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牦牛IBR病毒85-Y株的分离,血清学鉴定及回归本动物试验已相继报道。现将对该毒株的电镜观察及理化特性鉴定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供试验用的犊牛肾(BK)继代细胞系按常规方法制备。生长液含健康犊牛血清10%,乳汉液45%,199培养液45%,pH7.0~7.2。维持液为pH7.2—7.4之乳汉液。 2.种毒:85-Y株冻干毒在BK继代细胞上再传3~5代作为以下各项试验的种毒,接种细胞单层前均经3次冻融,3500rpm离心20分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液、不同血清和不同细胞密度对绵羊睾丸细胞生长的影响 ,并对该细胞接种羊痘弱毒后的病变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 ,3种培养液对绵羊睾丸细胞生长的支持作用表现为MEM液 >199液 >乳汉液 ,但差异不显著 ;用犊牛血清的最适细胞密度为8.0× 10 5~ 1.0× 10 6 /mL ,用成年牛血清的最适细胞密度为 1.0× 10 6 /mL ,用绵羊血清的最适细胞密度为 8.0× 10 5/mL ;原代培养生长良好的细胞接种羊痘弱毒后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和方法 (一)病毒(强毒):本强毒是1974年采自漯河冷冻厂病猪水泡皮,磨碎接种乳鼠,用鼠毒五代接种传代细胞。细胞病变明显,且有规律。 (二)供生产病毒的细胞培养:我们的试验都是用IB-RS-2系猪肾传代细胞进行的。引自农林部兽医药品监察所。 1.培养液:以Hanks液加0.5%乳蛋白水解物为基础液,另加N_(16)液8%、牛血清10%、青霉素每毫升含100单位,链霉索含100微克,用灭菌碳酸氢钠调整pH为7.0左右。维持液含牛血清3%,pH为7.4左右,其他相同。  相似文献   

4.
法国猪伪狂犬病自1970年以来日趋严重,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法国兽医学者托马等,通过低温在细胞上系列传代,培育出Alfort_(26)弱毒疫苗株,已用于生产实际。 (一)Alfort(26)弱毒株的培育 作者用从患猪伪狂犬病的病猪体分离的Alfort(27)强毒株,在猪肾的PK_(15)、R·P·《D》、R·P·《T·G·》三个细胞系上低温传代而致弱的。在第一代,于含有2%氨基酸的MEM培养液中添加5%的犊牛血清。第二代培养于含有10%的犊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中。在传代中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37-39℃50 mL/L CO2条件下,用含80 mL/L发情牛血清及50 mL/L犊牛血清的M199成熟培养液培养牛的A、B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18-22 h后以无血清的TCM199培养液洗涤3次,用透明质酸酶消化吹打脱去卵丘细胞,以无血清的M199培养液洗涤3次,移回成熟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卵细胞于成熟后第3 d开始出现卵裂,第5 d卵裂率达到37%,第9 d囊胚率达5%-9%.表明透明质酸酶可以促使成熟的牛孤雌卵母细胞激活并发育至囊胚.  相似文献   

6.
用鼠体继代的水牛伊氏锥虫进行体外培养。经试验证实,以RPMI_(1640)加入20mmolHEPES、2mmol L-谷氨酰胺、2mmol L-苏氨酸、1.5mg/mlD-葡萄糖、0.5%水解乳蛋白(LH)及10%灭活犊牛血清组成的CM_3培养基,并以牛睾丸原代细胞为饲养层细胞效果最好,在37℃下可较好地支持伊氏锥虫的生长,接种虫体起始浓度为10~5/ml左右,可于第2天增至10~6/ml,并可维持该浓度达5天之久,从第6天开始,虫体逐渐减少,虫体可在该系统中存活14天,将培养12天的培养物接种小鼠,对小鼠致病性不变,同时还测定了HEPES、D-葡萄糖、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单层、虫体不同接种浓度等对锥虫体外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以下简称猪瘟犊睾细胞苗)750个对兔感染量(以下简称感染量),在配种前40天至配种后45天内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在20~28日龄时猪瘟间接血凝滴度(IHA)4~×( )占10/32、8~×占11/32、16~×占10/32、32~×占1/32;41~43日龄时,IHA滴度4~×占11/43、8~×占21/43、16~×占9/43、32~×占2/43;在55~58日龄时,IHA滴度4~×占9/33、8~×占17/33、16~×占7/33。用600、760、900、1500个感染量分别给20~28日龄、41~43日龄、55~58日龄仔猪实施免疫,免疫后6~8个月时,监测其抗体水平,结果表明:IHA滴度16~×以上者达100%。750个感染量免疫20~28日龄仔猪组,注苗后持续6个月,IHA滴度32~×以上者达100%;8个月时32~×以上者达87.5%,16~×占12.5%。用猪瘟石门系强毒攻毒,获100%保护。试验首次发现:用猪瘟犊睾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明显低于猪瘟乳兔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对猪瘟犊睾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在20~28日龄用该苗一头剂(750个感染量)进行免疫,8个月之内能抵抗猪瘟感染或强毒攻击,突破了以往认为仔猪用猪瘟乳兔苗免疫应在45日龄以后的常规,为猪瘟犊睾细胞苗的免疫提供了新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1983~1987年,我们采用不同种牛源血清培养和传代IBRS_2和BHK_(21)细胞20000多大转瓶,观察了在中间试生产(以下简称中试)条件下传代细胞的生长状况。 (一) 材料和方法 1.血清种类和来源:①奶犊牛血清:采自上海市、西宁市和兰州市奶牛场出生24~48小时的奶公犊;②小牦牛血清:采自甘肃天祝和甘南牧区2岁以内的小牦牛;③大牦牛血清:用天祝和青海省海南屠宰厂冬季屠宰牦牛放的血制备。  相似文献   

9.
我国牛群中是否存在传染性牛鼻气管炎,以前未见报道和证实。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自1980年以来先后对广东惠阳地区兽医站送检水牛血清1份,洛阳白马寺种公牛站送检奶公 牛血清5份,以及采自北京市北郊农场黑白花犊牛血清15份、成年牛血清8份,东郊农场奶犊牛血清8份,承德地区围场奶犊牛血清14份,以传染性牛鼻气管炎Bartha-Nu/67株弱毒为抗原,采用病毒-血清中和试验方法检测这些血清中的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的抗体和滴度。今年又与广西兽医研究所协作,对广西畜牧所送检牛血清22份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兔: (1)健康兔:选自兔瘟非疫区,未经免疫,HI阴性的青年大耳兔,体重1.5~2kg。 (2)免疫兔:经HI测定为阴性的健康青年大耳兔,体重1.5~2kg,用兔瘟组织灭能苗1ml皮下注射免疫。 (3)人工发病兔:用以上健康兔每兔颈部皮下注射种毒0.1g为人工发病兔。 2.种毒:兔瘟人工发病,经菌检阴性,有典型病变兔的肝脏以PBS配成1:10(g/v)组织悬液,经双抗处理,作为人工发病种毒。 3.其他反应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一、血清中和试验 (一)项目和试验方法 1.试验用细胞株:采用BHK-21或IB-RS-2细胞。 2.细胞培养:将含细胞数 3×10~5cell/毫升的细胞悬浮液0.5毫升,置培养试管(13毫米φ×100毫米)中,静置培养2~3天,使其形成90~100%的细胞单层。 3.试验用病毒株:采用对上述细胞株已经充分适应驯化的O、A、亚洲Ⅰ型毒株。 4.病毒液的配制:用稀释液配制含毒量200TCID_(50)/0.1毫升的病毒液。 5.被检血清:置56℃30分钟加温灭活后,用稀释液等量混合。  相似文献   

12.
用同一份仔猪肾组培细胞先繁殖猪瘟病毒(中国猪瘟兔化弱毒),再繁殖口蹄疫O型病毒,猪瘟组培细胞毒兔检可达5 ×10~4ID/1毫升。O型口蹄疫细胞毒鼠测毒价可高达≥10~(8·5)“MLD_50/0.1毫升。 被猪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不发生细胞病变(cpe),大量繁殖猪瘟病毒后的细胞(即3~5次收毒后的细胞),再感染口蹄疫O型病毒,细胞病变率几乎达100%。从而说明猪瘟病毒与口蹄疫O型病毒是可以先后在同一份细胞内复制的。  相似文献   

13.
1986年4月~1987年2月用甘肃省人民医院的棘球蚴微量间接血凝诊断液,对驻陕甘宁青4省(区)24个团以上单位共1776份人畜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检出阳性456份,检出率为25.68%。人血清941份,阳性113份,阳性率占12.01%(其中:藏、蒙族人67份,阳性13份,占19.40%;汉族人874份,阳性100份,占11.44%。男性909份,阳性107份,占11.77%,女性32份,阳性6份,占18.75%);牛血清266份,阳性132份,阳性率占49.62%;羊血清569份,阳性211份,阳性率占38.08%。感染棘球蚴阳性抗体最高滴度人血清1:256,牛血清1:8192,羊血清1:4096。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和方法 1.样品处理:把采自腹泻牛、猪及貉子的粪便,制成10~20%悬液,低速离心,将其上清液直接滴附在碳-福尔马(Formvar)膜或取其上清液1ml,加4滴磷酸氢钙饱和液吸附,低速离心,弃上清,取沉淀,加1μ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饱和液,使磷酸氢钙溶解,将其溶解液滴附在碳-福尔马膜上,用2%磷钨酸(PTA)负染,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将牛流行热(Bovine Ephemeral Fever,BEF)列为必检的一种进口动物病。但目前对本病尚无统一的检测方法。作者采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对由广州口岸入境的来自澳大利亚等5个国家的7批奶牛中的部分牛只进行了BEF血清学检测。 (一)材料和方法 1.种毒:牛流行热标准毒株BB7721(由澳大利亚农业部兽医研究所ATTWOOD实验室提供),在本所经Vero传代细胞系(美国8703)连续传代两次,常规方法测毒后,用Karber法计算其毒价作为10~(4.1)TCID_(50)/0.05ml,保存于-70℃。以100TCID_(50)作为本次试验用抗原。细胞培养用的生长液为Eagle’sMEM(美国CAT NO 410—1500),其中加5~10%经56℃灭活30分钟的犊牛血清,并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单位/ml配制而成(pH7.2±0.1);维持液除减少血清用量(加1~2%)外,其余均同生长培养液。  相似文献   

16.
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工厂化生产中,将小转瓶培养改为大转瓶培养,在此基础上又用成年健康黑白花牛血清代替犊牛血清,加犊牛血清的培养液收获细胞数为146 .0 万个/ m L,而加成年牛血清的培养液在2 次细胞培养中收获细胞数分别达153 .8 万个/ m L 和162 .0 万个/ m L。  相似文献   

17.
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750~1000个免疫量与乳兔苗4头剂(600个免疫量)进行免疫的猪只,接种后10个月攻猪瘟石门系强毒1ml均获得100%保护,试验表明两者是相关平行的。且在什邡全县19个乡使用9个批号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1000个免疫量,免疫558487头猪,观察6~13个月肥育出栏,没有1头发生猪瘟。随机抽取免疫猪血清作IHA与SN,其抗体水平均达抵抗猪瘟强毒的滴度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用仔猪肾细胞生产猪瘟弱毒潜在致病的危险性,弥补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大量剖杀动物成本高,不易控制污染的缺点,1981年11月我们开始把初生犊牛肾细胞用于猪瘟兔化弱毒培养试验,结果证明,猪瘟兔化弱毒可以在犊牛肾细胞上连续增值,猪兔效力平行试验效果良好,但是细胞产毒不稳定。1982年11月我们又开展了初生犊宇睾丸细胞培养猪瘟弱毒的试验,通过2年研究,解决了影响毒价的关键问题。于1984年11月,转入中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提供的间接血凝诊断液和试验方法,对我区驻陕甘宁青四省区28个单位共4340份人畜(禽)血清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检出阳性283份,阳性检出率为6.52%。其中检测人血清973份,检出阳性38份占3.91%;检测猪血清916份,检出阳性240份占26.20%,检测马(骡)血清1108份,检出阳性1份占0.09%;检测牛血清570份,检出阳性2份占0.35%,检测羊血清647份,检出阳性1份占0.15%;检测兔血清81份,检出阳性1份占1.23%;检测犬血清11份、鸡血清34份,均未检出阳性。  相似文献   

20.
(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从国外引进的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的羊胎肾细胞(FLK)的初期培养物,羊抗牛BLV血清,兔抗羊IgG(以上原材料均由本所BL研究室惠赠);胶体金由本试验室制备。 2. 5nm粒径胶体金的制备:用鞣酸一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取。所得A液与B液的混合溶液呈亮红色。 3. 胶体金抗体(抗体包被胶体金)的制备:将胶体金的pH值用0.1M K_2CO_3液调到9.0,然后找出胶体金和第二抗体(兔抗羊IgG)最适结合比例,即用50μl(第二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