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从南海争端方国家、非南海争端方国家、东盟3个层次分析了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对于南海争端方国家,重点分析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南海政策;对非南海争端方国家重点分析了新加坡和泰国的南海政策;对于东盟的南海政策,本文指出协调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发表联合声明表达对南海问题的立场,直接就南海问题与中国进行对话,通过东盟地区论坛讨论南海问题构成了东盟对南海问题施加影响的主要方式。在对策思考方面,本文指出中国未来的南海政策应该侧重以下几点:继续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坚持“双边协商”的具体策略,力避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保持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沟通,确保东盟不致形成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不利的一致立场;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和海洋安全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泰国本身并非南海主权申索国,但试图在南海问题上扮演协调者的角色。泰国官方对南海争端给予极高的关注度。本文试从泰国主流媒体近两年所刊载的泰国官方对南海争端的表态,尤其是总理和各部首脑的发言,对泰国政府在南海争端中的基本立场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毗邻东南亚,又是美国在亚太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军事盟友。澳大利亚对南海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对东盟和美国的立场。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澳大利亚官方和主流媒体报道的官方对南海争端的态度和发言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澳大利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4.
南海共同开发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共同开发停滞不前。但毋庸置疑,若以和平手段解决南海争端,那么共同开发就必定会作为一项重要的过渡性争端解决措施而被各当事国所采用。南海泰国湾地区共同开发案的制度设计,能够为南海主海在某个特定时间和空间节点实施共同开发提供法律框架范本。为此,本文选取“马来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两个业已实施的共同开发案例,分析其管理机构与模式、合同制度、费用分摊与收益分享机制、管辖权及其冲突之解决、争端解决方式等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以期未雨绸缪,对我国未来在南海构建行之有效的共同开发机制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作为东盟成员国中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水域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虽前后历经3任总理,但该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所秉持的政策始终坚持以“务实”为基点,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使者报》是该国政府的喉舌报,本论文通过对该报近10余年来与南海问题相关的大量新闻报道或综合评论的跟踪分析,尝试对马来西亚的南海政策进行解读,并探寻有助于我国应对南海困局的“马来西亚因素”。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国家、地区和国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21-22日,由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全球化下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国家、地区和国际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绿野仙踪度假村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受到马来西亚官方、学术界、媒体的高度重视,马来西亚房屋与地方发展部部长黄家定、马来亚大学校长拿督哈桑·B.雅各布教授(Prof.Hashim B.Yaacob)亲临会场,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马关系阐述立场及期望。马来西亚的多家主流报刊,  相似文献   

7.
文莱达鲁萨兰王国(简称文莱)1984年1月1日独立。独立前,文莱与马来西亚曾发生海域划界纠纷。独立后,文莱实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经济制度,声称对南沙群岛西南端的南通礁(也称"路易莎礁")拥有主权,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平方公里,①成为南海岛屿主权争端国。但文莱一向态度温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海争端。本文在介绍文莱对南海的权利主张及其南海政策基础上,对其动因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在中国对东盟外交中具有重要地位。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先后奉行“亲西方政策”、中立外交及“向东看政策”,外交重心逐渐从西方转向东亚。当前,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中国与周边国家矛盾突显,作为南海争端方的马来西亚却始终以低调、谨慎、开放的态度处理对华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大局,成为中国在东盟中难得的合作伙伴。本文将对马来西亚外交战略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马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金明教授的又一本南海问题研究新著《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由海洋出版社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这是李教授为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推动南海争端和平解决所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本书共有11章,16.5万字。这11章分别是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21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我国南海断续疆域线的由来、沿革与现状,越南在南沙海域声称的界限、现状与评述,菲律宾在南沙海域声称的界限由来与述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在南沙海域声称的界限,美济礁事件的前前后后,美济礁事件后菲律宾的军队现代化与美菲访问部队…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南海安全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分布着马来西亚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是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在南海地区“维护海洋环境的稳定,不受限制地开发海洋资源和开展国际贸易”的战略构想,马来西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主的国防力量,与区域内外国家开展有限的安全合作以增强在南海的防御能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对南沙部分岛礁的占领,实现其在南海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安全。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在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南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创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南中国海是一片在地图上不起眼的区域,但它却对亚太区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争议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中国及台湾地区、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国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南沙群岛因其丰富的石油和其他天然资源及重要的战略地位受到关注。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对南中国海区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会在南沙问题上扮演什么角色呢?是引起军事争端还是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和平解决南沙问题呢?这将是本文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同时本文也对中国在南中国海问题中扮演的角色做出批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南海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领海基线法案",把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达维登上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光星仔礁宣示主权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海洋法的新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就成了捍卫领土主权、维护合法海洋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China has ample proof to claim sovereignty over the Xisha Islands(the Paracel Islands)and Nansha Islands(the Spratly Islands)while the claims of certain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do not hold any water.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have their origins in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signed in 1951,the result of interven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in regional affairs.Even today,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discarded its Cold War mentality and continues to interven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The only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 attitude is that it has changed its pretext for intervention from "containing Communist expansion" in the past to "preserving freedom of navig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the present.  相似文献   

14.
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叙述了我国南沙群岛岛礁被周边国家占据的现状,以及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与自然资源,并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南沙主权争端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南沙主权争端复杂化主要表现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国内各政治集团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本位意识和立场,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有:坚持菲律宾所占据的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来解决南海争端;坚持南海仲裁“裁决”,等等。而硬实力的不足、美国安全承诺的不确定、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克制与和平立场以及菲律宾民情等因素导致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共识。除了对策略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导致的分歧,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于菲美同盟及菲美双边军事协议存在着认同与强烈反对的不同声音,其深层原因来自于要求独立自主的反美民族主义与菲律宾国家安全需要之间的矛盾。菲律宾后续仍可能试图以南海“仲裁”结果对中国进行“软”抗争;菲美军事安全合作仍有强化的可能;中菲南海双边谈判以及共同开发协议有可能会随着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存在较大变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