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篮球巨星姚明家的房子没顶棚,小品明星潘长江的房子像水缸。”“你白天可以把老公当小工使,晚上可不要把小工当老公使。”这是2005年春节文艺晚会上,黄宏和巩汉林、林永健表演的小品《装修》里的经典台词。这也是当年“春晚”笔者印象最深的一个小品。几次重播,看着工头黄宏无可奈何地应对那个男扮女装的“津妇”,每每在笑声中忘了周围和自己。一个以上的演员,几种简单的道具,幽默诙谐的台词,上世纪80年代初,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开始走红中国舞台,很快就成了中国电视观众大年夜里最大的“笑源”。在郭德刚还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赵本山的小品裹挟着亿万观众的笑声和赞誉,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走来,继而风靡全国。他的小品表演艺术就像一尊浮雕,鲜明地凸显出来,占据着中国小品艺术宝库中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小品让世纪之交的中国充满了朗朗笑声。  相似文献   

3.
左林  春燕 《中国保安》2005,(14):26-27
2005年7月初,“洋笑星”大山带着他的双语经典童话系列《大山叔叔讲故事》来到重庆签名售书,受到好客的重庆人热烈欢迎。大山向重庆媒体透露,他的妻子是一个标准的重庆妹子,岳父是重庆荣昌人。那么,大山和他的妻子是如何是相识、相恋的呢?他们是否有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呢?他们又是如何经营婚姻的呢?“洋笑星”大山,加拿大多伦多人,本名MarkRowswell。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大山对中国的语言非常感兴趣,遂拜师学习中国的相声艺术,后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姜昆合作表演小品《夜归》而一鸣惊人,他因剧中人物名字叫“大…  相似文献   

4.
何轩 《求索》2005,(10):169-1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流行的现代白话美文小品,其现代性价值取向在建国后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书写中被遗忘了。“被遗忘的”美文现代性可以从三个惟度来理解:一是现代小说文以载道的民族、国家、革命现代性话语淹没了现代散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代性话语;二是鲁迅战斗式的杂文小品遮蔽了周作人闲适式的美文小品;三是对新文学内容现代性的执着追认而忽视以致漠视了美文小品语言形式的现代性成就。对美文小品“小资”情调现代性的焦虑和恐惧是其被遗忘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5.
平民的飨宴     
刚刚把一场大雪迎将下来,转眼就到了中国的新年。一年一度平民的飨宴,中国人过年自然少不了吃饺子。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兢兢业业去“守岁”了,但大年夜还是不会错过看“春晚”,赏“小品”。小品和相声,是中国人的两大“笑源”。几十年前,捧着“戏匣子”听相声曾是某些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乐趣。听说有人因为听相声而听成了“半导体”(收音机的别称)专家,继而又成了半导体收藏家。而今,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数码产品比肩于一个江湖,相声变得不再如日中天,庆幸的是,偏偏这时天上掉下个郭德刚,“刚丝”们在那张略带喜庆的脸上重新…  相似文献   

6.
北京画家陈冰先生从事绘画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涂抹”水彩、临摹名作入手,经师从秦岭云、黄均先生,系统接受素描、速写、水彩、山水技法严格训练近20年后,才真正地走上了艺术之路。留心陈冰的作品和作品照片,其中“思想葱茏”,时见新意,人体构成了陈冰绘画的主旋律。蔡若虹先生在《看画人的独白》一文中说:“思想葱茏便是新”。又说“看画看多了,就有两种忌讳。一忌思想空虚,看来看去,看不出什么意思;二忌内容重复,翻来覆去老一套。”陈冰的创作从最先发表在《中国土地》杂志封底上的水彩小品,到现在林林总总的人物画、花鸟画,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弗里德曼将最为滥用的一个词“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国家、公司和个人。如果从第一个小品的诞生到今天为娱乐传媒划一条线,也会找到这样三个阶段:收音机、电视和网络。我们的媒体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收音机为主要接收方式的时代,过度到今天,电视和网络相与抚掌的时代。而受众也从单纯的用耳朵去倾听,过度到今天的眼、耳、手并用。第一个小品诞生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人知道。手机为何物,更不知道互联网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核心部位。作为电视时代的产物,小品的诞生,收编了一大部分过去的相声爱好者,为很多瞬间即可转化为叹息的笑声…  相似文献   

8.
王忠志 《今日浙江》2005,(24):33-34
岱山地处舟山群岛的中部,由404个岛屿组成,海天壮阔,烟波浩淼,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文化源远流长,被赵朴初先生欣然誉称为“蓬莱仙岛”。近年来,岱山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海岛地域优势,在开发利用海洋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首届以休渔谢洋为主题的“中国海洋文化节”获得圆满成功;“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等5座具有浓郁海洋风情的博物馆相继建成;舟山地区目前仅存的一处古渔镇东沙古镇,被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和开发;海味浓厚的博物馆文化初具雏形;海洋文学、戏曲小品、渔民画、渔歌等特色鲜明的文艺作…  相似文献   

9.
电视小品初次吸引中国观众应数《吃面条》,陈佩斯与朱时茂当年的表演虽嫌过分夸张,但毕竟带给了观众发自内心的愉悦。及至《产房门前》、《卖大米》、《相亲》、《超生游击队》、《打扑克》、《张三其人》、《如此包装》等陆续出台,电视小品的魅力几乎达到了极致。一时,电视观众产生了“小品情结”:一到晚会就  相似文献   

10.
电视栏目的发展与主持艺术人才的培养是共荣互存、合二为一的关系。电视媒体形象的塑造、品牌栏目的设置、受众的需要等都离不开独具个性魅力的节目主持人。重视新人的培养 ,提高中央和地方电视台各个频道的节目主持人的文化水平 ,以及造就一批别具一格的“明星型”、“学者型”、“专家型”等主持人才 ,都是将来中国电视栏目发展战略中的努力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按照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统一部署,我们对辽宁精神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对群众文化需求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一、当前辽宁存在的一些文化现象一是“二人转”、小品等热演。“二人转”、小品在辽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土壤。目前,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二人转”  相似文献   

12.
<正> 1月11日新浪网报道,在中国的三名球员(其中一个中途夭折)开始了于英超的足球生涯之后,英超赛场上随即布满中国记者的身影,且一坐就是黑压压一片,一呆就是一整个赛季。中国媒体对于足球的“忠诚和执著”远远超过了英国记者。更令英国人感叹不已的是中国媒体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希德·菲尔德说,一个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可能用一部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如同剧本在电影中起的“基础”作用一样,小品剧本创作也是小品作品的基础。没有好的小品创作,观众也不可能看到好的小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的题中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放 《同舟共进》2011,(6):18-19
现在一些网络和媒体经常用“中国模式”来形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众说纷纭,报刊上已发表过多篇谈论“中国模式”的文稿。“中国模式”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笔者想谈谈对“中国模式”这一问题的新解。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蒙古语小戏小品专场晚会演出的六部小戏,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演员出色的表演,为人们献上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化盛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这场演出的成功和艺术成就将会对蒙古族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春晚小品《火炬手》被评“质量一般”,收徒仪式被批像“教主登基”,春节刚过,本山大叔似乎颇为不顺。 当赵本山的小品被认为理所应当给观众带来惊喜时,失望就注定是不可避免的。十几年来,赵本山给过年的中国百姓带来的欢乐不计其数,他用自己的表演才华和精彩节目,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娱乐王朝。  相似文献   

17.
第1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中国电影百年庆典、第6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及第55届世姐赛的大幕徐徐闭合了。作为百年等一回的“豪门盛宴”,她留下什么余音,涂上什么华彩,显现哪些辐射、波及和带动? 大手笔、顶尖级,众媒体这样评价“两节一赛”; 大文化、高格调,文化人这样品鉴“两节一赛”;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学中,根据初一学生心理好奇、行为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把小品这种文艺形式,引入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引用小品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小品的构思要有针对性,突出思想性。小品的来源:一是移植,二是自编。主要靠后者。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班内学生实际,进行选材构思。例如,在讲第三课《尊敬父母师长》一框时,我编了两个小品:一是哑剧“家庭中的小皇帝”(剧中人有“小皇帝”及父母三人)剧情是,小皇帝在家称王称霸,视父母为自己的佣人,父母整天围着  相似文献   

19.
<正> “德隆系”树倒猢狲散,在这种危机时刻,身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的魏杰请辞德隆旗下的“新疆屯河”独立董事。为此,魏杰被媒体扣上了“开溜董事”的帽子。因了这一事件,舆论也掀起了对经济学家“公共良心”的讨论。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嘹望东方周刊》就曾发表文章,公开质疑吴敬琏、张维迎等中国知名经济学人背后是否存在“利益集团”。面对媒体的指责和追问,近日吴敬琏公开回应媒体的言论:经济学界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不能把板子打在所有经济学家的屁股上。  相似文献   

20.
到美国传黄钟大吕之声的“2000年中华文化美国行”活动被媒体誉为“越洋彩虹”。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和联合国召开新千年首脑会议前夕,这次大型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无疑是中美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美国引起轰动。美国人民看到了优秀的中车文化、艺术,了解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华文化美国行不仅向美国,也向世界传达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友好和善良。传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世纪和平与幸福的真诚祝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