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行为体日益多元化,其中非政府组织已经日益演变成为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行为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其独特的重要影响和作用。随着国际参与能力的提高,非政府组织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政治效应;非政府组织是一种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力量,是公民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角色,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意味着公民社会的发展;全球问题的增多使得如何动员全球范围力量来进行全球治理成了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2.
从狭义的国际政治(国家间政治)演进到广义的国际政治(全球政治),始于冷战后期,而全球政治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则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全球政治时代的来临,使得安全维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纵向维度看,安全关注层次从国家向上扩展到国际体系和次国际体系、向下扩展到次国家和个体,由此导致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化行为体不仅包括国家行为体,而且包括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从横向维度看,全球政治时代的安全关注已超越传统的政治和军事议题领域,拓宽到环境、经济和社会诸议题领域。北极地区的安全层次和安全领域变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随着全球政治时代的来临,北极地区议题的安全化也日益引人关注。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兼具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化行为体的双重身份,在北极地区议题的安全化过程中,既要关注自身国家安全利益,也要关注超越国家安全利益的人类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形势下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国际社会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出现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等,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如全球变暖、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全球恐怖主义等国际犯罪问题。传统的国际法基本原则面对以上问题显得苍白无力,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全球公民社会是近20年来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的兴起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观念的发展紧密相关。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多元性、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最主要构成部分的、独立的社会与政治空间。它与同属非国家行为体范畴的政府间组织有着复杂多样的关系,它对当代国际关系的独特影响正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
张丽红  滕培圣 《工会论坛》2005,11(6):112-113
行为体是国际政治的最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理论分析和事实推理的起点。关于这一问题一直存有一元与多元之争。全球治理的出现推动了行为体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但当前学界却缺乏一个对多元行为体进行认知的合理范式。本文在对以往范式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全球治理的实践出发,以国家、公民社会两分法为哲学基础,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三轨”认知范式。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国家利益拓展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现象。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安全等领域,拓展国家利益要考虑到国家的自主性、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众传媒以及个人行为体作用等五方面的因素。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正朝着全球、地区、超国家层面的趋势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力量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全球性问题愈发突出,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开始."全球化"是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一种"解读"的努力.在国际政治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是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 ,国际政治中的伦理问题更加鲜明地突显出来。全球化既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国际间的竞争和实力的较量 ,同时又在更大的领域和范围内要求国家间的合作和按照统一的国际规则行事。国际道德的建立是公正的国际政治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尽管国际上强权政治和霸权势力仍然存在 ,但寻求建立国际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始终代表着人类的本性和共同愿望 ,它将支撑着国际政治行为朝着合理化、人性化、自由民主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冷战之后迅速勃兴的新一轮跨国社会运动,出现了运动范围的全球化、社会诉求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以及运动目标的去革命化等特征,这些都与以往的跨国社会运动形成很大区别。更为重要的是,当代跨国社会运动通过不断地冲击着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垄断"地位,推动非国家行为体走向全球治理的前台,促使国际格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以及促进国际规范结构的重构而推动着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杨柳 《工会论坛》2007,13(4):22-23
作为国际关系中的新兴行为体,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广泛参与全球治理过程,推动了全球政治的多元化发展,提升了国际法的理念,促进了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效性,逐渐成为一支构建和谐的全球政治秩序的主要力量。中国应当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全球治理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时空关系的巨大变化使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特征。全球治理推动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政治统治地位的下降和国内社会自主地位的提升,即传统的国内政治从管制型转向治理型。我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治理问题,并且通过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加快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冲击和震撼着诸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观念、全球意识的共性作用下,民族主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全球化浪潮下,表面上国家主权将衰弱,民族国家将式微,民族主义将消失;而实际上,民族主义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得到更加强劲的发展,依然是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开拓了国际政治新空间。互联网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其内在运行逻辑的外在表现。互联网以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定性或是引导或是否定行为体的行为,迫使行为体服从其内在的法则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作者首先以层次分析法梳理互联网影响国际政治之路径,即个人、国家与国际体系。其次,阐释互联网作用于国际政治之运转核心,即国家利益、权力与安全,说明没有绝对的互联网自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至上。最后,揭示互联网助推国际结构变迁之作用,即催化、同步和建构作用。互联网作为信息媒介,可促使某些社会因素推动国际政治中的变革;作为先进技术,可促使国际政治自身的进展与时代发展不断相互确认;伴随微博和社交网站出现的人人互动的交际方式,使国际社会向世界社会进化的条件在互联网世界中有所形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确立的主权原则为国家行为与国际关系提供了基本规范。随着现代性思潮的扩张,其所塑造的全球生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权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绝对统治力。从国际政治实践来看,主权国家在国内与国际政治生活中仍起着关键性作用,全球化所弱化的主要是国家主权的身份属性,但若能积极探求国家主权的权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空间,将有利于突破既有国家主权理论的边界与变革传统国际法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具有非传统特性的全球问题不断涌现,在现有治理秩序下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协调全球各行为体一致努力进行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全球共治理念的贯彻,有助于实现全球共享安全。其中,网络、极地、外太空、公海等各个全球公域的重点问题领域,亟须全球做出协调努力进行治理。全球公域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战略增长点,为各国所重视。但是,治理中仍然存在着两类权力不均衡的情况,即参与治理的富国与穷国之间权力的不均衡,参与治理的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权力的不均衡,它们都影响了治理的效果。全球公域治理的制度安排受限于概念模糊、划界不清、权责不明的现状,大国权力政治的色彩很容易趁机充斥到全球治理的诸多安排当中,危机治理行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全球治理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冷战终结之际,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形成。从现代世界体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角度来看,全球化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于对传统大国产生巨大的冲击,即不断地将原来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逐步推向一个由多元权威结构构成的多元中心的全球体系。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国际环境下,大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并非原有传统的、局限的、简单的大国关系,而是在多元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中以合作为基础发展演变的大国关系,在这样的大国关系中,全球治理必然对大国关系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理论一直是新自由主义学派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而作为新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的国际关系大师肯尼斯.N.沃尔兹对此提出质疑,指出现实的国家间相互依存度和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高;世界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正在加大;民族国家仍将继续是国际社会最主要的行为体;政治仍优先于经济成为理解国际政治的关键。这些基本论点也反映出了沃尔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除非当代国际体系发生根本变革,否则,结构现实主义仍然是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规范结构的国际制度 ,源于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 ,大多采取具有约束力的协定或法律的形式 ,是具有权威性、关联性和自由主义色彩的多边制度。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 ,国际制度对相关行为者的行动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速制度内的信息流动 ,促成了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 ,并提出了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以实现全球事务治理的有效途径 ,大大降低行为体国际交往的成本 ,保持了国际关系的连续性 ,成为国际体系稳定发展的推动力。因而 ,在国际制度话语中 ,世界和平的构建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法之“跨国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兴起,国际法的立法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国际法立法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国家间立法”转向“国家间立法”与“跨国立法”并存的多元化立法模式。从全球治理的视角来看,作为国际秩序中与国家、国际政府组织并存的第三种力量,国际非政府组织是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行为体,并在跨国立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所从事的主要是事务性的立法和法律的编纂,制定的主要为国际软法,但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遵守。同时国际非政府组织还进一步推动和影响了国家间立法。  相似文献   

20.
赵可金 《外交评论》2006,7(6):69-77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日益模糊,对现代国家制度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作为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外交制度的转型在所难免。通过考察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公民社会发展对现代外交制度的影响,可以把握现代外交制度转型的方向。本文在考察外交制度的概念、现代外交制度的形态以及全球化对现代外交制度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新民主外交将是现代外交制度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