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解决好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也是党的十二大所确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党的十二大以后,我们党在实现干部队伍“四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明确地把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搞好新老干部的合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康培 《党政论坛》2011,(14):9-9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随着一大批“四化”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成功地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  相似文献   

4.
关于领导干部革命化标准的几点思考李世明郭玮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落实十五大精神、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工作过程中,正确...  相似文献   

5.
党的干部是广大党员和群众中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的优秀分子.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骨干作用和组织领导作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决定性力量.干部素质和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权能否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干部手中,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卓有成效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此,党章明确指出:"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并且要求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要求,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能力、团结坚强领导集体,这是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要实现这一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承担跨世纪任务的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需要抓住干部的培训、选拔、使用和奖惩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的实施都离不开“考绩”...  相似文献   

8.
干部制度改革的目标构思 干部制度作为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为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发展服务。当前,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确保建设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根据这个基本方向和邓小平同志《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的思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应当是,按照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制度。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实现和达到下述两个互相联系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领导干部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维护大局,严守纪律,防止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当前,要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我认为,关键是建设一支适应广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干部队伍。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应树立群正干部的新思维和新观念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干部只需要执行上级的指令和计划,这种体制决定了我们任用干部的标准和观念,造成我们选用干部时只是以是否能正确执行上级的指示为标准,抑制了干…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组织部门是党委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组工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组织工作的成效,而且对整个干部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现江总书记对组织部门提出的“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6,(33)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是我们党几十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干部队伍要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全国已有几百万中青年干部陆续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我国建设四化的中坚力量。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干部和富有朝气的中青年干部团结合作,同心同德干四化,使各级领导班子及我们的干部队伍更加充满活力,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没有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之后,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这是党中央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以适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对党校在干部培训上提出的重大改革。从我们党校长期没有正规化教育的传统来看,党中央的决定,对党校的工作,乃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强盛国家,我们面临着两项伟大的建设工程:一项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另一项是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后一项工程是前一项工程的组织保证。干部培训工作正是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九八三年,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我们的干部队伍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还需继续不懈地努力,特别是要解决知识不足和知识更新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恢复和新建县  相似文献   

15.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就是要解决年轻人的接班问题,还要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  相似文献   

16.
宋晓龙  张国良 《求知》2023,(8):50-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科研院所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是从科技专家中选拔产生的,“专家型领导”“学者型干部”“专技型管理者”,已成为科研院所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真实写照。从科技专家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领导干部,既符合我们党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又红又专”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一贯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把我党历来坚持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选拔干部标准和原则,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路线,对干部素质的新要求结合起来,并使之具体化,提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强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和个人素质,要符合"四化"的要求,要从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人员中去发现人才、选用干部,同时最近又提出了选拔和考核干部要建立以实绩原则为标准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钟祖 《瞭望》1985,(43)
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这个问题,取得重要进展。这里所说的重要进展,包括第三梯队的建设。中国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重要的条件是要拥有一支同这一目标相适应的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共中央在抓紧解决历史遗留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第三梯队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5,(50)
自从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战略任务以来,已有几十万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走上县、团以上各级领导岗位,新老干部交替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这是我们党的工作中一项重大的成就,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 ,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在世界历史的大转折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中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 ,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的关键 ,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任务。一、新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步入新世纪的时候 ,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