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问题研究综述景青现将1994年国内理论界对民主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民主政治与经济有的认为,民主政治本身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不仅有利于创造民主政治所要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为民主政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叶静 《公民导刊》2008,(1):49-49
2008年开年第二天.《人民日报》正式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周刊——《民主政治》,在首期的《致读者》一文中,称“以宣传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己任,聚焦和见证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从而再度激活被国际社会视作中国最为敏感的“民主”议题。  相似文献   

3.
叶剑锋 《新东方》2010,(1):38-42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因为其深化了对民主内涵的认识而受到了国内政治学界的重视与研究。近几年以来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不断增多,2003年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发表了《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一文,是国内较早的协商民主研究之一。2004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中共中央编译局陈家刚博士主编的《协商民主》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协商民主的主要观点,为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协商民主研究正在成为国内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论三代领导核心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三代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半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科学的总结,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      毛泽东作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如何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他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把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民主政治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从两千多年的古希腊到现代的世界各国.人们一直对这种美好的政治制度孜孜以求。在中国,人们对民主政治也不遗余力地追寻了一百余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为民主政治的实现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本文以为.从民主政治的实质、民主政治在两方各国的实践、民主的普适性价值,政党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来看,民主是一种精神。当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国国民普遍具备了民主精神的时候.民主政治就是顺理成章韵事情;相反,当民主精神普遍缺失的时候,即便有了民主的形式,也不过是一副空壳,徒具外表而已。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一论述,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政治,是一个在改革中逐步完善的历史过程。要真正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就需要不断进行体…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众传播与民主政治周琴芳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大众传播媒介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8.
邱芝 《青年论坛》2009,(1):9-13
在现代政治学中,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当今世界实际存在的一种政治形态,权威主义实际上是指介乎极权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体制,它既有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权威主义一般产生于集权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过渡的国家,表现出过渡性、合法性、现代性、实用性等特征,它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局面,为向民主政治迈进打下了一定基础。政治发展的逻辑与现实决定着权威政治不会作为常态存续下去,应向民主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9.
雷国珍 《湖湘论坛》2001,14(1):52-54
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好、成就最大的时期;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认为它是全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重要一环,为全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一、举世瞩目: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世界定位  中国进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从中国农村的实际出发。这是一条根本原则。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由于坚持了这条原则,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只用了二十…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0,(11):32-33
张杰2010年10月14日在《大众日报》上载文《认识民主的两个维度》认为,如果我们把民主政治看作一种政治制度形式,那么,认识民主政治的前提是要提供一种关于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而任何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配置方式和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因此,认识民主,也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政治权力的配置问题:二是政治权力的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10,(1):35-35
徐勇2009年12月15日在《学习时报》上撰文《民主挫折与民主的分层定位》认为,民主不过是政治统治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就如市场是经济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一样一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政治统治权为全体公民所有,即政治统治资源为全体民众所有,它属于政治权力的所有权问题。用西方话语说是“人民主权”,用中国话语说是“人民主人”,用宪法语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2.
多维视角下的民主刘京希一、民主是个大概念民主是个大概念。不要一提民主,就往“政治”上想,就想到三权分立,想到议会斗争,想到多党制,想到选举竞争与全民公决。其实,这只是民主在政治领域的局部表现,只是政治民主的一些表现形式。仅就政治民主而言,它还有其他许...  相似文献   

13.
苏晓云 《政策》2008,(4):4-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11):55-55
崔丽苹在《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第9期撰文认为,英国民主政治理论是西方在对经典民主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需要取得突破的内容,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借鉴西方精英民主政治理论,根据辩证吸收的原则,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英民主政治建设之路,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桃荣 《传承》2008,(14):14-15
民主政治把民主作为政治的定语,是指贯彻和体现民主价值原则、具有民主本质特性的政治。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功绩就是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本文试图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阶段、特点和路径选择来回眸与展望三十年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精神,对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深入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过程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要义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由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必然反映。首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中国国情──不均衡性所…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以来,湖南发动了一场面向全球的“寻计问策”活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湖南有关方面不仅深度开发了网络这一新型民主平台,而且全面演练了征集.吸纳、反馈民意的“民主流程”,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实践样本。本刊特刊发相关调查报道,披露此次民主实验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1,(2):90-90
王维国在《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有限。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发展民主进行了多种探索,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积累了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注重公民权利;民主建设必须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民主建设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实现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尊重法律权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政府参事是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推进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巩固人民政权而创立的。参事制度诞生以来,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已走过50年的历程。实践证明,搞好参事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参事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民主有多种表现形式。参事参政咨询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以个人身份参与国事,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参事工作的民主性,主要表现在其统战性和咨询性上。 参事工作具有统战性。中共中央1989年14号文件明确指出参事工作是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主法制几个问题的观点综述文李茂管(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经济上的自主权、平等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不仅如此,它将反映到政治领域,、增强政治生活、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