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道主义干涉"与冷战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门罗主义"诞生以来,干涉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后,美国的对外干涉发生了重大变化,"人道主义"成为它干涉别国的最好借口.为了建立其主导的"中东新秩序",进而构建单极的"世界新秩序",美国对伊拉克大力推行"人道主义干涉".这对国际干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对伊的"人道主义干涉"严重侵害了伊拉克的领土主权完整,践踏了国际法准则,制造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是干涉主义的继续和发展,它与强权政治紧密相连,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新霸权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普京掌权以后.先后批准了《国家安全构想》、《军事学说》和《外交政策构想》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在保持叶利钦后期外交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本国利益,强调其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对外打出的旗帜是:反对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在外交行动  相似文献   

3.
试论冷战后美国的干涉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凭借美国的实力和地位,广泛实行干涉主义。美国通过政治干涉、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等各种途径,力图把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推向全世界,以实现美国的国际战略,赢得最大的国家利益。克林顿称,为了建立一个在美国治下的“和平与安全的新时代”,“美国必须抵制极端民族主义有害的诱惑”。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一个具有干涉主义传统的国家。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广泛推行干涉主义。克林顿政府由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和以北约名义出兵索马里、海地和前南地区,参与缔造和平、维持和平、国家建设,使用武力推动全球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普京掌权以后,先后批准了《国家安全构想》、《军事学说》和《外交政策构想》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在保持叶利钦后期外交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本国利益,强调其对外政策的核心是“国内目标高于国外目标”,对外打出的旗帜是:反对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主张“建立多极世界”。在外交行动上,普京频繁出访,东西两顾,使俄罗斯恰如雄视欧亚大陆两方的双头鹰,在东西方之间纵横捭阖,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战略空间,表现出实用务实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的重点剖析李义虎一、背景和问题1992年,台湾当局把重返关贸总协定放在对外关系的重要位置,1993年则以“参与联合国”作为其“外交”的首要目标。这两大举措标志着台当局的“弹性外交”已超越“金钱外交”的运作阶段,而进入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7)
正新孤立主义的抬头,其实是新的民意变化,欧美的这种变化,中国也须注意,可以作为反对美国干涉挑衅的理由。国际社会的规则,恒在两种极端间摆荡,一个是孤立主义,另一个则是干涉主义。孤立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管好自己的事,如此则可避免将自己的问题外销,造成别国的麻烦,而干涉主义则是帝国主义的简称,它只管自己的帝国利益,至于留下的问题则从不顾及。过去在冷战时代,是美苏对峙的均  相似文献   

8.
重返非洲     
策划人语先有高潮,再有退潮,之后才说得上重返。中国影响显著地到达非洲是在1960年代前期,并于“文革”爆发后一度衰减,之后“以苏划界”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在柬埔寨、安哥拉、越南等地成为美国对抗苏联的棋子,非洲当然是援助的重中之重。此举为北京争取到了“重返联合国”。改革  相似文献   

9.
“人民团结阵线”政府时期,美国对智利发动了大规模的干涉行动.本文探讨了美国干涉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原因,认为美国担心阿连德政府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是干涉智利的意识形态原因;防范拉美出现第二个古巴,维护美国的地区霸权,是美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保护美资企业在智利的巨额投资,是美国干涉智利的经济因素.这些相互交织的因素,共同引发了美国对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干涉.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外交思想史演进的角度看,以推广美国价值观和实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为特点的“布什主义”,是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续和发展,不仅体现了布什和新保守主义基本的政策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以反恐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战略形势下美国外交思想的若干新特点。“布什主义”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政界的不同反应,而且在美国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论战,显示了“布什主义”所具有的重要政治影响以及社会和学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布什主义”似乎称得上是一场“外交革命”。  相似文献   

11.
国际著名左翼学者乔万尼·阿瑞吉在英刊《新左派评论》2005年第32、33期发表了长篇文章《霸权的瓦解》,探讨了当前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根源。阿瑞吉认为,美国为应对“9·11”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新美国世纪计划”代表了它与20世纪90年代的真正决裂,美国开始采用新保守主义的帝国计划争夺全球霸权。也正是这种发展,使“帝国”、“帝国主义”等词取代了“全球化”重新流行开来,被用来描述美国兴起的全球争霸计划。阿瑞吉从全球政治经济变动即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危机出发,探讨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根源,认为这一计划破坏而不是…  相似文献   

12.
新保守主义与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主要是指主导美国政坛的以“鹰派”为代表的“新保守派”所持的战略理念和政策主张。它对第一届小布什政府产生了如下影响:(1)推动了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大战略的形成;(2)对其中东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3)推动布什政府执行以美国军事力量为后盾,维持并扩大美国全球霸权的“新里根外交政策”。与第一届布什政府相比,布什新政府开始把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推行全球民主化改革,对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这与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其实质仍然是建立单极世界,区别只在于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合法性和有效性是决定干涉行动成功的核心条件。同主权国家相比,国际组织的干涉行动具有更高程度的合法性。通常而言,联合国是得到国际社会成员国广泛认可的具备干涉权利——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唯一具备这种权利——的国际组织,而这种权利则来自于其成员国的授权,并且在《联合国宪章》中得到明确体现。相比之下,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干涉行动的合法性则经常会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质疑。但是,联合国的干涉行动也经常出现有效性不足问题,这就需要地区性组织提供必要的支持。非洲联盟由于可以满足地区性组织参与干涉行动的相关条件,其行动构成了对联合国的重要补充,从而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再谈中国对外政策的“内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概是四五年前,在一次有关上个世纪40—50年代中国外交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本人在提交的论文中提出了中国外交的“内向性”问题。当时提出中国外交的“内向性”,是由两个因素促成的。首先是受到美国对外政策研究的影响。对外政策的“内向性”,借用的是冷战结束后一个时期里美国学术界描述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简单概念。其含义是指在苏联这个主要的外部威胁消失以后,美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根据美国国内政治的各种需要而非应对外部世界变化而制定的。中国对外政策的形成过程固然与美国非常不同,国内政治在其中的作用至今也不清楚。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5.
自乔治·华盛顿始,美国的对外政策史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主义”。远的不说,“二战”以后的几乎每个总统,都留下了自己的主义,如“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主义”、“卡特主义”、“里根主义”等等。所以美国人自己也说“各种主义是美国的特产”。现在,又有了“克林顿主义”。和前述的各种“主义”类似,“克林顿主义”是记者和学者们为克林顿的一些对外政策主张贴上的标签,其含义颇值得澄清。我们讨论“克林顿主义”,需要解答的是:美国  相似文献   

16.
冷战期间,对外援助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冷战的结束,对外援助的战略地位下降。“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布什政府提出了一套以反恐为核心的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新强调对外援助的战略重要性。为了适应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实现对外援助战略效能的最大化,布什政府在对外援助的目标、机构和重点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形成了与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国家安全战略相适应的对外援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2758号决议是联合国大会驱逐盘踞台湾的蒋介石政权代表、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一个历史性决定;一个中国原则强调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一项基本原则。二者基于相同的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原则而分别产生,理念上高度吻合,逻辑上密切关联,相伴而行、互为奥援。美国智库去年推出的葛来仪报告试图诋毁一中原则、曲解2758号决议,割裂二者关系,鼓吹让台湾“有意义进入联合国”,迎合美国“以台制华”的政策需要。此说罔顾事实,有悖法理,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左翼近年来掀起的新一轮“帝国主义”或“帝国”的批判性研究中,关于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存在激烈的争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新帝国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引发“新帝国主义”讨论的根源无疑与美国在“9.11”之后以“反恐”的名义进行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全球军事干涉行动,尤其是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以及“帝国”、“帝国主义”在主流话语中重新出现等等这些现象有直接关系。但是,能否将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看作帝国主义或帝国的简单复归?一些作者以在伊拉克等地的战争来说明帝国主义重新出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持这一看法的人并没有对当…  相似文献   

19.
时代主题转换与党的对外工作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枫 《当代世界》2008,(12):26-2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变化。概括起来,就是过去那种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传统战略出发、以“支援世界革命”为己任的“党的对外工作”,在“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历史条件下,转变发展为“新时期党的对外工作”了,即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总指导思想、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以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为直接目标、以为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争取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为长期战略任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了。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7月5日联合国公布了名为"全球网络安全指数"(Global Cybersecurity Index)的调查报告。报告充分折射出美国所遵循的"网络威慑战略"所具有的两方面特点:一是拥有强大的技术、资金支持,二是缺乏国际合作的意愿和动力。网络威慑战略不仅是美国传统国际战略理论与网络安全问题结合的产物,也是分析特朗普任内美国网络安全政策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