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休病假职工不得从事有收入活动[案例]:2007年7月,某纺织厂挡车女工李某因手术向单位提交了医院出具的休息5个月的《疾病证明书》。该厂同意李某病假,并按规定发放其病假工资。2007年9月底,该厂发现李某在另一家纺织公司做工,原来李某想在拿病假工资的同时,在外单位打工赚外块。  相似文献   

2.
《干部人事月报》2013,(12):66-66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女员工,7月份查出怀孕,于是她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公司提出病假申请,内容为“因本人怀孕反应过大,不能正常上班,特请假休息两周,望领导批准”。当日,其直属领导邮件回复,同意其休假申请。之后,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请假。但从11月开始,她请病假时就不再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而只是发电子邮件。直属领导要求其提供医院诊断证明,但她始终没有回复。  相似文献   

3.
普法     
《民主与法制》2020,(14):62-63
问劳动者因新冠肺炎被隔离期间或被治疗期间,计算在医疗期内吗?答当劳动者处于隔离期间内,如前所述,属于正常出勤,不应当计算在医疗期内。对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因患病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的,应当享有医疗期。职工医疗期中,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1,(4):47-47
HR来信: 我公司有一员工,2007年参加工作,2010年4月份加入我们公司,2011年1月8日开始休病假,已连续休了10天病假。按照我们公司的规定,员工可享受12天有薪病假。  相似文献   

5.
对于本人股金在两千元以下的私方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办法,1956年11月24日"关于私方人员的疾病医疗和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问题意见"中已有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因工龄问题和非工会会员问题,病假工资不能解决他们病假期间的生活问题,为此,特重新作如下规定:计算私方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吋,可根据生活困难情况或病假的时间长短,按照本人工资发给50%至70%,不必按工龄和非工会会员的标准计算。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劳动者全年固定休假时间为115天左右。以2015年为例,全年周末双休日共计52×2=104天,其他法定节假日7个共计11天(春节与国庆节各3天,元旦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通过调休的方式,国庆节与春节各休7天,其他5个法定节假日各休3天,即形成了所谓的2个"黄金周"与5个"小长假"。  相似文献   

7.
泰戈尔说:休息之于工作,就像眼睑之于眼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劳动者处于超时工作状态,节假日更成了一些企业让员工加班加点的“黄金机会”。不休年假、无法休年假,甚至没有年假……休假权,在一些用人单位有意无意地被束之高阁。伴随中国内地长假制度走过第八个年头,专家们呼吁用人单位重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体现职工休假权,并让“休假权”这一法律意识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蔓延,我国流感疫情也在快速发展。为继续做好防控工作,吉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居家观察和隔离治疗的职工,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带薪休病假制度,休病假的职工、学生和其他人员一切正常待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8日,这是国庆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劳动监察支队,想了解在国庆长假里,我们的劳动者在权益保障方面的一些情况,碰巧赶上了一桩公交车司机集体投诉案件的处理。在市劳动监察支队,林光杰支队长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虽说是国庆长假,全国的劳动者都有享受假期的权利,可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仍然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自然地,这就涉及到一个劳动者节假日加薪的问题。国庆节后,劳动监察支队接到了很多劳动者的投诉,反映节假日加班,单位并没有按国家法律的规定发放节假日加班工资。其中,福州市公交公司的司机的反应尤为强烈。顺着这条市劳动监察支队提供的线索,记者展开了调查,最后发现,福州市公交公司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远不止节假日加班工资方面存在着不足,顺藤摸瓜,记者发现这里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照本办法办理。第二条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医疗费用,仍按公费医疗制度办理。第三条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照下列规定,由所在工作机关逐月发给。(一)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头一个月工资照发,从第二个月起按以下标准发给工资:工作年限不满两年的,发给本人工资(标准工资加所在地物价津贴,下同)的百分之七十;满两年、不满五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满五年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满十年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月报》2011,(3):64-65
HR来信:王某在我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年多,去年8月,我公司与王某又续签了一年的合同。然而,9月份王某却向公司递交了某医院的病假证明并提出休假申请。依据法律和公司的相关规定,公司批准了其三个月假期的请求,并按时足额支付了其病假工资。三个月期满后,王桌并没有回来上班,而是通过邮寄方式再次提出了休假申请,要求休完其应有的六个月病假期,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13,(11):32-33
编者按: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在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此次网上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你对现行放假安排是否满意”、“长假是否需要保留”、“小长假是否需要调休”以及参与问卷调查者对法定节假日安排的建议等。问卷发布后,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一些政协委员也关注于此,并对现行放假安排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咨询台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保安员,“五·一”期间绒被驻勤单位安排加班三天,后单位通知我补休三天,我不同意补休,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但单位却对我说安排补休就不再支付加班费。我该怎么办呢?保安员高雷高雷同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三)项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0条及社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三)项等有关规定,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口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我国现行的《劳动…  相似文献   

14.
《时代潮》2001,(11)
最近听说,河北省的一位县委书记上任以后,立即到县纪委申报了个人在外地的住房面积和装修情况,并请派员核实。他还非常诚恳地说:"一些市、县委书记之所以因买官卖官而‘落马’,主要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但也有监督不力的原因。你们要真心爱护我.就请认真监督我。"同时,他还要求全县各级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都要乐于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15.
《干部人事月报》2014,(1):70-70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员工于2011年入职,2013年10月30日提交“辞职报告”,要求于2013年11月30日离职。11月5日,公司总经理签字同意该员工的离职请求,但未将书面决定送达员工本人。自11月13日起,该员工以“加班调休”、“未休年假”等事由申请休假,直至11月30日仍未前来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12月l2日,公司突然收到其快递的一份“病假单”及“告知函”,称其现处于“病假状态”,享受“医疗期保护”,要求给予其病假待遇及医疗期保护。请问已辞职员工还能享受“医疗期”吗?  相似文献   

16.
《干部人事月报》2011,(4):46-46
HR来信: 我公司一员工自入职第二个月起,由于怀孕经常请病假,其中有几个月是整月长病假。长病假期间,该员工提供了病假单,但病假单上仅仅注明“怀孕XX周”字样,于是公司按照事假扣除其工资。在其入职11月时,公司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并书面通知了该员工。  相似文献   

17.
福州一保安公司某职工因不服单位对其工作岗位的调整,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按照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提出该职工是主动解除合同,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日前,福州市中级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要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当解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生活困难问题,有利于病休人员早日恢复健康,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作如下规定:一、工作人员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二、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例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一)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相似文献   

19.
正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和在不同单位的累计工作年限。它既能决定劳动者经济补偿、赔偿金的数额,也能决定劳动者的解雇保护、假期天数等诸多权益。可据一家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偏偏有近54%的劳动者对自己工作年限的保护心不在焉,而其中又有26%的人最终吃亏在工作年限的"缩水"上。工作年限"缩水",经济补偿缺失【案例】高女士虽然是在2006年5月入职到一家公司,但直到2011年5月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4年元月,公司因长期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不得不要求高女士离职。高女士体谅公司难处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关规定,不得擅自调休,自行安排。国务院一纸通知,不啻盖棺定论,消弭了近段时期以来热闹的"五一"长假争论。这意味着,近期不可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