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月四日,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在布依族居住的花溪韦寨召开了《布依族简史》审稿讨论会。这是继去年底在都匀召开的讨论会后,又一次审槁会议。参加这次审稿讨沦会的有省、地(州、市)、县(市、区)、公社和中央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师范学院、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干部和民族史、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简史》审稿会一九八○年十二月八日至十八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和我省的贵阳、黔南、兴义、安顺等地区的代表。其中包括中央民族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委、贵州民族学院、黔南州委、州革委、州民委及有关县(市)的布依族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汉、苗、侗、水、回等民族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共五十二人。  相似文献   

3.
布依族人口共2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以及黔中的部分州、县。布依族擅长 于种植水稻,居住地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故古有“水仲家”的称谓。解放以来,布依族地 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道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建设自 已的家园,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经济建设事业,都有了较快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正>黔府发〔2015〕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帮助下,黔东南苗族侗族、黔南布依族苗族、黔西南布依族苗族三个自治州(以下简称三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三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仍是三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当前有利时机,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财力加快三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三州交通落后面貌,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不仅是传递和积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和保存者。 语言是一个民族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它维系着全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因而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性。布依语是布依族的重要标志,它随着布依族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它的历史和讲这种话的人们(即布依族)的历史一样长远悠久。它记载了布依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所有图景。布依族所创造的各种人文现象,以及能被布依族人民  相似文献   

6.
清嘉庆二年(1796年),贵州布依族王囊仙、韦朝元领导的以布依族农民为主,并有苗族、彝族和汉族人民参加的南笼(今安龙布依族苗族目治县)起义,坚持将近一年,波及十几个县,纵横数百里之广,是清中叶贵州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本文试图对这次起义作一梗概介绍。个布依族人民在历史上有着反抗封建压迫的光荣传统。早在宋代,播州(今遵义地  相似文献   

7.
布依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布依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开发利用布依族“显在文化”资源 ,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与实现大众化、突出景点文化主题与综合开发利用、旅游“旺”季与“淡”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对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鄂民宗发[2008]25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民宗委(局),民族地区10县(市)民宗局,各民族乡(镇):《湖北省民宗委2008年民族助学工程实施方案》经省民宗委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审定,现下发给你们,望各地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是贵州世居民族。本文以较丰富的资料,分析现今布依族地区地名的构成特点,从中指出布依族地区地名反映出浓郁的稻作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共有8个州(市)、25个县(市),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县(市)国土面积9.2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3.47%。2003年总人口586.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74.44万人,占云南省边境县人口总数的59%。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在地缘上有“接3国、近8国”的独特区位,有国家级口岸11个,省级口岸10个,90多条(个)边境通道和边民互市点,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其主要特点是:(1)边境线长。陆地边境线长4060千米,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5。(2)边境县(市)数量多。有25个边境县(市),占全国135个边境县(旗…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人口约一百八十九万多人(1978年)。主要分布在黔南、兴义、安顺等州专;在黔东南、贵阳、黔西北等地,也有散居的布依族。布依族自称“bou-yei”(汉译“布依”)。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诬蔑,曾给布依族冠上许多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如“仲家”、“仲苗”、  相似文献   

12.
黔南州现有十二个县(市),总人口为二百九十九万六千多人,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点一,其中布依族为九十二万七千多人,苗族为三十二万八千多人,水族为二十一万多人。水族有古老文字,称为“水书”,又称“反书”,目前尚未考虑试点推行,仅做整理研究工作。我们正在试点推行的是全州两个主体民族的文字,即布依文和苗文。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一百七十二万多人口(1978年底)。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郊区及黔西北数县,也有不少布依族。  相似文献   

14.
市依族民间戏剧文化,是指布依族的布依地戏、布依花灯戏、布依彩调戏、布依八音坐唱戏、布依傩戏为主体的总称。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布依族民间戏剧文化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发展,布依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屹立于祖国戏剧文化之林。布依族民间戏剧是布依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说唱艺术等发展的硕果。 布依族民间戏剧文化、无论是布依戏或是布依花灯戏、布依彩调戏等,均有其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有较为稳定的戏剧化曲调,有近百个民族剧目和移植节目,也有一定的虚拟表演程式和与此相应的戏剧角色及行当,是布依族民间音乐、舞蹈、表演和谐的统一体,在我国诸多的戏曲中是独树一帜的。布依族戏剧文化活动,在布依族聚居地区相当盛行,深受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村寨,各民族对自己的村寨也有着不同的称呼。布依族的村寨,布依语称为“曼” (mán)或“弄”(òng),是布依族人民以家庭组合而成的基本单位。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布依族人民,正是居住在这种“曼”和“弄”里,进行着世代  相似文献   

16.
张程云 《今日民族》2005,(11):49-49
11月15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领导出席,受表彰的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州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分管民族工作的副书记、副县(市)长,统战部部长、民宗局局长,各民族乡乡长等共6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云南省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布依族首届“牛王节”于2004年农历4月8日(公历5月26日)在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老董下寨(布依村)隆重举行。夏历四月八日的布依族“牛王节”,是农耕、稻作民族的节日,是“牛王”的生日,自古以来布依族是以“牛为伴”、“牛为友”而兴旺发达起来的民族。关于牛王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据史料记载:古时候,在一次布依族与侵略者激战时,一头大犊牛怒冲敌阵,用牛角将敌人挑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布依族队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为布依族战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天正是农历四月八日,又是这头大犊牛的生日,所以,布依族把这头…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村级治理及政治运作中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凸出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布依族地区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 ,增强村民群众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民主意识 ,从而加快我国尤其是布依族地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有利于调动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地方社会政治事务的管理 ,增强村民群众的地方政治认同 ,充分实现和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奠定坚实的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有利于加强布依族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在爱国主义旗帜下 ,加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现有人口254万(据1990年普查统计数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贵阳市郊区。其余,散居于贵州各地及邻省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 布依族的族称是根据这个民族多数人的自称“布依”定名。按布依语,“布”是人们共同体的意思,也包含“民族”的意思。“依”即“夷”,“布依”意即夷族,源出“南夷”。 布依族旧称“仲家”,这是从另一部分布依族自称“仲布”的汉译得名。“仲家”族称见载史乘始于《元史》。鉴于民国年间个别方志对“仲家”释名含侮蔑之义,引起部分地区布依族群众对“仲家”族称反感,该族称现已废止不用。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安顺地区,近年来,在中央关于整理古籍发扬民族文化方针的指引下,对流传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古籍,进行了大量的收集,获得了许多民间珍藏的抄本。并初步翻译、整理出布依族丧葬祭祀歌: 《古谢歌》、《超荐经》、《开路词》等经书。 这些经书都是在布依族丧葬时,由本民族经师(布摩)口诵的祭祀词。原文基本用近音汉字作为符号记录布依词语,还有少量是汉字布音或自造的“土俗字”,也有一些地方全部借用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