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东北金融问题”的解决、东北地区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以及东北地区吸引大量外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振兴东北的前提,而这些都需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振兴东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基础。为此,东北地区必须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振兴东北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除价格机制、供需机制、竞争机制之外, 信用机制也是市场运行 的重要机制。信用在市场经济中, 不仅是一种道德的精神, 更主要是作为一种商业规范和制度, 是 经济契约关系, 由此来协调、制约和平衡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因此, 信用机 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维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特别对于完善和健全 我国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深刻揭示了当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本质特征之一是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负债运行是当代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的常态,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与制约保障。信用经济本质上是债权债务经济,并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信用经济的核心功能是以时间交错、空间重组的方式极大限度地将现有的暂时闲置的社会资源动员起来,使原有的经济实体规模在本不可能的基础上得以扩张;但这种经济的运行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断裂并引发环环相扣的整体信用关系功能性断裂时,就会引发整个社会经济的连锁反应,使其原来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推动作用反方向运行,并由此产生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的破坏张力。发挥信用经济正效应,抑制负效应,需要遵循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平衡公式,保障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约束条件,即债务人的受信在数量、质量、时间上与债权人的授信相平衡,并以此构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改变了中国人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了中国社 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全球化在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时, 也推动中国社会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 提升了 中国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培育了中国公民的自主精神和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 设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道德教育, 培育健全的道德文化;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和廉政教育, 推广廉政文化;加强 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发挥互联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的提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伦理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革,民众的价值取向、社会道德现念等精神文化因素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目的价值现基本稳定,另一方面是工具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追求个人成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俄罗斯人一向追求的精神满足逐渐为金钱所代替,这无疑是市场经济文化冲击的结果.民众对政权的不信任以及法律意识的淡漠程度有增无减,犯罪率持续攀升,社会稳定丧失,道德沦丧被视为改革的最为巨大的社会成本.要消除社会的消极心理,恢复民众对未来的信心,俄罗斯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发达经济体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融资难则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而美国、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省等发达经济体在长期信用保证与保险的发展实践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与保险制度,积累了通过发展信用保证保险来化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题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社会基本上摆脱了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束缚.受经济自由化等因素影响,消费社会价值观和实用主义原则日渐深入人心,民众社会政治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民主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民主的形式之间存在差距,导致社会与政权关系疏远.实现俄罗斯社会的团结,必须坚持社会公正,加强法制和国家组织建设,提高行政和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延边地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融资困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各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不高,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担保等。为此,政府和金融部门应积极扶持中小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中国的民间社会组织正逐步发展起来,并日益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的现实反映。加强对民间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动人权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论吉林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约当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慈善思维方式——农民因为贫穷需要廉价资金。村镇银行发放小额农户贷款被认为是扶贫的手段。村镇银行采取商业化方式,实施高利率小额农户信贷与支持、帮助农村中的贫困群体并不矛盾。完善小额农户贷款还需要信贷员激励机制。村镇银行需要政府扶助,但又要避免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避免政府信用担保的道德风险,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Sovereign creditworthiness is as much a function of politics as economic fundamentals. Previous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worthiness and political factors such as regime type, regional effec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membership. These factors, while important, often change slowly and do not always capture the more dynamic political determinants of creditworthiness. As an alternativ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ole of leaders. We argue that leaders’ tenure reduces uncertainty in the sovereign credit market. Time in power allows leaders to better manage expectations related to sovereign credit policy of both domestic supporters and market actors. As a result, we expect that creditworthiness improves as a leader’s tenure increases. We find supporting evidence for our argument using two distinct empirical approaches: panel data analysis and a natural experiment. Our findings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s, politics, and sovereign credit.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变奏曲中,社会主义是贯彻始终的主题之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页”。一方面,20世纪见证了社会主义的凯歌高奏和辉煌成就。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代特征、世界格局无不打上了社会主义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苏联模式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斯大林所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20世纪人类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苏联模式具有显著特征历史继承性、封闭性、社会主义本质同社会实践的背离、社会利益结构的不断变化同僵化的体制无法相容。等等。“政治大清洗”是苏联难以愈合的创伤。“个人崇拜”曾受到列宁的严厉.批判,而斯大林则把“个人崇拜”变成了苏联社会的主轴。  相似文献   

15.
Yichen Guan 《Democratization》2018,25(7):1073-1092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ources of public demand for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under authoritarian rule. While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recognizes that in authoritarian polities such as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does not lead to democratization in a linear fashi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s of democratization in resilient authoritarianism remains limit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three most compelling theories to subsequently emerge: modernization theory,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conducted in the countryside of Zhejiang and Sichuan province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in understanding public demand for democracy in rural China, while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social capital theory are shown to be less useful. Specifically, results show that people working in the government system are core supporters of the regime, whereas income, education attainment, social trust, and one’s satisfaction with regime institutions turn out to be irrelevant and do not serve as direct sources of public demand for democracy. These results exte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and its people, shedding new light on the democratic prospects for resilient authoritarianism.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农业信贷合作社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最初1996年注册的8个增加至2012年的1 847个.农业信贷合作社在农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户、小农业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今俄罗斯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农业信贷合作社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到自身监管多层次、立体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战后德国经济是在左和右,即主张国家干预和自由经济,这两股社会和政治势力交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前者主要由社民党体现,后者由基民盟/社民盟主张。最初这两股势力形成了有效互补,使得德国社会和经济进入高发展期,后来由于这两股势力彼此抗衡过度,失落了有效互补,社会体制失去活力,经济和社会进入发展低迷期。如今,德国经济一直挣扎在这样的发展困境中。  相似文献   

18.
民办非全日制华文教育是泰国华文教育的两大体系之一。其基本特征为:产权私立,以补习学校为主要办学形式;商业化运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信用培育、品牌塑造、市场开发和公众评价;规模较大,生源多样化;师资性别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年轻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明显。相对优越的教学条件、较为严谨的教学规范、灵活的班级与课程设置以及注重华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其在华教领域呈现多方面的优势。民办非全日制华文教育的发展,将华教触角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学生扩大到所有人群,既增加了受众,也深化了层次,提升了华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华文教育的推广和中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