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代际传递是反贫困战略中的一大障碍,借鉴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对解决我国贫困问题不仅具有启示意义,还有助于我们调整反贫困战略,从制度层面寻求贫困者的政治权利、经济资源、受教育权利和健康保障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提高扶贫精准性,有效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制度是贫困群体的"最后一张安全网",在保障弱势群体和抵御社会风险中发挥关键作用。新时期,"全景式"反贫困治理面临支出型贫困、阶层固化、贫困代际传递、救助成本攀升矛盾等新风险,制约社会治理的功能发挥。以"全景式"反贫困安全网编织为切入点,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需运用积极的社会政策组合工具,借鉴国外安全网编织技术经验,整合低保救助制度与专项救助制度无缝衔接,推进制度整合进程,保障公民生存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弱势群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防止断裂社会的产生;有利于提升其向上流动的人力资本,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利于逐步形成以自致性因素为主的社会分层机制,促进整体的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充分社会化,消除社会的结构性紧张。  相似文献   

4.
随着"宗教热"社会现象的出现,围绕宗教问题开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鲜有根据全国性的统计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考察了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这一对宗教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有以下发现: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是影响个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整体来看,母亲对子女的信仰选择影响比较大;父母的宗教信仰对子代宗教信仰的影响是有性别差异的;年龄、户口、民族、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特征也是影响个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宗教热"社会现象的出现,围绕宗教问题开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鲜有根据全国性的统计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考察了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这一对宗教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有以下发现: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是影响个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整体来看,母亲对子女的信仰选择影响比较大;父母的宗教信仰对子代宗教信仰的影响是有性别差异的;年龄、户口、民族、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特征也是影响个人宗教信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四川藏区作为中国第二大藏区,当地人民能否全面脱贫直接关系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受教育水平较低和思想观念落后是导致四川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因素。要做好四川藏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关键是要做好藏区教育工作,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部农村贫困家庭父辈子辈代际差异分析发现:(1)贫困家庭的子辈群体在收入水平、职业状况以及社会资本等重要社会因素方面与父辈的状况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贫困家庭成员整体社会心态还是比较积极的,但也由于身份和能力的限制,一部分贫困家庭成员认为自身社会地位比较低,尤其是子辈一代外出务工很少再接触农村,容易产生负面社会认知和社会认同焦虑;(3)贫困家庭成员对扶贫政策和社会救助政策的认知评价比较高。在获取扶贫政策信息方面,子辈比父辈获取信息的来源广、接受能力强,但对扶贫资源的利用能力却比父辈要低,低保公示也对贫困家庭成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4)从政治参与和社会交往方式的代际差异看,子辈村庄政治参与能力和村内社会交往活动处于劣势,更多表现对村级事务不参与和冷漠。为此建议:从农村贫困家庭的脆弱点进行干预,进行政策的组合设计,缓解贫困代际传递;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开展贫困家庭贫困预防、评估和干预,对贫困家庭成员提供一定的心理调试和疏导;培育和积累生计资本,提高贫困家庭成员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贫困代际传递造成减贫脱贫工作的边际效益递减,其根源在于贫困文化的顽固性。本文立足贫困文化理论,基于现阶段文化扶贫工作的主要形式,提出农村文化扶贫的创新路径选择。通过开展精神文化教育、建设基层人才队伍、打造数字文化扶贫以及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内源性自主脱贫机制,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教育扶贫是解决扶贫难题的根本举措。云南省丽江市在多年的教育扶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新路径,其中涌现出的宁蒗彝族自治县与海安县“木头换人才”的“宁海模式”及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华坪女高”)成为了民族地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典型,为消除相对贫困的“后扶贫时代”,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精准扶贫政策在具体操作与执行中出现了申请贫困对象的资格认定与筛选工作繁重;扶贫项目的审批、运行及资金监管权责不明;各贫困村未制定长期、科学、合理的脱贫计划,村民缺乏致富脱贫的行动理性等问题。应通过重构乡村利益共同体、助扶代际传递贫困户、搭建社会融资平台、构筑社会支持体系等措施来调动国家、组织、个人等力量,为精准化扶贫、理性化致富、系统化脱贫,以及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主体支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飞快发展,现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伴随而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也日益突出。近些年,这种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的迹象,且有被"世袭"并扩大的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就贫富差距的代际传递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数据、图表分析来说明贫富差距在代际中被"继承"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分配体制和机制,加快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缓解日益激化的由贫富代际传递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从精准扶贫的视角,以广泛深入的调研,用事实数据作支撑,研究西安市城乡底层群众对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目标的社会认知(自我阶层认同、贫困原因认知、扶贫政策知晓)、社会支持感(对帮扶的感受度、信赖度、人际交往情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信心度、目标愿景、努力途径),了解城乡底层群众所思所想所愿,能够为"精准扶贫"把握"心脉",为实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凝聚共识,激发城乡底层群众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议高度重视精神扶贫,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促进底层群众的社会参与,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3.
儿童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儿童贫困问题之所以严重,不仅仅在于这些儿童的生活难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更大的问题是贫困对儿童的教育、健康、市场机会等产生连锁性影响,使贫困产生代际转移,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文章从贫困儿童的生存状况入手,通过对现有救助制度的阐述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救助制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公平的农村贫困治理是现代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农村贫困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应发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作用,深入探寻政府、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贫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低收入群体处于社会分层结构的下层地位并且阶层地位代际传承的程度较高,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代际传承主要受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阶层地位代际传承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增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流动能力、促进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健全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就是要精确拔除穷根,需要将扶贫与扶智相融合。扶智是扶知识、扶技术,是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之策。针对扶智中教育扶贫存在短板、职业技能培训不强、贫困人口科学素养不高、贫困人口参与不足等问题,要加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本领;加强科技扶贫,提升科学素养水平;加强参与式扶贫,实现赋权赋能。  相似文献   

17.
成长的社会背景会影响群体工作伦理的倾向性,而生长的家庭背景也会影响个体工作伦理的选择性.文中对工作伦理在父母与子女间的代际传递进行了回归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工作伦理的各个维度中,工作为中心、道德观念、休闲观念、教育观念在父母与子女间存在代际传递效应,而努力工作、团队观念、时间观念则不存在代际传递效应.父亲、母亲工作伦理对子女工作伦理影响相比较,其影响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父亲在时间观念和努力工作方面对子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接受教育作为一种底层人士实现向上流动的制度化渠道的功能正在逐步下降,一方面反映了城乡和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的个体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中国社会阶层代际流动固化现状背后隐藏的地位获取机制问题。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不平等结构下的家庭地位继承的代际流动状态,先赋性因素对代际流动产生显著影响。罗尔斯的“社会公正理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固化问题的借鉴意义在于:第一,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证个体机会均等;第二,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强社会职位的开放性,以减少先赋性因素导致的社会成员地位的过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中,有人把贫困的成因归结为缺少生活必需品,生产力落后,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失败和人文环境失败四个层次。它较好地揭示了造成贫困的诸因素之间的作用传递。这里,人文环境就包含了文化的内容。它是形成贫困的较深或较高层次因素。可以说,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代际伦理——一个现代性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变迁,人类代际关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代际伦理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对代际伦理的内涵、主要问题、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处理代际伦理问题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