”背景下,有待提升其功能价值的认识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来缓解“执行难”之顽疾。无论是针对债务人责任财产还是人身强制,民事间接强制执行措施之运用均须以程序安定、权利衡平与人权保障三大功能为向导。对民事间接强制执行的功能做系统考察,旨在明晰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功能上的实效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亮点一:突出审判重点在解决“申诉难”和“执行难”上下功夫2005年,全省共受理各类案件35,378件,诉讼案件结案率94.81%,其中,受理刑事诉讼案件4,775件,审结4,672件;受理民商事诉讼案件16,450件,审结15,608件,结案标的64.63亿元;受理行政诉讼案件1,147件,审结1,072件;受理执行案  相似文献   

18.
在民事“执行难”的法治背景之下,本文通过比较几个主要法域中关于民事被执行人财产查明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认为强化民事制裁措施、明确被执行人的财产释明义务和加强协助执行人的功能作用是提高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查明效果的三个有效途径。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法规,能够在现有政治经济架构条件下尽可能的缓解当前民事“执行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海南人大》2006,(7):53-55
这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案件,而对王春英夫妇来说,却经历了十二年诉讼和数十次裁判,最终还是回到1994年初审判决的结果。此案在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内务司法工作反映》上刊登后,引起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文的高度重视,他于6月27日作出批示:“这确是令人深省的司法问题,一定要牢记司法为民的思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求。”是啊,此案反映出的情况是立法上的原因,还是执法上的问题,值得深思!在当前各级人民法院攻克“执行难”这一顽疾过程中,这起案件的经验、教训有认真总结之必要。一起经人民法院判决的案件,有执行条件而长期未能执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如何彰显?本案的最终执行也说明,执行难,执行难,有条件执行的案件,只要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就不难。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工资“执行难”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工资“执行难”现状的存在 ,由多种因素决定。从法律角度进行思考 ,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