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选题而读书写作,是许多党史研究者成长成才的一种必由之路。党史研究者都须过选题这道关,并把握好从选题到学问的环节。在具体过程中,研究者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掌握必要的方法,正确处理具体问题与抽象问题、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静态研究与动态观察、老旧题目与新兴话题等关系。除此之外,研究者也要关注选题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研究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要民族复兴,必先独立建国;要独立建国,必先组党革命。这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中国问题的基本判断。然而,中国共产党在组党革命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却忽视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在各种非无产阶级群体中,如何建成工人阶级先锋队,以实现"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党建目标。直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才在实践中确立起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基本原则,并通过整风运动的方式,使党的"无产阶级化"问题变得更可操作,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与生俱来的这个头号难题。  相似文献   
3.
“清华模式”:建国初高校“创先争优”的一个成功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展“争先进、创优秀”活动,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一是在明确发展主题中创先争优;二是在创新活动载体中创先争优;三是在完善工作制度中创先争优;四是在发展组织力量中创先争优.清华经验曾作为一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这对于建国初期乃至改革开放以后的高校工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从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维度创立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大历史观。这种大历史观从历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视角出发,全程、全方位、全局地看待历史与现实。它既不同于西方大历史观,又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应积极践行习近平大历史观,通过全面把握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历史大势,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党史研究者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勤学"和"苦练",来锻炼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一是学术观察力,做到"见多识广"、"读书得间";二是文字表达力,做到"落笔惊人"、"言之有物";三是逻辑思辨力,学会变"满盘珠玉"为"一线穿珠",使纷繁的材料条理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四是历史想象力,在"历史事实"基础上,运用"先验的知识",而不是"任意的幻想",去"构造"过去历史的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6.
书法问题关乎党史研究的主旨与要义。它要求研究者一方面在价值取向上,做到“鉴空衡平,微言大义”,另一方面还要在书写方式上,讲究谋篇布局,使其富于起伏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书法不隐,即要求作者坚持真理,尊重史实,不为利益所诱,不为权势所屈,虽遭挫折也不移易。二是虚实结合,其中心意思就是要作者心裁别识,独断治学,虚实相资,详略互见。三是有文有质,也就是说在党史研究中,虽强调史实,注重科学性,但也要讲究文辞,注重可读性。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更高的追求,就是要予人启迪,益人心智。  相似文献   
7.
在执政条件下,中共在高校的建党方式、发展对象、工作方式以及中心任务上都有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中共采取先吸收学生,其次是讲师、助教,最后才是大学教授的方针;在干部建设问题上,中共一面调配大批干部充实学校各级领导机关,一面又通过整党整风的办法整肃党的干部队伍.此外,中共还通过生产劳动和政治运动两种方式,培育高校党员的群众观念,坚定高校党员的阶级立场.这些做法,都直接强化了中共在高校执政党的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革命史上,共产党、国民党、青年党循环敌对、相互抗衡,共同支撑起中国政党政治的主体格局。由于三党同属动员型政党,这导致三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斗最为激烈。同时又因受到思想斗争的范围所限,各方交锋的中心就落在了校园之内。中国共产党对国、青两党,一方面运用党团制度从内部进行瓦解;另一方面通过统一战线从外部实施孤立,以确保自身在这两党的攻击下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周良书 《党的文献》2003,2(3):12-14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它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三个代表"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最新总结.从总体上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和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三个代表",党在不同时期之所以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根本原因也在于不同程度地违背了"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和迫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推翻"两个估计",重新评价知识分子,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完成了对科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这使得广大知识分子迅速走出人生低谷,迎来了"严冬"过后的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