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21,(20)
正在古代,广东广西本为一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重新划定两广省界,广东和广西的行政分界稳定下来。行政区划问题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广东和广西以广信县为界。1965年中央重新划定两广行政界线,自此广东和广西的行政分界稳定下来。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建省。广东广西本为一家两广在先秦时期被中原地区称之为百越之地,虽分属于南越、西瓯、骆越等部族,但仍都属于百越。自西汉汉武帝时设立刺史以来,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两广地区归属当时的交州管理。唐朝时,又于州上设立道一级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2.
菡芳 《今日民族》2001,(1):43-43
“云南之名”始于西汉,初为县,后为郡,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数百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百置祥云郡,治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  相似文献   

3.
在魏,蜀、吴逐角争霸的三世纪初叶,分布于牂牁郡西部(今贵州省的毕节、黔西、普定、大方等县)和朱提郡东南部(今贵州省的威宁、赫章、水城等县)的昆明部族,建立了罗殿国。“耆帅”济火,受蜀汉丞相诸葛亮赐封为罗殿国王,“世长其土,千有余年”。以此为标志,贵州彝族的历史进程,以地方国邑这一新的政治组织形式,登上了多民族祖国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正>古有"县积为郡,郡积为天下,郡县治则天下治"之理。而今,乡镇作为县之所辖,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则为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早在1954年宪法,就确立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其职权和活动方式。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地方组织法,重新明确了其法律地位。2007年,  相似文献   

5.
古州考辩     
唐杜佑《通典·卷184·州郡·14》曰:“古州,今理乐古郡,土地与临潭郡同,大唐置古州或为乐古郡。领县三:乐古、古书、乐兴”。同书卷183,州郡13曰:“瀼州,今理临江县”。“贞观中清平公李弘节寻刘方故道开置。”“以达交趾,今州在林之西南,交趾之东北(州界有瀼水),其后或为临潭郡”。 后晋刘(日旬)《旧唐书·志第21·地理4·卷41·岭南道·容管十州》条曰:“古  相似文献   

6.
悠远的东阿     
刘萌 《春秋》2014,(5):58-59
正东阿之名是从《尔雅》"大陵曰阿"而来。"阿"是指境内的大清河在弯曲的地方形成的高地。在东边属于齐国的就称为东阿。西汉时,设东阿为县,《泰安府志》:"郡秦属东郡,汉置东阿县。盖以阿属东郡而立名。"东阿县历史悠久,因靠近黄河的缘故,历史上版图多有更迁。汉承秦置,至北魏时治所东迁,原治所渐为黄水淤废。其后因屡遭黄河泛滥之灾,县  相似文献   

7.
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黔桂两省(区)三市(州)7县结合部,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全县辖4镇4乡,有88个村民委(社区),108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7万,居住着壮、汉、瑶、苗、布依等多个民族。县城足巨百色城168公里,距首府南宁市428公里,足巨贵阳市330公里。  相似文献   

8.
正取经问道向粤琼,开阔思路谋发展。5月6日-9日,广西党政代表团赴改革开放先进地区广东、海南两省考察学习,开启了广西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合作促发展的取"经"之旅。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广东全省GDP、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取得多个全国第一,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已形成385项改  相似文献   

9.
赖时奎 《当代广西》2012,(20):57-57
"钦州襟钦江、茅岭二水,汇于钦州湾,左踞龙门锁钥之险阻,龙泾还珠之仙境;前屏以文峰卓笔,一江横带;右带以大风江、麻兰仙岛、三娘湾。"千百年来,钦州滨海而郡,冯敏昌(钦州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广西古代著述最丰的作家之一)赞誉钦州"蔚  相似文献   

10.
<正>同饮一江水,两广一家亲。广西与广东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具有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源之地、兴盛之地、受益之地,深谙开放合作之道。但其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自身环境承载能力、能源资源供应能力、土地供应能力等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迅速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也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亟须与广西这样的周边省区深入合作,拓展发展腹  相似文献   

11.
正现行人教版高一语文中有一篇文言文《季氏将伐颛臾》,记述了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的对话。该文取自《论语》,其中提到的颛臾,即指位于今平邑县境内的颛臾古国。《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西晋杜预注:司:主也。大皞,伏羲。四国(指任、宿、须句、颛臾),伏羲之后,故主其祀。任,今任城县也。颛臾,在泰山南武阳县东北(西汉时平邑置南武阳县,  相似文献   

12.
番禺求证     
2008年奥运年,广州市政府也将今年作为广州建城的特殊纪念日子。今广州市古时称为"番禺"。古番禺县始置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是广东四大古县之首,南海郡治。自三国孙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分交州置广州,才改称"广州",治所仍称番禺。  相似文献   

13.
王军  谢顺  罗钊 《当代广西》2010,(19):F0002-F0002
陆川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北接岭南都会玉林,南与广东廉江、化州市为邻,是广西通往广东湛江市及海南省的门户之一。唐朝武德天宝年间,陆川县因温水多而质好,曾置“温水县”、“温水郡”,素有“温泉之乡”的美誉,黎湛铁路、玉林至铁山港铁路,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在建)、浦宝和马盘二级公路,以及九洲江过境。陆川县辖11个镇和3个乡,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六期党刊《前进论坛》刊载了陈种先生《反腐倡廉的几处人文景观》一文,提到“陆绩廉石”这一典故的来源,当然很有教育意义。但陈文说陆绩是三国时人,“孙权曾授以广西郁州(今梧州)太守”,似与史实不符。魏蜀吴三国首脑曹丕、刘备和孙权,在公元220至222年才先后称帝,三国纪年应从公元220年开始,而陆绩已于公元219年去世了,他应该是东汉末年时人。其次,孙权派他担任的是郁林郡太守,而不是郁州太守;当时的郁林郡郡治在今之贵港市,而不是在梧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桂林郡辖地包括今之桂、柳、邕、梧在内的广西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15.
正"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纵观中国数千年来的发展史,"县域"在我国的行政区划结构中一直传承至今,它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中最基本的层面,也是最基础的细胞。县域强,则国富。如今,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发展新要求下,县域经济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广西而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广西,90%的国土面  相似文献   

16.
季宗 《中国减灾》2008,(11):46-47
我国历史上被震毁的城镇很多,多数是在原地重建,易地新建的也有,但见之于记载的很少。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五行志》: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郡)表氏(县)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倾,县易处更筑城郭”。表氏县城在今甘肃高台县西。《旧唐书·地理志》也有记载:“秦州治上邦,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缘地震移治于成纪县之敬亲川。”上邦县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  相似文献   

17.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实施五周年的前夕,今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以常委会委员薛驹、于洪恩、伍精华为组长的三个执法检查组,分赴云南、广西、四川三省(区)对"禁毒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广东、贵州两省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对"禁毒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自查。一、禁毒决定的执行情况"禁毒决定"自1990年12月28日颁布以来,云南、广西、四川、广东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及司法机关在党委领导下,为贯彻执行"禁毒决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18.
夜郎国的历史多被学者所误解,没有一个正确的结论。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400余年以前,已被《水经注》解决了。今依《水经注》及最早一些著述,再次解答于次。若有不当,欢迎指正。 一、夜郎国疆域概况 据《水经注》卷36所载。“郁水,即夜郎(之)豚水也。”又说:“有竹王,兴(起)于豚水。”考郁水即是今广西之红水河、广东的珠江。古人误指北盘江为珠江之正源,故有此说。虽然郁水即是豚水,也应有上游、下游之分。依《水经注》之含义,在夜郎境和谈稿  相似文献   

19.
正"这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感受最深的是当地党委、政府战胜恶劣环境,推动当地发展的气魄。"第一次来到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广州日报》记者林秀珩如此感慨。今年10月下旬,大化将迎30周年县庆。9月3-6日,"县庆30年喜看新变化"——粤桂媒体走进大化采访活动举行,来自广东、广西两地的50家主流媒体、60余名记者走进大化,感受大化30年的变迁。资源之变:七百弄成为致富品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01,(3):1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关于广东、河南两省殡改工作的报道,很值得一读。近一两年,粤、豫两省的殡改工作从“沉寂”中奋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进展之迅速、成效之显著,连推动这项工作的官员们都说“没想到” 粤、豫西省的殡改工作基础一直比较薄弱。1998年前,广东省的火化率长期徘徊在23%上下,河南省1999年前的火化率仅为9%左右。到2000年底,广东的火化率飙升到80.2%,河南的火化率上升到18%多。这一成绩,着实出乎两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意料。怪不得笔者从广东到河南,走了十几个市、县,那一声声“没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