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推动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评析工作的深入开展,北京联合大学、中共党史出版社和中央党史研究室政党研究中心于2005年10月12日联合举办了“《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出版暨深入开展国外中国问题研究评析”座谈会。在京有关学者20人参加了会议。《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课题组代表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展对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论著的评析工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室和科研局于今年9月11日在京召开首次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论著评析座谈会,主题是:评国外学者所谓毛泽东的“民粹主义观”。首都党史界和理论界的专家石仲泉、彭明、萧超然、朱乔森、朱成甲、刘桂生以及一些青年党史工作者等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先后在会上发言。座谈会开始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孙到会讲话。接着,与会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上海党史与党建》2020,(3):F0003-F0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党史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随着研究理念的更新、研究史料的开掘、理论方法的导入以及研究领域的拓展,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不少青年研究者在党史硏究领域崭露头角。为切实鼓励和扶持青年学者,持续为党史研究培养新生力量,进一步推动中共党史硏究的学术化进展,加强青年学者和学术编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定于2020年12月5日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现面向学界征集来稿。  相似文献   

4.
简评所谓“毛泽东思想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对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论著的研究和评析工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室和科研局于1992年9月11日在北京召开首次评析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论著的学术座谈会,主题是评国外学者的所谓“毛泽东思想具有民粹主义倾向”这种观点。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孙教授在座谈会开始时说:在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一批学者在从事中国问题的研究。他们撰写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思想的著作,有一些已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发行。其中有一些著作,或者由于提供了若干观察问题的新的视角,或者由于披露了若干鲜为人知的新的材料,以致我们中国人在阅读时,也能够感觉兴味,并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应当看到,他们中确有一些严肃的学者。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发表过客观的、公正的议论。不过也有必要指出,他们中的一些人终究难免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研究工作适应他们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再加上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偏颇,以及对于有关材料掌握方面的局限,他们所阐发的观点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这些观点既经不起事实的检查,在理论上也站不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有关著作被译介到中国,这类观点有些已经开始在中田学术界流传,并且对一些人尤其是对某些青年学者发生了影响。沙健孙说:毫无疑问,有选择地译介外国学者的著作是必要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当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这些著作进行认真的、实事求是的评论。注意澄清若干重大问题上的是非,以便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方法。当然,进行评论不是要求重复那种“文革”式的批判。评论本身,应当是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作出的评论才能是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而只要我们认真地这样做了,我们就一定能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引向深入。沙健孙谈到,几年前,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乔木同志就曾经要求我们加强对国外学者的有关著作的译介和评论。一些党史工作者也向我们提出过这样的建议。为此,我们创办了《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这个刊物,编辑出版了《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论点摘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译文集》等书籍。不过,译介工作做得还很有限,评论工作更只是刚刚起步。我们今天举行这个学术座谈会,不仅是为了评论外国学者的所谓毛泽东的“民粹主义观”这个问题本身,而且是希望借此推动党史界的专家学者都来关注这方面的工作。与会学者围绕着民粹主义的内涵及其实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粹主义的剖析、毛泽东思想与民粹主义的比较、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许多根本性问题上取得了共同的认识。下面发表的谢毅、石仲泉的文章,是他们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于1942年3月30日为中共高级干部作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引文均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408页)的辅导讲话。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篇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的研究专论,影响深远,对今天研究党史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真理的追求》1999年第3期刊登沙健孙的《坚持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文章说,有人认为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民粹主义的色彩。这种观点最初是国外学者提出的,国内也有人响应。对毛泽东的这种指责,带有严重的、根本的性质。民粹派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派别,民粹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如果认为毛泽东具有民粹主义倾向,那就意味着毛泽东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他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已。历史的事实又是怎样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一再强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中共党史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共党史资料有了极大的丰富,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呈现国际一体化趋势.应继续重视对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的评析工作,密切关注国外研究最新动态,增强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的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国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和学者成果的评析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中共党史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共党史资料有了极大的丰富,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得到广泛应用,研究呈现国际一体化趋势。应继续重视对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的评析工作,密切关注国外研究最新动态,增强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的信息化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国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和学者成果的评析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摆正政治与学术关系。中共党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是政治性最强的学科,它在现实生活的政治教育、政治宣传中发挥巨大作用,它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巨大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这决定了中共党史研究要为政治、为现实服务。但这个服务是有“度”的。对以下几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为政治、为现实服务不是中共党史研究唯一的选择、唯一的路径。另外的选择、路径仍然存在,如学术研究。以为政治服务否定学术研究,认为学术研究没有必要,学术研究得不到支持,导致学术研究发展不起来,那么学术品格的丧失就是学科独立品格的丧失,这个学科就会消失,也不会有真正的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性。所以,为政治服务的研究可以支持,同时纯学术的研究也要支持。(二)为政治服务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学术不是政治的奴仆.不是可以任意使唤的。为了政治需要随意解释历史、改铸历史.甚至伪造历史,把历史、中共党史当成胡适所谓的“摆大钱”、“打扮姑娘”,变成实用主义的工具,这就走向了反面,走向了伪史学、伪中共党史学。就如“文革”时期的历史学、党史学,最终被唾弃。前苏联也有过史学政治化恶性发展的时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可参见陈启能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第九章《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教训》、社会主义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三)史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参与政治斗争,应以参与史学领域的政治斗争为主,而不是以参与政治领域的政治斗争为主。比如在毛泽东研究中,西方反华反共的资产阶级右翼学者通过攻击毛泽东来攻击中共,这就必须与之斗争。林克等人写的《历史的真实》,就对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进行了批驳,在史学领域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史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的积极作用。(四)不要把学术观点当成政治观点,不要把学术探讨当成政治问题。比如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的评价,有人认为是有很大成绩的,有人认为是毫无成绩的,这是学术观点的争论,不要把哪一种观点扣上政治帽子,把说毛泽东有成绩的视为“两个凡是”派。澳大利亚的尼克·奈特就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成绩很大,难道也把他视为“两个凡是”派?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 2月出版的《中共党史资料》总第 80辑 ,登载了王伟红《〈毛泽东自传〉版本介绍》一文 ,其中写道 :“1 93 7年 1 2月陕西延安书局出版发行的《毛泽东自传》。该书为 2 4开本 (笔者注 :应为 3 2开本 ) ,是由当时的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洛甫亲自翻译的。” 2 0 0 2年4月 2 4日《中华读书报》登载的倪墨炎《〈毛泽东自传〉有必要重印吗 ?》一文指出 :“《毛泽东自传》 ,斯诺著 ,张洛甫 (张闻天 )译……” 2 0 0 2年 1 2月 2 9日《三湘都市报》刊载阿木《〈西行漫记〉版本略谈》一文 ,则更详细地写道 :“《毛泽东自传》 ,最早的单行本是…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评价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李大钊时,特别注意到他与俄国民粹主义在思想与行为上的联系。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教授认为李大钊1919年2月写的《青年与农村》一文,是“对俄国早期民粹主义精神最准确的表达”,并认为李大钊“正是带着这些民粹主义观点开始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生涯,民粹主义也成为他的革命理论基础”,而这些东西,“都严重地影响到李大钊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并推测“毛泽东很可能受到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念中所夹杂的民粹主义观点的影响”。国内学者李泽厚先生认为李大钊在接受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1949)记述了毛泽东建国前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是研究毛泽东生平和思想以及中共党史的重要参考书。鉴于该书尚有某些缺漏,本文试作补遗,以供参考。1914年2月26日参加四师师生合影,在第5排左2。照片上有“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教职员及预科学生摄影民国三年二月甘六日”字样。①照片是毛泽东生平及活动的真实纪录,《年谱》只提到两次:一是1920年5月8日在上海半沙园“雨中拍照”;一是1924年5月5日与上海执行部成员在草坪合影。其余均付缺如。1915年8月3日致信萧子升,述方维夏从家乡平江县返…  相似文献   

13.
《党史札记二集》,是龚育之继1999年出版《龚育之论中共党史》、2002年出版《党史札记》和《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增订新版)后,为关心、学习、研究、宣传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们提供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4月 5日至 7日在福州市福建省委党校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大学等十多个部门的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专家、学者 4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侧重讨论的是 2 0年来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状况 ,以及对 2 0年来中共党史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展开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15.
《理论学刊》2012,(6):2
李瑗,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党史。代表性著作有:《蒋介石和何应钦》、《横空出世——1935年以前的毛泽东》、《九三学社卷》、《毛泽东与邓小平》等。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教学与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学术期  相似文献   

16.
周一平新著《毛泽东生平研究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是一部用史学史体例撰写的毛泽东生平研究史著作.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这方面的研究著作.这一著作不仅填补了毛泽东生平史研究的空白,而且给毛泽东研究、中共党史研究都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周一平先生主编的《中共党史研究90年》(以下简称《90年》)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继《中共党史研究七十年》(1991年)、《中共党史史学史》(2001年)等著述后,编者的又一部中共党史史学史力作。鉴于近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成果寥  相似文献   

18.
石川祯浩,日本著名学者,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实证性研究,著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本文 (日文版)发表于2004年的《东洋史研究》,希望它的发表,能增进中日两国学者间的了解与交流。  相似文献   

19.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农民观指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西方学者中流行着一种认为毛泽东是民粹主义者的观点,将俄国民粹主义的农民观与毛泽东的农民观等同起来,知青运动似乎也就成为毛泽东民粹派思想“潜流”的产物。其实,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本质上是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将青年就业出路导向农村。不过,这只是一场不成功的社会实验。 民粹主义是一种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认为发展农村“村社”就可以过渡到社会主义。中国的知青运动前后共有2000万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与民粹主义的“到民间去”  相似文献   

20.
国外学者在对新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围绕着新中国创建的历史意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失误的根源、建国后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的评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性等问题,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理论解释。系统总结国外学者在上述问题上的研究并进行客观的评析,对于新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有一定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