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摄影师李征将著名歌手刘欢告上法庭,诉刘欢侵犯其著作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正式受理此案。事情源于李征在2004年初刘欢北京个人演唱会期间为刘欢拍摄宣传图片,这些图片后被用在刘欢演唱会现场、宣传海报、门票、邮票以及随后出版的DVD光碟上,但这些图片并未给李征署名。而据李征说,他与刘欢在2004年1月18日签订的《协议书》中写明了:刘欢演唱会组委会如在其印刷品及宣传图片中采用李征拍摄的图片,需在明显位置标注“摄影:李征(君容影像·李征制造)”。(据《南方都市报》10月18日报道)然而,李征的诉讼举动被一些人认为是“告…  相似文献   

2.
包卓  王春阁 《求索》2013,(12):266-266,212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由李征著作,于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印刷发行。本著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不太关心政治的人也被吸引住了北京四中刘筱菁、李征同学高度评价刊物,他们说:“中学生的《时事》杂志不易办好,不小心就会办得枯燥。然而《时事》却办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别具特色,十分新颖,议题也是当今最热、议论最多、最想知道的话题,使我们大开眼界,并且从...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河池市金城江区将旅游业发展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提出"商旅活区"的发展战略,明确"民族、红色、生态、养生"的旅游开发特色定位。当前,金城江区主动融入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黔东南旅游度假区发展大格局和河池市"东巴凤大天都""丹金宜罗环"两大旅游业发展板块,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旅游大格局。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的战略决策,强调要以旅游和农林为主导,发展桂北区域经济,对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桂林地市合并后,为桂林市今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建设大桂林旅游经济圈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一、大桂林旅游经济圈的定位和现实意义桂林,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将桂林建成国际旅游名城,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旅游区域不断扩大,一个以桂林为核心,辐射四周的大桂林…  相似文献   

6.
一、凤山县不可移动文物概况 风山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境内层峦叠嶂,溶洞众多,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因“环山似凤,环凤皆山”,故名“风山”。  相似文献   

7.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09,(16):17-17
“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林……”你对这首歌一定很熟悉吧。10多年前韩晓的一曲《我想去桂林》唱响大江南北,也把越来越多的游客吸引到美丽的桂林来。  相似文献   

8.
漫漫追捕路     
漫漫追捕路洪浪,郑明明凤来,又见凤来,终回凤来!1994年4月30日,当押解逃犯的警车。风驶电掣地驶过凤来大桥时,车上的公安于警终于畅舒一口长气,而案犯们的头则垂得更低了……凤来悲声江西铅山县城河口镇,守着一座名字充满阴柔之美的大桥,桥名曰:凤来。名...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桂林旅游,人们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如画的漓江、美丽的刘三姐;一提到桂林的工业,很多人会感到惊讶:桂林也能发展工业?其实,桂林的工业基础向来不错,电子产品、橡胶制品、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均走在广西前列。  相似文献   

10.
桂林新城     
桂林新城黄绍忠向以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用了七年时间,在郊区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桂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开发区被人称誉为“桂林新城”,备受投资者的青睐。从桂林市区往东跨过漓江,就进入桂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21.67平方公里土地...  相似文献   

11.
崖上桂林     
奉少廷 《当代广西》2008,(17):58-58
人们都熟知桂林,也知道越南有个“海上桂林”——下龙湾,但未听说还有个“崖上桂林”。此话怎讲?  相似文献   

12.
秋游漓江     
前些年,我学会了一首歌,那就是“我想去桂林”,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这首歌在我的记忆里逐渐淡忘模糊,就在我和同事们登上前往桂林的火车时,记忆的碎片中整理出了这首歌,桂林,是我年轻的梦想,我想去桂林。  相似文献   

13.
陈炜 《八桂侨刊》2005,(3):34-37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然而在历史文化旅游日益备受关注和青睐的今天,桂林日前较为单一的山水旅游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方需求。我们应大力挖掘桂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明清时期桂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桂林真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的山水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4.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将近20年以前,歌手韩晓的一首《我想去桂林》,唱得多少人心里都痒痒,那是很多人的心里话。直到今日,人们还在时间和钱之间艰难地寻找平衡点,以求早点过上有钱有闲能去“桂林”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水的华章     
彭匈 《当代广西》2008,(23):57-57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河流穿城而过。伦敦的泰晤士河,纽约的哈德逊河,巴黎的塞纳河,还有我们的桂林的漓江。相比而言,桂林城市不大,漓江也说不上浩瀚。然而桂林人的这条母亲河,自有她傲然于世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1995年,歌手韩晓的《我想去桂林》风靡一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那个年代,即便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中国人,也还在改革开放的淘金大潮里埋头打下。当人们心中的天平绝对倾向于工作挣钱而非享受时,旅游基本上就是个奢侈品。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7,(23):16-16
自“城乡清洁工程”实施以来,桂林市狠抓宣传教育,注重标本兼治,抓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健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桂林市的“五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城乡市容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作风得到极大的提高,原有的景点景区更为亮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如今,到过桂林的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更美了,桂林的水更清澈了,桂林人民更精神更热情了。桂林,这座闻名中外的国际旅游城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1893年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据记载,梁漱溟一生四次回过桂林,对桂林有着浓厚而难忘的乡土之情  相似文献   

19.
王崔荣 《传承》2012,(19):55-55
开放包容是广西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桂林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一五”时期,桂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17.77亿元,年均增长35.5%。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12项主要指标实现翻一番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可以看作是桂林开放包容的结果。而这些结果,折射出的是桂林开放包容的胸襟,也充分证明了实现富民强市必须坚持开放包容。  相似文献   

20.
《桂林抗战纪实》出版为纪念我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了(桂林抗战纪实》一书,并于1995年8月底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约15万字,以翔实的史料、纪实的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桂林人民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