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但在部分关键领域,尤其是产业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推进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和江苏现代产业发展所需。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要实现核心技术的"弯道超车",需要对标世界核心技术开启新一轮技术赶超战略,增加基础学科的研发投入;组建核心技术攻关团队,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树立核心技术自力更生观念;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核心技术扶持基金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核心技术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夯实网络大国转变为网络强国的坚实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模仿跟随的局面,在新一轮互联网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4.
正"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提高制造业比重,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为广西制造的"优"与"进"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前,强链延链补链是全区工业崛起的关键步骤。"十四五"时期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工业必须挑大梁、扛大旗、唱主角。而核心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强链延链补链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  相似文献   

5.
夏宝龙 《人民论坛》2012,(10):12-14
要清醒看到,创新是浙江省发展的一条"短腿"。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也是政府和企业肩负的共同责任。破解"创新难",必须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传忠 《求索》2023,(2):130-136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之义,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有效集中创新资源,提升创新组织效率;有利于形成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需要多管齐下:构建以国家创新平台为核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多元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实施科技强桂行动,打好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广西"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努力的方向。这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强桂战略的嘹亮号角。  相似文献   

8.
锐词     
<正>低端锁定指长期在产品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而难以摆脱的产业发展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产品锁定在生产、加工、组装等环节,面对恶性竞争,利润率较低。4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要摆脱与高质量不适应的产业"低端锁定",切切实实走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核心技术?我看,可以从3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我们要掌握我国互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战略中,创新发展战略列第一位。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指明"创新和创业是相连一体、共生共存"的关系。这进一步阐释了"创新与创业"的辩证统一关系。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大  相似文献   

11.
培养创新人才是地方高校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战略思路,以科研为助力,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旨归,在贡献中发展。构建"知识创新体系",以发展知识的创新体系取代知识传授体系。构建"考核创新体系",完善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管理创新体系",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在各项管理和制度建设之中。构建"科研创新体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构建"校风创新体系",努力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大力激活校园人文与科技的隐含因素。使地方高校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建成"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实体产业是"大而不强",因为我们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正如最近的"中兴事件",整个通信产业的半壁江山受到重大影响,这给中国产业界敲响了警钟。以前有种说法":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产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2,(10):19-21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建设创新湖北。"创新,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动力之源。建设"创新湖北",是"五个湖北"建设的关键所在。一、建设"创新湖北"是时代的要求和现实的选择建设"创新湖北",是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从湖北发展的现实基础、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的战略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14.
树立"信息素质制胜观",谋划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训练创新发展的新起点;树立"超前培养观",定位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训练创新发展的新基点;树立"终身继续教育观",突出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训练创新发展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7,(5)
<正>目前,江苏经济已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量提升期",面临着爬坡过坎、破茧成蝶的重大考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聚力创新",切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省委书记李强提出,"江苏的创新发展要走出自己的路径、创出自己的特色"。如何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资源优势,盘活用好厚实的创新"家底",燃旺"创新之火",走出一条有江苏特色的创新之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我们来听听各界人士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年轻的中国智库群体已经与全球智库一道,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创新、大角逐、大发展时代中国最大的创新:"中国之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创新、集体创新、加速创新、不断创新的时代。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正是源于中国的创新。那么,人们还会再进一步问道:中国最大的创新是什么呢?这就是开拓了"中国之路"。所谓"中国之路",就是邓小平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照搬前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反对教条主义,也不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多次强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对广西集聚创新资源、凝成创新合力、加快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什么样的创新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打造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力。优胜劣汰,既是自然法则,也是经济规律。一些企业经营严重亏损,甚至濒临破产,有些人归结于"受大环境影响"等诸多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7,(3)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提出"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将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贯彻落实党代会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地开掘创新时代的"风口",书写好科技创新江苏篇章,对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应重视并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大学生特别是工科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整体设计、整体部署、一体实施,形成"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促进创业"和"创业是创新的实践,创业反哺创新"的工作格局,使创新与创业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创新与创业的互促共建,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走创新驱动之路,这是我们党在关键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从国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