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春 《世纪桥》2020,(1):11-14
新时代,我们要以强大的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首先,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优势。其次,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优势,从五个方面路径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五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2)
正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目的和实质都是为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的优越性必须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示出来。为此,我们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强化制度意识、准确把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确保深入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基础,是高校治理工作的推广者、执行者、带头者和依靠者,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党建引领提升高校基层治理效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更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大课题。全面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着力从发挥党员主体力量、完善党政发展机制和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等方面发力,科学有效提升党建对高校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司法行政机关职能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领域,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策部署中承担重要职责使命,要紧紧围绕制度体系完善和治理效能提升,充分发挥机构设置完备、治理手段多样、服务群众广泛等优势,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大脉络和总方向,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回顾历史,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在巩固和完善制度方面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延续并发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关于制度建设的一贯思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正视问题而不回避问题,并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要坚持以总体目标统摄全局,以具体策略保障实施。具体说来,一要坚持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统一;二要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三要坚持实践创新与制度定型相统一;四要坚持制度安排与实际成效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概念界定着手,简要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与高校辅导员制度创新的逻辑关系,提出了辅导员专业化可以推动高校辅导员制度创新这一基本观点。同时,文章围绕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分析了辅导员专业化的引导、约束和激励三大功能有利于激发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效能。为此,文章还从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和辅导员个人(队伍)三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效能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保持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必须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十四五”时期,要从治理体系融合度、治理效能认可度、治理资源协同度和治理生态共建度四个维度出发,探索社会治理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新路径:深化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健全多元主体治理参与机制;强化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实现社会治理的价值追求;坚持开拓创新的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优化社会治理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8.
严郁洁  曹胜亮 《探索》2023,(3):39-52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要通过组织人力、理念认同等内源动力因素与制度支持、资源注入等外部助推因素将党组织引领优势转化为社会组织治理效能。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效能评价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检验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建构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建构这套评价体系应以促进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基本思路,坚持统筹性与典型性相统一、可行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将评价指标细分为社会组织运行的科学性指标、社会组织的党建嵌入指标、社会组织的党建引领指标以及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治理效能指标等四重维度,建构起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建构这套评价体系,以期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治理效能进行量化评价,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虞崇胜 《探索》2020,(2):56-70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治理变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我国制度体系的优势和短板,辩证看待我国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切实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使我国制度体系始终处于进取和发展的良好状态。所谓制度秉赋,是指制度所持有或内含的优良品质。在某种终极意义上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取向,就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赋。这是较之建立新制度更为复杂更具创造性也更长远的制度建设工程,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因此,需要把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航向,超越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将发扬制度优势和提高治理效能统一到提升制度秉赋上来,在提升制度适应性、包容性、共识性、自主性、进取性、有效性上下功夫,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为人类制度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出中国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国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是彰显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课题。本文探讨新时代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多维路径,提出强化政治认同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根本;畅通谏言协商机制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重点;完善吸纳整合功能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领导力也叫影响力,高校辅导员领导力提升受到权利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即高校辅导员领导力提升的外因和内因。本文试图从构建科学制度体系、完善考核监督制度、健全奖惩制度等制度安排来提升权利性影响力;从加强人格修养、积累渊博知识、注重感情投入等个人魅力来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2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领导干部制度意识,推进社会制度柔性内容的增长,释放体制机制的红利,是提升治理效能,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围绕国家治理效能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化发展的进阶逻辑,具有深刻含义、鲜明特质与重要价值。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效能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主要有:统筹发展与治理要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必须遵循中国制度原理,制度执行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优化治理方式以推进国家治理效能更好转化。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习近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体系的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彰显出鲜明的理论特质,体现了党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国家治理理论,进一步推动打破西方治理话语霸权,有利于引领创造中国之治新奇迹。  相似文献   

14.
王永清 《奋斗》2020,(1):20-21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高校落实好全会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抓住建立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这个“牛鼻子”,以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提升内部管理效能等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9,(2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强调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校辅导员制度内容体系,应实现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解决逻辑起点问题;应坚持时代性与对象性的统一,解决逻辑要求问题;应考虑实体性与程序性的统一,解决逻辑展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着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有利于辅导员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等政策落地生根。文章主要结合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场域,从提高辅导员的学科素养与理论素养、完善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推动辅导员的"三化"并驱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探析其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是这一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体系构成、制度相关人、运行环境等三个层面,其优势主要表现为整体性优势、制度相关人的高效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颜晓峰 《党建》2019,(12):11-12
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完成好这样的重大战略任务,依靠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概而言之,就是党的领导力。提升党的领导力,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和根本。一、提升党的领导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在新时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重在把制度转化为效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效运转并焕发制度效能,需要加强六大机制的建设,即加强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机制,加强和完善宪法全面实施保证机制,加强和完善确保"良法"的立法机制,加强和完善法律全面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机制,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