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快速攀升,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也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列入当年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强大的民族历史习惯;司法努力与群众的维权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涉法涉诉行为立法层次低,效率不高;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管理失序是涉法涉诉信访行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信访法";完善民意代表制度;在涉法涉诉信访中推行公正、权威、科学的听证制度;强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引导公民信"法"不信"访"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13,(2):44-45
姜明安在2013年1月3日《检察日报》撰文《劳教制度应朝司法或准司法方向改革》认为,对劳教制度进行改革、重构,应从劳教的目的与功能、劳教对象、劳教决定程序、劳教方式和劳教救济途径等方面着手。第一,应进一步明确劳教的基本目的与功能是“矫治”,可以考虑将“劳教”制度改名为“违法行为矫治”制度。第二,对劳教对象的范围应加以限制和缩减,劳教对象应主要限于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但又不能予以刑罚处罚的人。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央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统一由政法机关依法受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委、人大、政府如何建立健全领导、监督、救助机制,政法机关如何打造高效运转司法体系,是有效推进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改革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工作实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京“后花园”的天津,多年来涉法涉诉进京上访人数始终徘徊在全国“前三甲”。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天津的政法维稳工作就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法制》2013,(26):F0002-F0002
为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政法突出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法工作整体水平,自4月底至8月初,菏泽市在全市政法系统部署开展了“群众路线大教育,涉法矛盾大化解、社会治安大治理.干警作风大整顿”集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司法     
《人民政坛》2012,(11):5-5
劳教制度改革正在研究方案据新华每日电讯10月10日报道,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9日表示,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作了大量的调研论证工作,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姜伟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发布会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劳教制度是由中国立法机关批准的法律制度,有法律依据。劳教制度为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
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劳教企业的改革关系到劳教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必须加大改革的攻坚力度.对劳教企业的改革应按照点面结合,重在试点,务求突破,相机建制,逐步推开的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8.
观点     
《时事报告》2014,(8):6-6
经济发展强调“稳”,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优。把握方向注重“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反腐肃贪强调“狠”,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刮骨疗毒。改革攻坚强调“敢”,“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家治理崇尚“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舆论宣传强调“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外关系强调“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设计,充当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近年,由于各种原因,涉法信访案件呈现明显增多趋势,造成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已成为各级政法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涉法信访的形势就涉法信访整体形势而言,信访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  相似文献   

10.
司法     
《人民政坛》2014,(10):5-5
中央政法委:着力解决涉法涉诉信访入出口不畅有错不纠问题 据法制日报9月11日报道,中央政法委近日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健全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实施意见》,作为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14,(4):4-5
中央发布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 据新京报3月19日载,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要求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由政法机关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12.
姜金兵 《群众》2008,(2):51-52
劳教机关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依法收容、管理和教育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神圣职责,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劳教机关应认真思考并科学谋划劳教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发挥职能作用,为江苏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童星 《群众》2014,(4):34-35
<正>在信访和法治之间,不能以其中一个否定另一个,而应并行不悖深化两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发挥两套制度安排的正向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为正确处理法治与信访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为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改革内容涉及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和全力推动信访问题有效解决。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信访局陆续  相似文献   

15.
陈淳安  武方晓 《人权》2009,(6):26-30
信访工作是当下政法工作的重要课题,涉法信访的凸现是转型期的必然现象,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表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司法整体公信力有待提高的前提下,妥善处理涉检信访案件,达到定纷止争、维护稳定的效果,既是检察机关控告申诉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央提出监狱劳教工作的“首要标准”,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为教育改造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劳教工作贯彻“首要标准”应从创新管理模式、教育内容和手段、加强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加大财政保障、科学评估劳教人员改造效果等方面入手,解决“首要标准”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教养是从苏联引进,在结合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发展为我国独有的制度。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劳教制度已走过大半个世纪,在维护社会治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劳教制度因其"自侦、自审、自判、自执"集权式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改革之势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党委决定,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用半年的时间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区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5月23日,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召开全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铁山在会上就专项整改活动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抓好专项整改提出,各部门要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从查处的干警违法违纪案件,从人民群众的投诉,从在先进  相似文献   

19.
戒毒是世界性难题,劳教戒毒在我国当前戒毒体系中成效最高,与其它两种戒毒机制相比,其有着特殊的优势,包括制度优势、环境优势、工作机制优势、时间优势等,但其仍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劳教戒毒的性质、劳教戒毒机制、劳教戒毒的经费保障等,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应从立法、体制、保障制度等加以改革和完善,切实发挥劳教戒毒在戒毒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忠诚是政法职业人才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也是政法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评价指标。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大力实施以“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为内容的“忠诚教育”工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德育教育模式改革,彰显具有鲜明政法特色的主题教育魅力和忠诚卫士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