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当庭宣判     
瓮怡洁 《政法学刊》2005,22(1):74-79
当庭宣判对于实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以及提高诉讼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定期宣判被普遍化而当庭宣判则成为例外的做法,这种现象弱化了法庭审判的功能,导致许多案件的一审、二审甚至再审程序被架空,加剧了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同时妨碍了社会公众对审判活动的监督。这一问题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庭前和庭审阶段存在的问题使法官难以当庭宣判;立法上存在的缺陷使法官不愿当庭宣判;错案追究制使法官不敢当庭宣判。要实现当庭宣判制度,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庭宣判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强 《法学论坛》2001,16(6):70-77
当庭宣判是公开审判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目前,审判实践中普遍存在当庭宣判率不高的现象。本文对当庭宣判的内涵及价值、导致当庭宣判率低下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对提高当庭宣判率的制度设计和具体措施的完善发表了浅见。  相似文献   

3.
蒋利玮 《法学》2005,(2):104-109
当庭宣判与定期宣判相对应 ,是指在言词辩论终结之后经过休庭合议 ,当庭将判决内容向当事人及旁听公众宣示。目前 ,司法界大力宣扬的当庭宣判率有虚报之嫌 ;当庭宣判没有体现审理不间断原则 ;当庭宣判的价值是有限的 ,并不能承载司法界所宣称的众多价值 ;当庭宣判率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高。基于以上原因 ,应当去除人为添加在当庭宣判上的价值 ,还之以本来面目。应当对定期宣判的期限作出规范 ,但不能把当庭宣判率作为考核评比法官的指标 ,不宜过分宣扬和攀比当庭宣判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法院更多地强调调解结案。而能够兼顾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当庭宣判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何平衡法院调解与当庭宣判的关系已成为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调和这一关系的可行性方法是在保留法院庭审调解制度的同时,强化立案调解,在庭审中更多的注重审判,对于符合当庭宣判条件的案件,当庭宣判,兼顾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法院的民事案件当庭宣判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由于不少法院又将“当庭宣判率”作为审判质量效率体系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当庭宣判也随之成了部分法院及其审判人员审判工作中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着当庭宣判民事案件的大量增加,当庭宣判失误现象也不断出现。本文即对民事案件当庭宣判失误及其矫正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6.
当庭宣判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已在我省各地法院得到大力推广:我院当庭宣判率虽然已有所提高,但还是比较低。当庭宣判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对法院实行当庭宣判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炜 《山东审判》2006,22(6):110-111
我国的法官开庭审案绝大部分不需要当庭宣判,特别是稍微复杂一些的案件更是如此。尽管我们也看到一些大案要案现场直播,当庭宣判,但是这只是极少数的案件,并且这些案件在宣判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提高当庭宣判率,提出了司法改革措施。笔者认为,如果要提高当庭宣判率,有必要从创造当庭宣判的条件来着手改革。从法理和诉讼程序上讲,如果一个案件要能够做到当庭宣判,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其一,逐步实行法官负责制。就总体情况而言,现在我国还没有实行法官负责制。有许多案件的审判,名义上是法官在审判,而实际上是背后“…  相似文献   

8.
论当庭宣判     
一、贯彻执行当庭宣判制度情况概览 审判公开是当庭宣判的前提条件。它包括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两方面的内容。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将案件的审理过程公开(法律规定不公开者除外)。公开宣判是指人民法院将案件的审理结果,在大庭广众中宣告。现在,各地审判案件基本做到了依法公开审理。然而,作为公开宣判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当庭宣判制度却执行得参差不齐。据调查,近年来,某地区两级法院  相似文献   

9.
关于当庭宣判视为送达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分别于1998年3月和2000年7月制订了《广东省法院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庭审规则(试行)》和《广东省法院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实行当庭宣判视为当庭送达裁判文书,规定当庭宣判的案件,由各方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在宣判笔录上签名即视为送达;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拒绝签名的,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告知拒绝签名及逾期上诉的法律后果后,不影响送达。本文拟就当庭宣判视为当庭送达裁判文书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一、现行送达制度对当庭宣判的影响就民事诉讼而言,送达是人民…  相似文献   

10.
宣判词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依法审判刑事案件,对案件的诉讼程序和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口头处理决定。由于以往办案模式的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案件特别是刑事案件需要层层审批,合议庭或独任庭很少当庭判决案件,因此,宣判词的制作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引起审判人员的注意。在审判实践中往往重视判决书的制作,而忽视宣判词的制作;对判决书的制作研究得多,对宣判词的制作探讨得少。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当庭宣判的案件数量逐年增多,也就是说,需要制作宣判词的案件数量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11.
一、当庭宣判的概念、条件及原则民事诉讼法对当庭宣判仅做了一般性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因此,对当庭宣判的理解有两种倾向,一是认为当庭宣判就是在法庭上向当事人宣读并送达判决书。二是当庭宣判必须是在第一次开庭后当即宣判。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当庭宣判”一词出现在民事诉讼法开庭审理一节,宣判的两种形式又都在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中出现─—“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从该条款所处章节及本意看,…  相似文献   

12.
公益诉讼     
在湿地违规投肥养鱼被判赔偿194万余元近日,由湖北省检察院武汉铁路运输分院提起公诉的“网湖湿地投肥养鱼”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武汉海事法院当庭宣判,支持检察机关全部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依法赔偿因其违法投肥养鱼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费用194万余元,并在市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相似文献   

13.
“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的运作程序宋纯新“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是指以诉讼参加人为主体,围绕案件事实证据、是非责任、适用法律等问题,在法官指导下当庭陈述、当庭举证、当庭质证、当庭辩论、当庭裁判、当庭解决民事讼争的审判方式。其具体运作程序分三大阶段。审前准...  相似文献   

14.
最近对江西赣南某县检察院出庭公诉案件宣判情况的调查显示:当庭宣判率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从1997年新刑诉法实施以前的50%~70%左右骤降至13%。据分析,导致当庭宣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审判人员依赖卷宗心理强。修订后的刑诉法为防止庭审流于形式,将...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各地法院全面展开了以强化庭审功能为核心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通过加强举证指导工作,落实当事人举证责任,推行直接开庭,引导当事人在庭上举证、质证,法官当庭认证,较好地发挥了独任审判员和合议庭的作用,加快了办案节奏,保证了案件质量。与此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法院内部存在着“审”与“判”相分离的现象,加上长期以来审判人员主观上的依赖心理,案件开庭结束时,一般不能当庭宣判,仍需经过一系列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内部通案”,最终由“长字号”来定案。因而,在直接开庭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当庭结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刑事审判的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尤其是新刑事诉讼法对公开审判原则的贯彻要求越来越高。近3年的审判实践表明,审判的公开、公正、质量和效率等诉讼价值理念已为学理界和实务界人士所普遍接受,可以说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并都在为这些理念的最终实现作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如何提高当庭宣判正是这些理念在实践探索中提出的又一崭新的课题,引起了学理界的广泛关注。因而正确地认识当庭宣判的内涵、诉讼价值,弄清当庭宣判的案件适用范  相似文献   

17.
程序公开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司法工作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程序公开是司法民主程度的标尺。司法审判的民主程度越高,程序公开性也越高,反之,司法审判越是具有专制性,程序的秘密性越强。所谓程序公开就是指“诉讼程序的每一阶段的步骤都应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而提高当庭宣判率无疑是强化程序公开性的有效手段,但民诉法对当庭宣判的概念、条件未作严格界定,笔者想就此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思维     
马强认为对于不公开的案件,应适用定期审判:不公开审理即意味着不公布开庭公告,不允许公众旁听,法庭审理会过程均秘密进行。由于当庭宣判是在法庭辩论终结之日即行宣判,因此要求法院对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当庭公开宣判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19.
梁军 《检察风云》2010,(10):46-47
两个同学恋人好不容易“牵手”走进婚姻殿堂结了婚,可丈夫在婚后第三天就提出离婚。官司前后折腾了几年,就在法院向双方送达离婚判决书时,丈夫却因车祸意外身亡,最后法院撤销了判决。公公婆婆背着儿媳将儿子的房产过户处理。儿媳无奈将公婆诉之法庭。官司也从武汉打到了上海。因女方不服一审判决,2010年3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二审开庭审理,法庭没有当庭宣判。即使宣判,这场纠纷看来也不会轻易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20.
金孵 《检察风云》2012,(12):24-27
2012年4月27日,原浙江省湖州市市长、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黄萌受贿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黄萌涉嫌受贿1000余万元。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