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可以消除对峙,跨越隔膜,实现哲学的进步与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使然,这种对话存有一个个谜点:作为对话的主体,“我”与“你”究竟是谁?在同一时间和条件产生的两大哲学系统,在不同的思维路径上走过一百多年后的当代,其对话的方式和对象是否具有共同点?进行哲学的对话,厘清对话的方法方是根本。由此,哲学对话,要保持对话的“自我”主体性;要有对话的具体性;有自觉的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2.
哲学社会科学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俱进。哲学社会科学要发展繁荣 ,就必须回答时代和社会提出的问题 ,直面人生 ,直面社会 ,勇于创新。理论创新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关键。在创新中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探讨毛泽东哲学对中西哲学融合的贡献,学界曾有不同的论述,但未能进一步深入,尤其是毛泽东为何能走出一条成功的超越之路,则涉猎更少。本文试图从其哲学发展的内在精神方面做一探讨。毛泽东哲学的内在精神是毛泽东哲学自身的产生和发展的趋势与动力,是一种动态的、流变的思想原则,它显示了毛泽东哲学之源出与归宿的根据,表明着毛泽东哲学的内容主旨,以及它所在阐述、解决的基本问题,因而,它也是毛泽东哲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这一内在精神从根本上说,即是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从探求人生真谛入手,从追寻人类理想社会目标入手。这…  相似文献   

4.
当前,迎接新世纪,实现新发展,成为全党、全国上下工作中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如何实现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哲学社会科学在新世纪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社会的发展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取决于社会科学的进步。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类自身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种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和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实践与社会存在具有内在的同构性。但无论是在人类世界还是在马克思哲学及其诠释历史的维度中,实践与社会存在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实践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内容,二者关系的根本方面是实践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存在论忽视了实践在人类世界和马克思哲学中的根本地位。社会存在论虽然也谈论实践,但却无法证明社会存在具有的存在论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哲学走向刍议章辉美人类要走向文明社会,整个人类社会都要向现代化方向前进,人类文明的精髓──哲学走向现代化就是确定无疑的。但是,一提到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一是反传统;二是赶时髦。但我们不能因为容易产生误解就回避哲学走向现代化这个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张金福 《求索》2011,(7):132-134
语言哲学于哲学与语言的相互碰撞中形成,以弗雷格量词理论为代表的现代逻辑学的诞生使语言哲学成了具有本体地位的一门显学。而后,语言哲学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语用学转向"两次历史性转型。第二次转型期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成果构筑起了语言与哲学对话的新平台,促成了现代语用哲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语用学转向"作为一场语言哲学思维发展的重大变革,促成了语形、语义、语用三个语言哲学维度的完全对接,为社会实在性构建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晓雪  何吉成 《前进》2013,(4):52-54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探寻人类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是助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源。如何用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追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既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和政府的决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论述哲学社会科学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引起人们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  相似文献   

10.
李成旺 《思想战线》2012,38(5):70-73
马克思哲学把人的自由实现问题的探讨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之上,真正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抽象自由观,因此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哲学自创立至今,也始终在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面临广泛争议和严峻挑战,承受着诸多消极评价,其原因既由于现实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其批评者未能在本质层面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独特哲学智慧。认真梳理马克思哲学所受到的消极历史评价及其根源并作出积极回应,是马克思哲学有效走向当代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中国学界在全面把握马克思哲学本真精神方面的努力,对回应马克思哲学的负面评价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晓洁 《新东方》2008,(9):45-48
《眺望人类的新纪元》这本书是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和日本著名思想家、世界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在1972年关于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的对话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人性、宇宙生命等问题。他们预言说,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类不断膨胀的私欲,以及有可能在将来会毁灭一切的科技手段,这些都将导致人类的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空前的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2.
李琦  ;李淑梅 《求索》2007,(9):131-133
米德的自我理论尤其是关于“自我”、“语言”和“社会”的独特阐释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其普遍语用学思想和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哈贝马斯以米德的自我理论为基础,沿袭其以社会的交互行动考察自我问题的进路,在语言哲学的平台上对自我问题重新加以规定,走出了传统意识哲学的困境,拓展了对交往问题的研究,开辟了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路向,以此实现了自我问题研究的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
谈工程哲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运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国华  刘开淼 《前沿》2010,(9):52-56
哲学和工程曾经呈现良好的结合态势,但今天却渐行渐远。伴随工程与哲学的分离,很多内容似乎被简化,但却带来的更复杂的新威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最前沿的阵地之一,其面临的不仅仅有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还有哲学问题。工程哲学在资源开发领域中的运用和发展对于工程本身、工程科技和工程师都将是一种推动。而且,在此过程中,工程哲学也会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主要在于:其出发点是感性直观而非感性活动,其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非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恩格斯则认为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是其非历史性,即在自然观上因缺少辩证法而陷入形而上学,在历史观上因未能将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领域而陷入唯心主义。对费尔巴哈哲学所作清算的不同,显示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哲学原初基础问题上存在着不能忽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它是从广义人类学维度和哲学高度对于人和人类世界的把握,因而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哲学。这是一种关于每个人与一切人如何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的新哲学。它的从自然界出发的人与自然界的生态一体性原理;以"社会人"为本理解人和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人的自由解放原理;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合理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生态价值的原理;以"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为根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共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等等,都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合理关系的哲学原理,它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断想张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关于效率与公平,在不同的领域历来都有不同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效率是指人类社会有效地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和程度,因此首先是和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公平是指人类社会着眼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对...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迅猛的发展,不仅促使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虽然人们对人工智能问题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产生了新的变化和联系,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之间的关系,如何将哲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研究还是人类文明自身的进步,都有着实际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不同的社会历史文明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文明观。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基本上是以顺应自然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人们视天为畏物、为神,畏天、敬天。在中国古代老子哲学中,称为“天道自然”。在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则称之为“逻各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这个时期是人类顺应自然生活的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加强,人类的自我意识观念也不断强化。这时,开始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改造和利用自…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中的语际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求索》2010,(5):104-10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中心式主体,用交往理性、对话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将语际阐释这一古老而又复杂的人类活动置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域之下,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意义与理解的新知,看到了语际阐释过程中意义的对话生成性,还获得了实践与伦理意义上的启示,看到了在语际阐释这一文化对话活动中建立彼此尊重之对话伦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孙民 《求索》2010,(1):98-100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缺乏沟通与对话,缺乏真正的问题意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真切关注。承认和反思存在的问题,是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