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牛润美 《乡音》2014,(3):42-42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本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镇名村,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肖洁 《乡音》2014,(12):44-44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李立华 《乡音》2014,(5):41-41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肖洁 《乡音》2014,(9):42-42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杨建军 《乡音》2014,(10):45-45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乡音》2014,(6):43-43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7.
赵晓光 《乡音》2014,(11):44-44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王秋莲  娄海波 《乡音》2016,(4):49+56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禄君莉 《乡音》2015,(1):39
名城名镇名村是大地的符号,历史的文脉,精神的家园。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华夏大地依然留存了众多的名城名镇名村,留住了历史,留住了灵魂。2006年,本刊曾连续报道了我省10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从2014年第3期起,继续向读者展示燕赵大地的名村名镇。让我们一起出发,走进这些名村名镇,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文脉的律动,拥抱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正>甬政发[2014]1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及市历史文化名城与遗产保护工作暨市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精神,促进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科学保护利用,彰显独特的文化魅力,加快"四好示范区"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是  相似文献   

11.
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出台各种法规条例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而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建设和开发的考虑而置名镇名村于不顾的事件却时有发生。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 “你们城里人都住进了高楼大厦,难道我们只能永远住在这样没有卫生间的阴暗潮湿的木头房里?”老百姓为什么想不通?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光耀头衔、老房子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之重,谁能扛得起来?  相似文献   

12.
林爱枝 《政协天地》2009,(11):15-17
九届省政协文史委集中征编出版了一套历史文化遗产丛书,其中,《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收录了国家级、省级的名镇名村共31个,其中又包含了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个。文集撰文30多万字、录用照片450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省、龙岩市政协开展了《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名镇名村》等专题协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她无声地向社会呼吁,文物是历史发展的文脉,是前人留下的财富,是精神文明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重视它、珍爱它、保护它。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0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16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2月29日起施行。部长陈政高2014年10月15日第一条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省委政研室和省旅游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分4路到全省各市州、直管市和林区,对一年来全省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及农家乐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表明.我省自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以来,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旅游资源在荆楚大地遍地开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初见成效。旅游业引擎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青山黛绿,翠竹掩映,小桥流水,小镇黄姚从明清走来,带你走进一个诗境的家园;依山傍水,中西合璧,万态千姿,古镇兴坪是千年来飘落在漓江河畔的云朵;梯田的天下,民族文化的百科长廊,壮寨龙脊用韵律般的线条拨动着传世古韵。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广西特色名镇名村,更获得了"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殊荣。在这个冬日,严寒无法阻挡行走的心,让我们远离凡尘俗世的喧嚣,一起畅游"国字号"名镇名村,融入那世外桃源般的纯真与恬淡。  相似文献   

17.
梦幻黄姚     
正青山黛绿,翠竹掩映,小桥流水,小镇黄姚从明清走来,带你走进一个诗境的家园;依山傍水,中西合璧,万态千姿,古镇兴坪是千年来飘落在漓江河畔的云朵;梯田的天下,民族文化的百科长廊,壮寨龙脊用韵律般的线条拨动着传世古韵。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广西特色名镇名村,更获得了"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殊荣。在这个冬日,严寒无法阻挡行走的心,让我们远离凡尘俗世的喧嚣,一起畅游"国字号"名镇名村,融入那世外桃源般的纯真与恬淡。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8,(10):11-16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8,(3):117-117
将于7月1日起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