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探索志愿服务的广泛、深入、规范、持续的机制,并寻求提高其专业化的水平,是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与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围绕社会救助与福利服务领域,特别是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和服务工作开展了一项志愿行动.行动明确救助保护和服务所需志愿者资源的先后重点和层次格局,确定优先发展的志愿者机制所涉及领域的具体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是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地区,但目前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灾害救助效率低、救助覆盖面窄等缺憾,而市场救助又因灾害救助的公益性特征而存在天然发展桎梏,这就要求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源的投入与参与。质言之,建立农业自然灾害民间救助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资源的富态优势,积极发展和壮大民间救助力量,是提升重庆市农业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来多次参与所在学院与广东省各市及地、县团委联合开展的共青团工作与青年工作的调研活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团组织特别注重将“青年志愿者行动”与本地民众所熟悉的“义务工作”的概念相结合,并着力走一条“政府倡导、社会支持、民间运作”之路,力争使青年志愿者行动逐步由共青团的组织行为发展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本文拟分析和探讨这些地区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启动、探索和所面临的和挑战等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其它地区的同类型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中,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骨干力量。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仍缺乏准确的界定和系统的研究综述。通过系统阐述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的现有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中总结分析目前关于志愿者行动研究的不足之处,可以为今后的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青年志愿者是社区服务的重要资源,加强高校与社区、社会在参与社区服务中的协调与有效沟通对树立志愿者行动在大学生及社区居民心中的良好形象,保持志愿者行动的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中系统梳理了湖南省七类主要志愿组织的志愿者教育培训现状。研究发现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红会志愿者以体制内教育培训为主,民间机构项目志愿者、企业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国际志愿者以体制外民间专业机构教育培训为主。目前体制内外的互动逐渐增加,政府、企业、NGO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研究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提出做好志愿者发展规划工作及培训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与60年代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宗旨、精神、内容、原则等方面与学雷锋活动一脉相承。但青年志愿者行动相比学雷锋活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加强国际交流背景下展开的。同时青年志愿者行动超越了学雷锋活动,它具有更强的生存力量、更大的活动空间、更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8.
雅安地震后,大量应急志愿服务者赶赴灾区,形成对政府救援行动的有益补充。从此次地震看,尽管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实现了在应急反应、物资准备、参与途径等方面的新发展,但在实际救援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与困境,如应急志愿者的无组织化、政府救援与应急志愿服务之间难以协调统一、应急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匮乏、应急志愿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都对应急志愿服务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应当通过推广志愿服务理念、构建应急灾害救助统一协调组织、开展志愿者专业化救援技能培训、完善志愿服务立法等来推进和规范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与60年代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有着内在的联系,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宗旨、精神、内容、原则等方面与学雷锋活动一脉相承.但青年志愿者行动相比学雷锋活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加强国际交流背景下展开的.同时青年志愿者行动超越了学雷锋活动,它具有更强的生存力量、更大的活动空间、更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雅安地震后,大量应急志愿服务者赶赴灾区,形成对政府救援行动的有益补充.从此次地震看,尽管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实现了在应急反应、物资准备、参与途径等方面的新发展,但在实际救援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与困境,如应急志愿者的无组织化、政府救援与应急志愿服务之间难以协调统一、应急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匮乏、应急志愿者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都对应急志愿服务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应当通过推广志愿服务理念、构建应急灾害救助统一协调组织、开展志愿者专业化救援技能培训、完善志愿服务立法等来推进和规范我国应急志愿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减灾防灾的制度安排,决定着灾害救援和重建的成效,也是重大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提高的关键。"举国体制"是我国抗震救灾可操作性强、反应灵敏、效率高的法宝;举国体制,表现的是一种工作机制,然而体现的更是一种政治实力,它与现行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举国体制是被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的实践证明了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建设具有以下特征:政府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危机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危机管理法律化和制度化不断加强;地方应急管理方式不断多元化。在我国政府应对四川汶川大地震过程中,政府危机管理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进一步落实;危机处理机制更加快速高效;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危机管理更加全面系统;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术界对政府职能作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对政府灾害与风险管理职能的研究尚有较大研究空间。5.12汶川大地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灾害与风险管理职能发挥存在问题,说明政府灾害与风险管理职能有效发挥的规约性因素需要深入分析。紧急状态下政府灾害与风险管理职能有效发挥如何实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汶川震后的灾难心理救援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灾害带给灾区民众的各阶段的压力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此次地震灾害心理救援的基本对策,以期灾难发生后能快速实施心理救援和救助,减少灾民的心理痛苦,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灾害事故管理体制尤其是应急处置的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我国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存在的几个问题,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对我国应建立统一、高效、规范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管理体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巨大破坏,其后果增加了产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受灾时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地震灾害中的越轨行为在时间、空间分布上,越轨行为的类型和方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地震灾害中的社会控制主要分为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积极采取这两方面的控制对策有助于减少地震灾害中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影响着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存在工作长效机制未确立、风险评估工作缺乏专业性、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必须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引领,"多元参与"为主导,长效激励机制为着眼点,夯实基层应急能力,从而达到完善社会整体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总体趋势虽然在转好,但仍然呈现出交通事故总量大、死亡人数多的特点。为切实改善这种状况,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我国构建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服务体系,提高交通事故信息传递、现场急救和急救转运等方面的综合反应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宪法修正案完善了我国国家紧急权的宪法规范,但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紧急权的规定和参照四川汶川大地震应急预案的启动,我国宪法上的国家紧急权仍存在实体条件规范、程序条件规范、限制规范和监督规范缺失的不足。需要在宪法中增加判断是否应进入紧急状态的最基本条件,完善国家紧急权表决、宣布等程序,并明确国家紧急权的使用必须遵循基本人权不得克减的原则和比例原则,将行使国家紧急权事先、事中和事后的行为都置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