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有自己独立的职业待遇体系,他们只能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待遇体系享受相应的待遇。法官职业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待遇、职业培训、职业道德、职业保障等。法官的职业待遇作为法官职业保障中的核心内容,需要深入研究。同时在法官职业化的进程如果你问一位中国法官他享受什么样的经济待遇,他会告诉你他享受处级、科级或其他行政职级待遇,而绝对不会是什么级的法官待遇。因为在我国法官没…  相似文献   

2.
从军人到法官,从书记员成长为资深法官,从普通法官到担任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王伯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并对怎样做一个法官和怎样做好一个法官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他时常深入街道农户,走访群众,他经常与上访者零距离交流,他力推为民司法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东京疑案     
泠风 《中国律师》2011,(4):77-80
山田忠志法官坐在庄重威严的墨绿色法官席后面,居高临下审视着没有摘掉深褐色墨镜的当事人。这位身躯微胖、面容和善的法官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慈祥,即使在他表情最严肃的时候也微露笑意,他长着一双眼角  相似文献   

4.
杨胜海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办事处的副主任,同时他还是槐荫区法院的一名“司法联络员”,居民们称他“社区法官”。他经常协助“法官工作室”收集居民反映的各种法律问题,然后在法官的指导下调处各种纠纷。  相似文献   

5.
在沂蒙老区,有这样一位法官:他于1995年进入法院后,连续15年—直在基层法庭工作;近3年他每年办案500多件,最多一天调处8起纠纷,被誉为“沂蒙办案状元”;他探索总结的“四三三四”调解法受到同行好评,多次受山东省法官学院之邀作专题报告,成为全省法院“法官教法官”活动的最基层法官教员。  相似文献   

6.
去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暖意融融的星期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法官,还有几个俄国同行和两名美国法官一道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墓碑间漫步。和其它参观者一样,这位俄国法官来到一个墓碑前敬献花圈,寄托敬仰。与其他来这些庄严的白色墓碑间的朝拜者一样,他和他的同伴们也需要向导。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来为他们提供帮助,她带领这位法官来到一位陆军士兵的墓碑前,这位士兵在二战以及随後的生活中都给他的国家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和他握手时,我们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年仅29岁的年轻人,他就是曾被两级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获得兵团“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的法官施平。  相似文献   

8.
他使事业充满阳光□方国平陈三先罗长发,一个极其普通的司法所长,可人们说他并不普通。他不是语言大师,但他的话象语言大师那样具有魅力,当事人听得进、信得过。他不是法官,但群众把他当作“法官”。他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当事人个个交口称赞。汉寿县岩汪湖镇的人几...  相似文献   

9.
法律至上,“刀枪不入”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一名法官,特别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刑事法官,时常经受公与私、情与法的特殊考验。王鹏翔以他“什么大也不如法律大,任何时候都要对法律负责”的坚定信念和坦荡胸怀,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人民法官本色,从未让天平在他手中倾斜。  相似文献   

10.
周婷 《法律与生活》2010,(18):61-62
见到小武(化名)之前,主审法官告诉我,他是一个“屡抓屡偷的惯偷”,判刑和法官的教育似乎对他不起作用。 等待小武的时候,我先见到了他的父亲老张。这个中年男人,看上去很憔悴,  相似文献   

11.
法官,神圣法律的代言人;法官,民众认为应该最公平的人;法官,手持利剑与天平,在他身上闪亮着公平与正义的火花;同时法官,也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不能跳出人的特征的人。当我们看着同种罪的不同判决的时候我们不禁问法官的判决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2.
刘欢 《法庭内外》2010,(3):53-54
李加,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的一名法官。20年前,李加放弃了众人羡慕的去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一名人民法官。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辛苦、选择了奉献,对此,李加毫无怨言,因为惩恶扬善是他的理想,做一名刑事法官是他的夙愿。正是因为对刑事审判的深切热爱、对弘扬正义的执着追求,李加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刑事审判的第一线。怀揣梦想,肩承重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直至担任审判长,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0,(16):34-35
一点不错 某人站在被告席上,他的律师对法官说他是个聋子。 “你是聋子吗?”法官问。 “是的,一点也听不见。”被告毕恭毕敬地回答。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看,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决不是法律规范的机械适用者,他受到多重角色期待的外在约束。作为社会人的法官分化为“法律世界中的法官”、“权力结构中的法官、“社会文化中的法官”三种角色,潜伏着角色冲突的可能性。角色规范的主导性、司法是否独立、法律精神与文化观念的吻合程度是影响法官角色冲突的重要变量。对法官司法不公现象应作理性透视。从体制入手,为司法建立和谐的规范环境是实现法官依法办事、公正司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5.
彭志新 《江淮法治》2008,(18):18-18
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有篇题为《法官、看护和隐居者》的寓言。寓言说:有3个“圣人”十分渴望幸福与解脱,为追寻同样的梦想,他们暗自较劲,并选择了不同的路。第一位为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选择做了法官,他勤奋而廉洁。第二位想替病人减轻痛苦,到医院当了看护,工作兢兢业业。但是不久,看护得到病人越来越多的抱怨,法官的处境更糟糕,总有当事人不服判决,对他滥加责骂。法官和看护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16.
曹雨文刚过40岁,却在基层法庭摸爬滚打了18年。他说:“法官是最不能投机取巧的职业。每一件事情、每一起案子,都得扎实地干、拼命地干。”这股拼劲儿、干劲儿,让他成为全院办案最多的法庭庭长,让他获得劳动模范、杰出青年法官、公正执法标兵等一系列荣誉,也让他成长为基层法院年轻的副院长。  相似文献   

17.
悦读吧     
《检察风云》2010,(14):70-70
法官如何思考 《法官如何思考》是美国著名法官、学者理查德·波斯纳的最新专著,也有美国学者称其为波斯纳最重要的著作。书中,波斯纳基于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结合他本人长达27年担任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的司法经验,分析了种种司法行为和法官职任考量。  相似文献   

18.
人人眼巴巴地期望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离得开好法官乎?当然不能。于是,人们又眼巴巴地期望有好法官。守株待兔等了好久,发现好法官产生极难。想想这么等也真不是办法,于是,到处寻找产生好法官的良方。一日,遇一江湖郎中,自称专治司法疑难杂症。急忙上前拉住他的衣襟,求其指出一条产生好法官的明路。  相似文献   

19.
《法人》2009,(6):72-72
说起吕良彪律师,我当然非常了解。在我看来,他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想法、有思路、有追求的律师!我了解他的经历。他是一个做过律师、做过法官,又做律师的人。做法官时曾官至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室主任,是以让许多人羡慕与赞许。但他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一切,主动选择了老本行——律师,主动选择了新的人生攻略驿站——北京。他来到北京后,  相似文献   

20.
法官职业法律思维:经验型法官向知识型法官过度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迈进的过程中,知识性法官将逐步取代经验性法官而成为法官队伍的主流。但是,许多“学院派”法官却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观念困惑:是尊重法律还是服务于政策,是维护普遍的公理还是追求个案的公正,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哪一个是法官第一追求的价值目标,谁是司法判断的主体等等。司法实践中,行政化思潮和经验主义往往左右法官的思维。本文作者是一位来自基层的法官,在每日疏理纷繁的大案小案之余,致力于法官职业思维的研究。他认为,改变惯常的思维定势,培养法官独特的职业法律思维,是实现法官队伍职业化,确保司法公正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