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平百年,世人缅怀。丰收的八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武汉东湖之滨翠柳宾馆宽大的会议室,原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关广富同志接受本刊和各大新闻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他深情地回顾了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巡第一站的情形。时任省委书记的关广富同志,对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铭记在心。他说:“1992年元月,中央通知,小平同志南下18日路过武汉。我们几个书记商量,要看看他老人家。经请示同意,我们去了武昌火车站。“小平一下车,就喊我的名字说:‘我们边散步边谈吧。’“在我的印象中,我汇报讲的并不多,他老人家却成竹在胸,侃侃而谈。“当我汇报到党中央为我们确定了一个好路线时,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地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好党的基本路线。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要把小平同志这次讲话和以前的讲话联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22日,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作为一个在小平同志身边多年的工作人员,我更加怀念为中华民族的富强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的小平同志。一1977年,在中央许多老同志的强烈要求下,在广大群众的一片呼声中,73岁的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了,他的复出引起全世界轰动。当然这也是人们预料之中的事。然而小平同志很少谈自己,他总是把话题引向中国急迫的现实问题。他亲自发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击中了“两个凡是”的要害,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提高了广大党员、群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方法看…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在一家报社做总编辑。适逢传达贯彻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报纸需要发表一系列评论文章。有一天我把写好的两篇文章送给市委书记审阅,他只看了一篇,便说:“我不看了,也不用再送给别人看,你是总编辑,小平同志的谈话也学了,今后就由你终审。”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政权平稳交接,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回归后如何继续保持繁荣问题,已逐步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将成为世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对于保持香港繁荣充满信心。小平同志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都有精辟的论述;江泽民同志最近的多次讲话,也有重要的科学的分析。他说:“我们对香港的未  相似文献   

6.
做官与做事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在记述邓小平1977年复出时,有这样一段画外音:“他(指小平同志)说,坦率地讲,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这段意味深长的文字以后又出现在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中,它使人们在悲恸之中更增添了对这位世纪老人的崇敬缅怀之情。此刻,当我于深夜静思,斯言犹在耳边回响。  相似文献   

7.
赵雨亭 《前进》2004,(9):17-20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进行纪念.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多次见到小平同志.今天,他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他的人品、思想永远鼓舞着我.借小平百年诞辰之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此文,以表对小平同志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8.
许飞 《当代广西》2004,(14):18-18
今年90岁的莫本升老太太是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那贯村人,在百色起义期间曾为小平同志煮过饭。如今,她还珍藏着小平同志当年用过的拴马铁链,她对这铁链视如生命,曾有人出高价购买,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说,要留个纪念,纪念小平同志,感谢小平同志给我们带来的好生活。  相似文献   

9.
1948年12月,15岁的王玉枫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中作专职理发员。后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进入四川,驻扎重庆,专门给部队首长理发。这期间,王玉枫多次为小平同志服务,并得到小平同志的表扬。王玉枫说,他平生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建议小平同志放弃战争年代一直留着的光头形象。小平同志愉快地采纳了王玉枫的建议,从此改留平头。  相似文献   

10.
邓弦 《传承》2004,(4):35-36
1998年3月,在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写了一篇题为《邓氏族谱与邓氏贤哲》的文章,藉此纪念他老人家。这篇文章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杂志《民族团结》(1998年3月号)上发表了。此文发表后,我收到全国各地上百封的来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国人对小平同志这位伟人发自内心的高度崇敬。为写好这篇文章,我研究过有关史料,查考过手上保存的几十种全国各地印制的“邓氏家谱”和邓州博物馆中的“邓氏专展”资料。从中,我发现两百多年前小平家族祖先曾居住在江西吉安一带,后才迁到四川广安,而据我的家谱记载,我祖上曾居住在江西石城沙溪,两…  相似文献   

11.
记者: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以来,韶关市发展的步伐很快,特别是老企业的改造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都有显著成就,请谈谈你们的具体做法。 佀志广(以下简称“佀”):小平同志来广东视察时,我还在省纪委工作,受到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这时搞好工作是强大的动方。1992年3月我到韶关,即组织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我们结合韶关的实际,采取理论灌  相似文献   

12.
袁浩 《同舟共进》2012,(9):35-36
上世纪80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郑兴光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其实小平是想回家的。据《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介绍:“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可他就是不让。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1986年,小平同志在成都与阔别67载的幺舅淡以兴相见时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儿时的美好回忆仅成记忆了。”  相似文献   

13.
考试是国家培育人才、先贤举能的重要形式,如果缺乏公正,考试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1977年秋.中国教育界开始了拨乱反正。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说:"令年要下决心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公安眼中的邓小平刘涌我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是1939年9月。我当时在延安中央社会部任总务处指导员兼会计科长。时逢小平同志由山西抗日前线回到延安。一天,在中央党校广场,小平同志为我们中直机关工作人员和党校学员作了一次报告。他以大量事实说明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5.
敬爱的小平同志不幸逝世,噩耗传来.我心清十分沉重和悲痛。连日来,我反复学习《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深切悼念小平同志,缅怀一代伟人的光辉业绩,特别是小平同志对我们广西的关怀,使我终生难忘。1986年1月26日至29日,小平同志在王震同志的陪同下到我们广西来,我有幸和辉光、家往等人陪同他在桂林活动四天。回忆十多年前的事就好像昨天一样历历在目:1986年1月26日上午9时,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火车开进桂林站,他神采奕奕.一下车便与我们区、市负责同志一一握手,非常亲切,随后我们与他一同登上中巴轿车.到达桂林榕湖宾馆…  相似文献   

16.
这次校长座谈会经过四天的讨论,今天下午结束。本来不是我来讲话,是南翔同志来讲话,由他来作会议总结。他也准备了,准备讲几个问题。因为身体不适,医生让他住院检查,临时来不成了。我是中午十二点才接到来讲话的任务。讲之前我想先说两点:第一,我不是来作会议总结的,是作为会议的参加者发个言。第二,上午我去看望南翔同志,我转达一下南翔同志的意思。他让我向同志们致歉意。他原来是准备来看看大家,同时讲几个问题。但医生不允许,让他不要考虑工作,好好休息,因为是心脏上的毛病,不要大意。他说,他没有别的意思,要讲也是根据二十四号文件的精神,讲讲如何沿着教育正规化的方向,把党校工作继续向前推进。他说,这件事,中央发了文件,重新肯定了根据十二大精神提出的党  相似文献   

17.
今年90岁的莫本升老太太是百色市田阳县百育镇那贯村人,在百色起义期间曾为小平同志煮过饭。如今,她还珍藏着小平同志当年用过的拴马铁链,她对这铁链视如生命,曾有人出高价购买,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说,要留个纪念,纪念小平同志,感谢小平同志给我们带来的好生活。和莫老太太一样时常深情地怀念起小平同志的还有平果县希望小学的教师周标亮。12年前,周标亮还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境贫寒面临着失学。可是有一天,老师告诉她,她可以继续上学了,有  相似文献   

18.
下台前在上海与李先念的会见 胡耀邦是力主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并坚决身体力行的。还在1986年.我们有一次去中南海勤政殿看望他,他就告诉我们说,小平同志同他谈了,明年党的十三大,他不再担任总书记了,小平、陈云、先念等几位老同志也都退下来。他是作为一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谈话时流露出一种高兴和欣慰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学习学习再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全党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学习近年来,我们反复要求大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去年7月,我在一次讲话中专门谈到过这件事。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想再一次强调,全党要重视和加强学习。大家记得,1978年12月,在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他说,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广大干部还要抓紧学经济学,学科学技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0年,小平同志又说:"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他在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11日,即西安事变54周年前日,星期二。中午下班时,中央统战部秘书长刘小萍同志叫我到他办公室,说杨拯民在中南海丁关根同志处来电话,要在明天举办西安事变纪念座谈会,由江泽民、杨尚昆同志出面。什么人参加,请提出名单、方案,还要准备江泽民同志讲话提纲和新闻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