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生产力也是如此。探索生产力的质与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里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速度加快,我们发展生产力不仅要注意量变,更要注意质变。生产力的质变产生先进生产力,认识生产力的质变,才能认识先进生产力,这有利于代表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学生在学习量变与质变概念及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问题时易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疑点的解析与突破。误区一、质变就是发展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发展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质变可能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也可能是倒退的下降的运动和变化。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质变就是发展。但并不否认发展…  相似文献   

3.
哲学中度的概念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一个相对稳定的环节。度既不能不及,也不能过。妇联发挥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握好工作的度,造成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态势,是做好妇联工作的必备之举。一、坚持向上负责与向下负责的度上和下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认识     
新闻以提供现象的方式帮助受众在认识中产生新的概念。它是通过传播信息的方式使受众获得直观和表象的。新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作用,不仅表现在提供能发现事物本质的现象方面,从宏观上看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70年代末以来,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量变与质变,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形成由质变形态决定的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本文主要论述面向21世纪的两岸经济关系在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矛盾特征,阐明从初级阶段迈向中级阶段的内在规律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了三个“居十日”,一个“居五日”,把蔡桓公由微病拒医到最后重病致死的事生动地写出来。读后,不难看出:这事正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蔡桓公初病轻微——“在腠理”,但没听扁鹊劝告;过了十天,病深入到“肌肤”,此时,他非但不听扁鹊之言,反而“不悦”,认为其话有损其尊严;又过了十天,病在“肠胃”,此时采纳扁鹊的话还不为晚,可他却偏不听,导致再过十天,病在“骨髓”,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五天后,当他“体痛”时方“索”扁鹊,晚矣! 病“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的发展过程,正是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是通过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更替向前变化和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和效果也是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更替中实现的。联系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也就是说没有工作的过程也不会有工作的实效。这是困为: 第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态的质变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其它属性、特性一样,有一个过程。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8.
建设“大大连”的过程就是大连不断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总量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使大连经济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尤其要清除对财富认识上的一些旧的或“左”的看法,形成新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9.
从旧的计划经济“城堡”里走出来,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工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在建项目”,感受到的,是一种“不定位”的气氛。 事物的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旧体制,过渡到新体制,也少不了一段较长的“过渡阶段”,有量变,也有质变;有渐变,也有急变。当新体制轮廓尚不清晰时,人们会有一个时期的茫然,而当大的体制框架已经有了雏形,人门的心绪就会安静下来。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让自己“坐”下来,实现在“新城”里的“到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是否就等同于生产力发展?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经济增长虽然与生产力发展有关,但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首先,二者表现形式不同: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产值的增加,即经济在量上的扩张;而生产力的发展则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整个经济的质变。其次,二者的动因不同。经济增长的动因主要是市场的需求及生产要素 (如资金等) 投入  相似文献   

11.
张卫星 《湖湘论坛》2003,16(5):93-9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质变以量的积累为基础。思想转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善于从“小”处入手 ,认认真真做好量的积累工作。第一 ,从小事情做起 ,变虚为实。要从大套话、大任务中解脱出来 ,实现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就必须从小事做起 ,认真做好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一要讲好小道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讲道理的工作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大道理 ,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 ,宣传马…  相似文献   

12.
生产关系如果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可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也象生产力本身一样,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第二个层次是当生产力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时,偶而发生  相似文献   

13.
1.简述题。回答这类题,先要针对题目准确回答出概念或原理的内容,然后加以简要的意义性说明,但不需要展开详细论述。比如,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指导意义。首先,回答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它们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其次,说明意义:一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定量的准备,就没有事物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本文就这一规律有关的内容谈几个问题。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它既有着特定的量,又有着特定的质,没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何谓质?哲学上讲的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事物的这种  相似文献   

15.
“真理总是具体的,要看什么经济基础与历史条件”,这是张闻天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前途问题》报告的结束语。这句话浓缩了他在几十年民主革命和经济建设中的最根本的思维逻辑与方法。其主要思想是:中国农村实行集体化,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要到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小农经济过渡到公有制经济,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农业政策要适应农民自身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少一点主观主义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独有的现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改革。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改革更频繁,并以三种形式出现:1.新生产关系尚未产生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制定部分改革措施,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缓解与生产力的矛盾,对社会发展起量变乃至部分质变的作用;2.新生产力已经出现,社会制度变革大势所趋,产生某种代表新生产关系的社会改革要求,但由于阶级的局限,不可能提出推翻旧制度的主张,它对社会发展只起量变作用;3.新生产力业已成熟,新旧社会交替不可避免,统治阶级被迫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使社会发展产生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7.
"物极必反"是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其要义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即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一旦超出这个度,量变引起质变,事物就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给我们"为人之道"提供了深刻的哲理遵循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一个同学曾对我说:“现在,我有一个应付考试的办法,那就是考前突击一、二周,平时马马虎虎也不要紧”。我听了这番话,起先不以为然,晚上躺在床上一想,觉得这话不对味。且不说对待考试抱应付态度是不应该的,就是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人的一生中除去三分之一时间用于工作、生产,三分之一时间用于休息睡眠以外,还有三分之一的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看起来很零散,但细算起来,是很惊人的。如果你今年20岁,到60岁退休,40年中就有116800个小时的业余时间(40×365×8=116800)。假如每天平均只拿出两小时来有计划地从事某一项研究或某一种事业,40年中也有29200个小时。相当于3650个工作日,整整10年。把这些时间运用好,足以使我们干出一番事业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认真对待事物数量上的变化,重视量的积累。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有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辛勤耕耘,就一定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王正兴 《前沿》2004,(4):38-40
随着现代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 ,中小企业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积极参与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素质 ;采用特色经营抢占市场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法规扩大和提升企业 ;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中小企业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