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8,(2):133-148
有关人民自决权的国际条约和其他国际文书均规定或表明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在现代国际法上,自决权是国际社会所有人民的权利,即所有主权国家的人民和所有其他领土上的人民的权利。具体说,人民自决权的主体范围包括殖民地人民、外国占领或统治下的人民、主权国家的全体人民和少数者人民这四种类型。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自决权的主体应当是全国人民。国际法上的自决权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民族。殖民地人民和外国占领下的人民作为人民自决权的主体应当是暂时的或例外的情形,主权国家的全体人民和少数者人民作为自决权的主体才是长期的和正常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范毅 《现代法学》2005,27(3):151-159
在国际政治和国际法领域里,自决权是一个难以明确界定的有争议的概念。它的内容、主体和适用范围始终在不断适应国际政治的变化和发展,它的重心也必将随着其内容、主体和适用范围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转移。这一重心转移的过程,既是自决权从外部自决向内部自决回归的过程;也是自决权由以国际法原则为重心转移到以国内法原则为重心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决权自身内涵不断扩大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决权先后主要是独立权、国家主权、人权、发展权、人民主权和自治权。自决权的内涵及其重心转移说明,台湾当局企图分裂国家,搞“独立公投”的所谓“自决”,既违背国际法原则,也违背国内法原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3.
自决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被提出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人权的发展和保障人权更好的得以实现。然而由于自决权的双重性,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国际背景下,自决权对人权的保障常常反其道而行之,背离了其初衷。在当前仍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上,如何使自决权有效的保障人权,减少自决权对人权的负面影响,成为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面临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论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的证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自决权的精髓在于信息主体对自身信息的控制与选择,即自我决定的权利,由公民基于其内心、自由地决定其自身信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被收集、储存、处理以及利用的权利。信息自决权是我国宪法未明确列举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38条的人格尊严条款有足够的张力解释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而存在。而作为一项未列举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33条的人权条款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信息自决权。同时,通过域外宪政实践与宪法文本足以佐证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而存在,其理应也成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我国,由于没有切实有效运作的宪法解释机制,目前仅能证明的方法是通过现行宪法文本上的逻辑论证与文字演绎。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的证成,当属于一种应然性意义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赵建文 《法学研究》2009,(6):174-192
人民自决权与国家的领土完整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人民自决权不具有改变现有国家边界的效力;国际法不承认一国的少数人民通过自决实行单方面分离的一般权利;国际法尚未肯定也未否定“救济性分离权”;国际法承认有关各方经自由协议达成的分离安排的合法性;国际社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人民自决权与国家领土完整的和谐统一;有关国家应当依照国际法解决因单方面分离行为而引发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乌克兰宪法     
乌克兰宪法(1996年6月28日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乌克兰最高拉达以乌克兰人民——乌克兰各族公民的名义,反映人民的主权意志,依靠乌克兰国家建设很多世纪的历史并根据乌克兰民族、乌克兰全体人民行使的自决权,表达对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及其良好生活条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美国和法国的宪政过程是一部人民主权理论的实践史。两国的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尽管都脱离不了资产阶级的实质,但是在具体的思想来源和权力配置上又各自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契约限权型"人民主权原则和"公意"型人民主权原则。  相似文献   

8.
从自决权的本体范畴看,自决权必须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自主决定的权利”,涵盖了自决权的权利主体与权利目的;二是“自由决定的权利”,涵盖了自决权的权利手段和权利内容.从国际法规定的权利主体、权利目的、权利内容和权利手段四个方面看,“港独”主张的“公民民族自决”、“全民公投”等理论和政治观点不具有合法性.自决权不能适用于分离主义运动,“港独”以“公民民族自决”为理论依据,以“全民公投”为实现形式,以“香港独立”为目的的做法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患者的自决权和医生的告知义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患者的自决权 (patient’srighttoselfdetermination)是指头脑正常的成年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和财产所享有的自我决定权。自决权属于人权的范畴。目前在法治国家自决权普遍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 ,在一些国家 (美国和德国 )甚至受到宪法的保护[1]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 ,虽未专门对自决权作出规定 ,但不可否认 ,我们的法律在实质意义上体现了对自决权的保护 ,其散见于如下法律条文中 ,如宪法第 13条第 1款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宪法第 37条第 1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何恬 《证据科学》2002,9(3):145-151
患者的自决权(patient's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是指头脑正常的成年患者对自己的身体和财产所享有的自我决定权.自决权属于人权的范畴.目前在法治国家自决权普遍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在一些国家(美国和德国)甚至受到宪法的保护[1].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虽未专门对自决权作出规定,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法律在实质意义上体现了对自决权的保护,其散见于如下法律条文中,如宪法第13条第1款:"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宪法第37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相似文献   

11.
与时俱进的“两便原则”:民事审判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两便原则”是我国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对人民司法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民事审判权是宪法赋予人民法院的解决民事法律纠纷的国家权力,同时也是宪法赋予法院的保障当事人民事权利的国家权力,因此,对于民事审判权的构造和运作都必须从“两便原则”的立场出发,并以“两便原则”为指导,否则,就会因当事人难以甚至无法接近审判主体而不能获得权利上的救济;或者因法院负荷过重,而不能充分和正确地行使民事审判权,从而无法实现国家设定审判权和设置法院的应有目的。我国民事诉讼中传统的“两便原则”是建立在浓厚的行政管…  相似文献   

12.
邓辉辉 《河北法学》2001,19(6):53-57
在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一个宪法原则,不宜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应当更名为平等原则,以便完整、准确体现这一原则的涵义。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只是平等原则的内容之一,不能作为独立的基本原则。论述民事诉讼平等原则的立法定位、确立根据和完整内涵,并对这一原则的完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第一,“3性”原则优化司法理念。司法理念的“3性”原则意味着中国司法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就是坚持司法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治性。要坚持司法的政治性,但不能坚持司法的政治化,不能以政治化方式来实现司法价值和功能;要坚持司法的人民性,但不能坚持司法的人民化,  相似文献   

14.
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钿  蒋筱熙 《河北法学》2001,19(5):124-127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交往增多,涉外侵权行为案件日益复杂。传统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范存在若干缺陷,不能适应侵权行为的新发展。从新发展出现的背景切入,着重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侵权行为法律适用原则发展的趋势是传统法律适用原则不再具有适用上的独占性和排他性,但作为基本原则,将与许多例外规定一同调整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王瑛同志作为优秀纪检监察干部的代表,在其27年的工作历程中,各项工作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青年同志,我感到学习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首先要学习她清正廉洁的做人原则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人在一生中,能在关键岗位上为人民工作,机会难得,时间有限。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在关键岗位上为人民工作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6.
刘宪权  郑颖 《人民检察》2023,(10):20-24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个人信息的内涵应当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的内涵保持一致。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个人信息的界定存在一定偏差,应予以调整。刑法对个人信息的分类应参考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二分法,在具体规定中采取“概括+列举”的方式对个人信息予以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侵害的法益不是公共信息安全,而是与公民人格权、财产权紧密关联的个人信息自决权。将个人信息自决权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侵害法益符合该罪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李龙  李小萍 《法律科学》2008,97(1):29-38
在宪法原则中,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标。人民主权表征了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基本人权保证了权利的不可侵犯性。但在传统的理论中二者存在着何者优先的张力。哈贝马斯的宪法有效性理论认为,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形成于公民的自我理解,是主体之间商谈的结果,宪法的承受者同时也是法律规则的创造者。宪法中的人权与人民主权原则是同源的,是互为前提、相互证成的;人权使得人民主权的合法行使成为可能,人民主权在法律上的制度化是人权本身的要求。因此,宪法人民主权原则与基本人权原则之间的紧张可以通过宪法的有效性而沟通。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91,(7)
警察自决权是警察机关和警察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警察权,进行管理社会治安和制裁违法犯罪的活动中,根据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自行决定处置的权力。美国警察问题专家罗斯科·庞德曾给警察自决权下了个定义:法律给予警察组织和警察个人的,根据具体情况凭良心公正地依据法律而采取行动的权力。之所以要研究和控制警察自决权,是因为警察在行使自决权时,常常会出现偏差、不平衡和滥用的情况,往往给群众造成许多误解和麻烦,造成警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四川省成都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践行党的二十大“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论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一项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运用。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虽已对这一原则作了规定,但该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本文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无罪推定原则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完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