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初见成效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近几年江苏省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一方面优化了乡村干部队伍结构,给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大学生尽管是初出茅庐,在某些方面还不成熟,但与那些“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可比拟的优势。他们不仅学习了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尤其是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他们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思想解放,视野…  相似文献   

2.
《湖北宣传》2009,(2):13-1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1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近期,有关部门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教、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媒体要认真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一是大力宣传国家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庆忠 《创造》2011,(9):62-63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解决党政干部队伍来源单一、经历单一问题;有利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相似文献   

4.
仲祖 《今日浙江》2008,(4):27-27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不少地方从党政机关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基层挂职、任职,一些地方面向优秀村干部招考公务员,有的地方选拔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到省、市党政机关任职。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妇运》2009,(12):12-14
湖南省2008年开始从大学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湖南省妇联作为湖南省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参与了大学生的选拔工作。2008年全省共选拔1416人,其中女大学生679人,占总数的48%;2009年共选拔大学生1445人,其中女大学生726人,占总数的50.8%。在湖南,女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村官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日)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总结、交流1997年公安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情况,协商、落实1998年公安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二是总结、交流199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选拔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公安机关锻炼培养工作,布置1998年落实选拔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公安机关锻炼培养工作。选拔优秀大学生的工作,人事局的领导一会还要详细讲。下面,我主要就如何做好1998年公安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谈些意见。一、近年来公安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情况总结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更新观念,“人才就是生产力”在思考“入世”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作,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问题时,山东省胶州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人才为突破口,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建实施“三百工程”。“一百”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100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作为初步实践,胶州市去年选派了50名大学生充实到农村“两委”班子,一年的实践初步证明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对去年全面调研、深入总结的基础上,胶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大胆提出加大选派力度、增加选派数量、提高选派质量,实…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一)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每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10000多人,今年更是达到14000多人。为引导毕业生合理就业。该市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措施,靠政策吸引人,靠措施鼓励人,引导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配合实施《南阳市持续高效农业发展行动计划》,选拔100名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一线就业。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为振兴南阳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南阳市持续高效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计划》的一个关键就是需要大批人…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04,(2):21
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浙江省劳动保障部门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纳入当地就业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在广开就业门路中,相应推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教育部门将清退不合格教师和代课教师, 腾出的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就业,到山区、海岛、贫困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支医服务。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人事》2006,(11):32-33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优化农村和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我市自2001年开始,每年有计划地公开选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目前已选拔187名,为全市50%以上的行政村和社区配备了“大学生村官”。经过5年的实践,呈现出报考人数逐年递增、聘用人员素质逐年提高、干部群众反映良好的态势,初步形成了一套“选得准”、“用得好”、“留得住”的选拔、培养和激励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基层“人才荒”并存的矛盾,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决定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计划从2005年起,五年内面向全国高校选拔1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2005年和2006年赣州市分别选拔了192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就业任务可谓是十分繁重。日前,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更是发文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通过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还应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拓展相关产业、企业、科研项目、基层等就业岗位;加强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同时各地、各部门还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通过以上诸多措施的实施,努力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这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80%以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参与到相关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得到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而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的建设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陈燕  孙群 《浙江人事》2007,(9):39-39
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走多样化就业之路。一是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就业。对在农村或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时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明确,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依据其在农村和社区工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相似文献   

15.
尹德志 《人民论坛》2010,(12):130-13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需要构建和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要使"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有效,必须根据实施"村官"工程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同功能定位分类构建。  相似文献   

16.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立良好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需要构建和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要使"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有效,必须根据实施"村官"工程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同功能定位分类构建。  相似文献   

17.
余继明 《现代领导》2001,(12):45-45
农村税费改革不仅有效减轻农民负担,而且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减少了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矛盾,避免了农村基层干部人浮于事的现象,减轻了农村基层干部“两上缴”压力。然而,税费改革和行政村合并也对农村村干部队伍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存在四个“难”:一是培育渠道变窄,后备干部培养难;二是管理范围扩大,干部职数相对减少,职能到位难;三是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工作适应难;四是经济调控能力减弱,农村工作运行难。  相似文献   

18.
练月琴 《群众》2008,(11):12-12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使团的基层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紧紧抓住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这支队伍。不断加强农村团干部队伍和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联系、培养和服务等工作.促进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干事创业。在基层艰苦复杂环境中锻炼成长,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培育优秀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创造》2016,(10)
正2705.07亿元云南旅游文化产业提速增效,全省1至8月600多个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8.23亿元,同比增长80%;旅游业实现总收入2705.07亿元,同比增长18.96%。4217名云南2016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人员省级集中培训示范班开班。自2007年起,云南省"三支一扶"计划共招募4217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工作,服务期满安置就业率99.94%。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出现“考研热”“考证热”“考编热”“慢就业”等教育和就业热点现象,就业观念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03—2021年间的10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理论解释,并分学历层次、院校类型、学科门类、性别维度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毕业生就业观念最突出的特点是偏好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而社会价值一直未得到重视。第二,2003—2021年,毕业生就业观念呈现明显的变化,对经济价值的重视程度超过个人价值。第三,就业观念存在异质性。相对而言,博士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硕士生更看重经济价值,本科生较看重个人价值,专科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人文学科毕业生更看重个人价值,社会学科毕业生更看重单位性质,理工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经济价值,其他学科毕业生更看重社会价值;男性毕业生更看重工作性质和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