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0,(4):120-125
江泽民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据新华社7月2日报道,江泽民主席为6月3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撰写了社论,题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5,(1):101-101
2004年12月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04年十大科学突破。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合著的《改革公司》一书精装本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它在最具影响的《纽约时报书评》非小说类畅销书名单上稳坐了6个月,还被译成10多国文字,实在是非同小可。这本书,或者说它所阐明的企业改革的思想如此成功,于  相似文献   

4.
贺严 《前沿》2010,(21):F0002-F0002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是美国学者狄宇宙的一部汉学研究力作,此书的出版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学者都曾经给予过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落后"的美国在我父亲为数并不太多的藏书里面,有3本是关于美国的:一本是1980年代初出版的小册子《美国探亲纪实》,一本是稍后一点的《美国走马观花记》,另一本是1994年出版的陈燕妮的畅销书《告诉你一个真美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文库首部著作《刑事科学论》(樊凤林教授著)一书已于1999年1月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刑法科学论”、“刑事诉讼法科学论”、“刑事执行法和刑事组织法科学论”、“刑事政策策略科学论”、“刑事科学之研究”五编,67万余字。其特点为:1.体系新颖,结构合理。2.内容丰富,详略得当。3.注重宏观,兼顾微观。4.突出理论,结合实践。该书的出版,必将推动我国刑事法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一体化刑事法学研究的力作《刑事科学论》已经出版  相似文献   

7.
将公安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其标志性成果是1986年出版的《公安政工学概论》。十多年来,我国的政治工作科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公安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为反映公安政治工作科学的发展现状,适应公安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和广大政工干部自学的需要,全国公安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公安部政治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编写了人民警察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公安政治工作学》,并于1998年4月出版。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开拓,取得了新的成果。 一、深化了公安…  相似文献   

8.
《甘肃理论学刊》2009,(3):F0002-F0002
吉彦波1951年生,山西芮城人,现为淮海工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中国政治。在《人民日报》等全国百馀家报刊上发表文章500馀篇,其中《新华文摘》转摘5篇,《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35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4部。《中国青年报》等5O馀家报刊以《吉彦波首倡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待到山花烂漫时》等为题发表专访、评论等,介绍其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党的建设》杂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专刊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80年的50个第一》专文中,将其列为“第一个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证邓小平理论科学范畴的学者”。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新经济”,究竟“新”在哪里?一、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美国资产阶级学者的“新经济论”,不是最近这两年才出现的。首先提出这种论点的人,当推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其论点集中表述在他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继他而起的是约翰·奈斯比特。他的代表作是1983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他们的主要论据都是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的发展和“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托夫勒的提法是“民族国家的崩溃”)。随后,美国资产阶级报刊上不断发表一些经济学家有关“新经济…  相似文献   

10.
高建生 《前进》2008,(10):54-55
齐峰同志《纵论出版产业的科学发展》(以下简称《纵论》)一书,近由人民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此书收入了作者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内容全是关于文化市场激烈搏击背景下推进出版产业科学发展的,是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出版产业类著述中研究角度新颖、有独到见解的一本力作,读后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目前看了《空谷幽兰》一书,引起了许多联想。就是今年春节前后,关于终南山隐士的报道突然窜红网络,缘起与比尔·波特关于终南隐士一书被译成中文出版有关。比尔·波特(BillPorter)是翻译和阐释中国古典著作的美国学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欲罢不能的喜与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近日发表文章《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 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该文看上去是美国一名普通家庭主妇的生活随感,但既然是发表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又是美国响当当的主流媒体之一,因而能很大程度地反应出美国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绅士身份的研究》(周荣德著,周荣德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中国绅士》(费孝通著,惠海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4.
陶文钊 《前沿》2010,(14):F0002-F0002
本文的英文版是《哈佛东亚研究丛书》的一种(第32辑),1968年由在美国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是美国中国学界的泰斗费正清教授,它是从1963年到1965年一系列学术列研讨会和座谈会的结晶,共收录了13篇各国学者的论文。  相似文献   

15.
山戈 《公民导刊》2009,(4):52-52
《重庆晚报》“读吧专栏”刊载本土作家谢向全近日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码头》的缩写,一时引起圈内人士关注。据悉,这部描述重庆朝天门大码头50年风雨变迁的40万字的长篇小说已在全国各地发行。市作家协会有关人士介绍说:谢向全构思这部作品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笔写作是在2001年,直至出版几乎长达20年。  相似文献   

16.
何以要为个人主义“正名”?──读《与总书记谈心》引发的一点思考高为学1996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著《与总书记谈心》。它以特有的命名方式,在市场上引起了某种“轰动效应”。翻阅《序言》和《编后记》之后,才知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博士...  相似文献   

17.
<正> 控制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创立的。到了60年代,国外便陆续出现了关于控制论美学的专著,它们与信息论美学、系统论美学的专门论著一样,受到了人们广泛地注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德国科学家贡茨霍伊译于1962年出版的《审美质量与审美信息》以及1965年问世的《信息论与美学—控制论;各门科学之间的桥梁》。与此差不多同时,苏联学者扎里波夫于1963年出版了《控制论与音乐》,佩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4,(1):47-47
正全景式描述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迁徙"的史诗巨著《南渡北归》修订本出版继2011年《南渡北归》在大陆和台湾两岸出版并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之后,2013年9月,《南渡北归》修订版再度于大陆出版。该书讲述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金融家黄树东的著作《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最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中国的改革年代中,妇女们面临着什么新问题,其出路何在,这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一九八八年,在北京出版的《中国妇女》杂志,以《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