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改革中的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无疑已经成为了今天一个亟需分析和理解的司法事件。应该将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置于司法改革语境下来分析;应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司法便民"理念相联系;应从司法的基本规律来审视"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具体司法行为中的运用。把握这三个方面,有助于理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2.
张毅 《法制与社会》2010,(21):139-139
法谚有云:正义应当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审判委员会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作为程序性制度而存在的审判委员会的最有力批判就是其对程序公正与正义的破坏。为了实现看得见的正义,针对该问题本文分析了审判委员会制度与程序正义冲突之处,指明了如何在冲突中进行理性选择,并阐明了对审判委员会改革与完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每一种角色都要有一定的参照系,我们在进行审判方式改革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这一思维框架。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维参照系,不仅可以使我们在观察审判方式改革这一新生事物的范围上具有取向性,而且规定了我们具体的推理方法,明确了我们进行改革的方向与途径。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这~参照系,审判方式改革就会误入歧途,最终必然以失败告终。一、审判方式的改革不是现行法律的改众又在大陆法系国家,为了保证宪法的最高效力,有违宪审查(或称合宪性审查)的规定,确立了法院对某项法律的合法性具有司法审查权;在英美法系国家,法院(法…  相似文献   

4.
1906年的清政府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最高审判机构,并颁布了《大理院审判编制法》①。司法制度作为一种独设的制度由此被写进了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随后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西方现代意义的司法制度却始终没有在中国生成,对中国的社  相似文献   

5.
我国司法理论对陪审制度的存废一直存在激烈的对立观点。支持者多是从陪审制在司法民主上的意义入手,认为作为普通公民参与司法的重要形式,陪审制充分反映了司法的民主性,是现代政治民主在司法领域的要求,“虽然世界各国的陪审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其都被认为是公民参与审判活动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在司法决策过程中防  相似文献   

6.
中国审判方式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在加入WTO后 ,仍存在很多问题。应对中国审判方式进行再改革 ,使其与WTO的诸多规则相一致。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由行政化的院长、庭长批案走向法官独立审判 ;由宣读书面证词走向证人出庭作证 ;由实体主义走向程序正义与效率的统一 ;由司法神秘走向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7.
赵天睿 《法学杂志》2016,(3):105-114
客观认识法官身份中兼具的行政属性和司法属性的来源,充分理解司法管理、司法行政、司法审判与法官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法官思维中行政思维对其司法思维的不当干扰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长期以来法官行政思维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应理顺法官的行政、司法二元身份造成的二元思维模式,使其既能有效运用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又能保障司法的公正性.用司法的内在视角审视司法的行政行为及其行政思维,即为司法行政思维;用行政的内在视角审视司法行为及其司法思维,即为行政司法思维.无论是司法行政思维还是行政司法思维,都是由法官独特的身份所赋予的司法和行政的内在权力结构与外在权力张力之间的关系,缺一不可,但绝不能混同.解决当下司法困境的出路在于重新配置法官的行政与司法身份,确立“法官中心主义”,改变以往行政为主、司法为辅的行政管理模式为司法审判为主、司法行政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一种在我国抗日根据地产生、发展、广泛传播的巡回审判方式。它与能动司法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成功的审判方式。它的成功性表现为:能够及时、公正地解决纠纷;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能够不断被发扬光大等。马锡五审判方式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多个,其中的三个十分突出。它们是:弥补了抗日根据地司法资源的不足;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帮助实现抗日根据地的安定与和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成功之处至今仍有其现实价值,主要是具有理念、审判方式和审判结果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司法体制"一词的出现源于司法改革。它应当是指司法机关的设置、领导或监督体制、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审判体制、检察体制、侦查体制、执行体制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体制。司法体制与司法制度、司法程序、司法工作机制既有联系,也有差异,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加以区分。同时,与外国的司法体制相比,我国的司法体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有关司法改革的研究课题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的渊源和目标,它意味着伦理道德优于法律,同时又是在审判中法官要树立的理念。可以说没有了公平,公正,法律的价值则无从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犯罪现场重建理论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家林 《政法学刊》2005,22(1):49-52
现场重建理论体现出深刻的技术理性,引入与借鉴现场重建理论对增强我国侦查工作和侦查理论的科学性,乃至促进刑事司法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要确认现场重建理论的价值,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办案方式和侦查学理论进行深刻的理性自醒,并从刑事司法改革的高度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12.
司法独立是一项具有"公理"性质的内容.在我国,法院制度的"泛行政化"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提出了各种有意义的改革建议.然而我们不可以回避自身的传统和现实,我们从来都不具备西方经典司法独立模式的"土壤".因此在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的同时,寻找一条切合我国国情的、务实的渐进改革思路,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既理想又可行的改革路径.现阶段的司法制度改革应首先将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职能分开,淡化行政在审判中的色彩,并在现有审判人员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相对理想的法官独立制度.  相似文献   

13.
自建国以来,我国已多次实行司法改革。目前正在进行的这次司法改革作为我国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回顾这一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的司法改革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人民法院在落实公开审判制度、进行审判方式改革、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规范审判委员会的活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但目前司法改革中的某些具体做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有违宪违法的现象。举其要者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刑事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出发,阐述了刑事司法中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关系,认为道德评价对司法人员的法律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刑事司法中的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冲突的原因和方式,认为刑事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的冲突实质上是法律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有三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文章同时分析了司法实践中对于刑事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冲突的二种不同的协调方式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15.
论司法的权威与权威的司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文章首先分析了权威的三种类型 (即源于信仰的权威、源于传统的权威、源于理性的权威 )以及权威在司法中的体现 ,进而从司法的目的、相对于立法的独立地位 ,司法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等方面论证了司法何以需要权威 ,并认为现代社会司法权威的特点乃是在于其是一种制度性权威而非个人权威 ;其为人认可的原因是形式公平而非实质的正确 ;其总是被限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 ,文章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个层面分别论述了现代司法权威的保障机制 ,前者要求 :法官要有为公众信服的较高素质 ;司法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要通过程序的正当化维护司法权威。后者要求 :正确地处理好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司法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最后 ,文章在简要分析了司法权威在中国缺失的原因后 ,从 9个方面就司法权威在中国的复兴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杨凯 《中国法学》2014,(3):211-228
审判管理作为目前在全国法院系统广泛推行的一种主流管理手段和方法,已历经多元化的司法改革探索实践十几年时间,无论是审判管理体制构建还是审判管理运行模式方法都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但迄今为止,关于审判管理系统化理论体系的法理学构架还没有完全形成,整个审判管理运行模式仍然处于改革探索实践阶段。科学的审判管理理论体系架构和审判管理模式创新是人民法院实现司法治理理论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本文基于法社会学、法理学与法哲学的三维视角,立足中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经验,试图初步构建现代审判管理理论体系的法理架构,进而探究审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思维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清末部院之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从容 《现代法学》2001,23(6):121-125
清末为仿行宪政而进行的官制改革使传统的司法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法部由于承担了包括审判在内的过多职能而阻碍了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实现审判独立 ,大理院与法部就死刑案、重案的复核权及人事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清政府未能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致使部院之争逐步升级。在清政府行政手段的调整下 ,部院之间终以相互妥协的方式就权限划分达成一致。部院之争不仅是政治体制近代化过程中机构之间的权力之争 ,更是司法权与行政权实现彻底分离这一变革与传统体制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审判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这项制度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并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审委会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比如,审判委员会存在的人员组成专业化程度不高、职能作用发挥不好、工作运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都广为关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法院审判和管理之中,进一步提高司法水平,就必须增强思维能力,转变思维方式,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审视法院的各项管理与改革。下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指导,结合基层法院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增强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司法公正,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审判,保证公正和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