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何以令人忧虑刘江永1997年9月23日,日美两国最终完成了197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发表了一项“新指针”。这将对下世纪日美关系的性质及日本的防卫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在日本国内外引起普遍忧虑。一、“新指针”使日美同盟发生...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23日,日美两国政府发表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一、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 制定这个指针的目的,是从平时就开始构筑对付武装攻击日本及发生周边事态时更有效、更可信赖的日美合作牢固基础。指针对日常及紧急状态下日美两国的作用、合作及协调方法,确定了一般框架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简析冷战后日本的新亚洲政策浙江省委党校方柏华浙江大学章前明随着《日美相互提供物资和劳务协定》、《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1996年4月签署和《桥本龙太郎首相与克林顿总统致日美两国国民书——向21世纪挑战》的发表,日美两国在安全合作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  相似文献   

4.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意味着什么杨伯江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至18日访问日本并与桥本龙太郎首相举行会谈。与冷战后的历次日美首脑会谈不同,安全问题成为此次日美东京峰会的核心议题,双方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该文件标志着日美以安全条约为基础的双...  相似文献   

5.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原定于1995年11月20日在东京举行会谈并发表《关于日美安全合作问题的联合宣言》,以便对日美安全条约重新下定义。由于美国国内的政治危机和日美关系出现紧张局面,克林顿于11月15日宣布取消日本之行,该宣言的发表也被推迟。但是,11月20日日本共同社播发了《关于安全保障的日美联合宣言草案》(以下简称“草案”)。本文依据日美双方披露的资料,对拟议中的“联合宣言”的主要内容,日美对安全条约重下定义的目的及日美同盟的前景等问题暂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Ⅰ.背景目前在美国政界、外交界,当人们展望美国对外关系长期趋势的时候,日美关系已被提到特别重要的地位。美国驻日大使曼斯菲尔德去年出版论文集,用“头等重要的盟国”这样的概念作为书题,论述了日美关系。不久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理查德·艾伦谈论日美关系,援引里根总统的话说:“对美国来说,没有比日本更重要的伙伴了。”根据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数字,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两年以前已达到与苏联同等的水平。用西方概念换算的苏联国民生产总值,1979年为10,823亿美元,同年日本的数字是  相似文献   

7.
南海问题已成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大国安全互动的热点之一。在中美两国围绕南海问题进行复杂较量和博弈的同时,日本也在积极谋划和设计对南海问题的战略介入,这无疑会使本已复杂的南海局势更为复杂。有鉴于此,本文以日美两国推进对南海问题的战略参与为切入点,分析了日美同盟战略升级和战略扩展的基本趋向,阐释了日本对南海问题积极参与的战略动因,并结合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实践,对日美合作的未来态势进行了前瞻与预判。日本积极介入南海安全博弈既是其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结果,也是迎合美国再平衡战略而转变日美安全合作方式的具体措施,其目标是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建立新的地区安全机制,防范和遏制中国的崛起,塑造和重构一个有利于日本的安全秩序与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8.
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与日本涉台立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19日,日美两国的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在华盛顿召开“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即所谓的“2+2”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其中将台海问题列入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称“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问题”。在台湾问题上,美日两国联手表态这还是首次,特别是日本对台湾问题一向含糊其辞,此次却一反常态走到前台,引人关注。声明发表后,针对中国“干涉内政”的指责,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辩解道:“日本希望和平解决的立场是一贯的,政策没有改变。”①日本政府以前确曾在私下多次表达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愿望,所以在内容上看的…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8日,日美召开防卫合作小委员会会议(SDC),发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下称“指针”)修订中期报告,明确了日美防卫合作在功能和地理范围等方面的重大调整,与2014年7月1日安倍内阁通过内阁决议实质上解禁行使集体自卫权,以及今后日本将进行的相关防卫法制的配套修改一起,成为日美同盟安保体制调整的重要一环.由于日本众议院选举等原因,2014年12月19日,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SCC)宣布,原定2014年内完成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修订将视日本国内法制修改进展情况,争取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美同盟关系发展的部分重要历程为主线,勾勒了日本同盟关系中日本的"向心力"与"离心力"的轨迹,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了纵向的思考与分析。文中指出日本对美的"离心力"与"向心力"的交替消长,是随着亚太局势演变和日美力量消长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日美同盟关系依然稳定,并且日本还将尽力维护和强化同盟关系,但日本的大国化是左右日本未来政策与战略的根本与核心,日美在核心利益上的矛盾并未消除,因此日美同盟的今后发展还有不确定性。本研究虽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但对了解日美同盟框架内的日本的国家战略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安保法制改革与日美同盟的构想、途径及效用,分别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伴随着国际安全形势的演变,日本自战后初期构建起安保法制基础以来,相继于冷战结束后初期、第二次安倍内阁成立后两次进行了系统性改革;与此同时,日美同盟自确立以来也发生了两次重大演变。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作为现阶段日美同盟嬗变过程中的构想,与安倍内阁推动的安保法制改革具有紧密一致的战略契合性;而加深军事一体化作为同盟嬗变的途径,则与日本安保法制改革存在着一种"相互倚托"的关系;两者将共同促使日美在介入地区与国际安全事务方面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12.
"冲绳事件"全面引发了日本的反美浪潮,日美安保条约面临新的考验。苏联的崩溃削弱了安保条约的现实基础,安保条约限制了日本的大国趋势,日美矛盾增加,日本反美情绪严重。日美安保条约虽然面临多种挑战,但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其对亚太安全格局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美两国均无法放弃。  相似文献   

13.
大事综览     
2006年5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美日就驻日美军重组问题达成协议。1日,美日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两国达成关于调整驻日美军的协议。两国明确在未来8年内,将以共建联合司令部、制定共同作战计划、共同调整军力配置和共享军事基地等方式,完成美日“军事一体化”。以新协议为蓝本的新日美军事同盟凸现了两大战略性调整:其一是首次明确并具体落实了美日军事一体化,设立共同的军事指挥部,提高与强化两军在战时的协调和联合作战能力;其二是未来的作战目标将“瞄准”台海发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深入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力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立法进程、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等背景下,日美两国于2013年10月正式开始了修订《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工作。经过"日美防卫合作小委员"(SDC)的具体运作、日美首脑及防务与外交高官的宏观推进后,"新指针"于2015年4月27日正式出台。与1997年版指针相比,新指针取消了"日本周边"这一地理限制,突出了日美防卫合作的"全球性质";打破了原有的"三种事态"划分方法,强调了日美防卫合作的"无缝"体制;还增加了太空与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合作内容。新指针的出台必将促进日美防卫合作的一体化进程,推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相关立法工作,并增强对中国的遏制态势。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美日经济增长之比较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美国。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的发展似乎突然停止了,而美国经济却持续快速增长,且持续增长时间之长为美国历史上所仅见。是什么原因导致美日两国在经济增长上自90年代以来出现巨大的反差?通过美日两国在创新系统、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寻找出美日两国90年代经济增长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美日同盟在自主-安全交易基础上建立,之后由于两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美日的自主与安全诉求也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双方不断通过自主-安全交易协调利益。联盟成员的实力是自变量,其引起成员国自主、安全选择的变化为因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预设了美日联盟中自主-安全交易的三个问题假设:(1)日本自主扩张倾向明显,"挑战"自主-安全交易;(2)美国纵容日本自主扩张,"调节"自主-安全交易;(3)利益重合性是联盟自主-安全交易的基础。本文对这些假设进行了验证,总结出了非对称性联盟内国家自主-安全交易的一般逻辑。美日同盟得以不断调整并深化发展的原因不仅仅是美日出于各自国家利益的选择,更是美日之间互动交易的结果,美日通过自主-安全交易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日美締結新“安全”条約,美帝国主义对日本經济的控制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日美“安全”条約第二条規定“日美两国将設法消除在它們国际經济政策中的矛盾,并且将鼓励两国之間的經济合作”。战后日本壟断資本是在美帝国主义一手扶植下恢复和發展起来的,現在仍在紧紧依附于美国。日美壟断資本相互勾結,相互利用,共同进行侵略与扩張,这是当前主  相似文献   

18.
防卫技术合作是日美同盟关系深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安全合作以及同盟管控的组成部分。日美防卫技术合作的进展受防卫技术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和日本在同盟关系中自主化水平双重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日本武器出口规范和技术能力的限制,日美之间的防卫技术合作以美国单方面援助日本为主。其后,日本在技术上取得较大突破,开始在对美技术合作与自主技术研发之间寻求平衡,但技术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影响了两国的合作。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后,日本在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能力、深化与美国的防卫技术合作,并寻求技术合作的多元化。通过日美战斗机研发合作的案例可以发现,看似日本对美国渐趋自主,但仍然难以摆脱对美防卫技术依存的困境。日美之间防卫技术合作的深度以及日本防卫合作对象多元化的广度将是影响日本未来防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15年4月27日,日本、美国共同修订并发表最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下简称“指针”).此次日美共同修订“指针”,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充分的准备.早在日本民主党执政后期,2012年4月30日野田佳彦首相访问美国时,就已经开始与美探讨修订“指针”,强化并扩大日美安全合作.①但是,因日本民主党下台、政权发生更迭,“指针”修订工作暂时拖延.2012年12月安倍晋三二度上台执政后,日美强化安全合作再次被提上双方议程,双方加快了修订“指针”的进程.2013年10月,日美双边外长和防长参加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也称“2+2”会议)确定:“为提升日美同盟能力,计划于2014年内完成新一轮指针修订,于2014年10月出台中期报告.”②2014年4月,奥巴马总统访日期间,公开承诺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相似文献   

20.
日本战后的两位鹰派首相——岸信介与安倍晋三之间有着惊人的历史相似度.二人不仅因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在性格特征上有很多相似性,如坚韧、强硬及灵活务实,而且在政治理念上也展现出更多相似性、传承性.正如安倍在他的《美丽的日本》一书中所言:“我的政治DNA更多地继承了岸信介的遗传”.在任内,二人都坚定地促成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修订,对战后日美安保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但因受内在因素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两部安保修订案内容及诉求又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两部修订案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不仅带有明显的岸信介和安倍个人色彩,而且反映了日本社会、日美关系及国际形势的变迁.研究对比两部安保法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日本、了解日本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