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法规对人们的交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我国交通法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建立完备的交通法规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同时为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必须以道路交通法规规范交通行为,强化人们的交通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2.
《2013最新交通法规汇编》2012年9月,公安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交通规则严格了对驾驶员的管理。最新交通法规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闯红幻一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最新交通法规中关于校车驾驶人管理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违反交通法规处罚办法的角度,将中国于世界主要国家在违反交通法规处罚办法方面做了对比。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了各国违反交通信号灯、酒驾、违规遮挡车牌号、超速驾驶、不系安全带的处罚办法,提出了完善我国交通法规建设的5条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3最新交通法规汇编》2012年9月,公安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交通规则严格了对驾驶员的管理。最新交通法规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最新交通法规中关于校车驾驶人管理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9月同时发布新修正的《机动车登记规定》  相似文献   

5.
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理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秩序,是公安机关的职能之一。众所周知,要想使城市交通管理做到安全、畅通、公害小、耗能少,必须严格执行交通法规,这是做好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保证。古人云:“没有规矩不可成方圆”,交通法规是人们开车、骑车、乘车、走路等诸交通行为规范的总和。交通法规应该顺应交通管理的发展,以其独有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相似文献   

6.
刘艳红 《法学研究》2010,(4):133-148
交通过失犯的本质应是结果回避义务,判断该义务之有无应以预见因果关系为内容的结果预见可能性为前提;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判断此种因果关系成立与否的理论,只有当行为人违反了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而致损害法益结果发生时才能成立交通过失犯。注意规范保护目的是以作为刑法规范下位规则的交通法规为基础的可普遍适用于交通过失犯的判断标准,它属于交通过失犯中的违法要素,使用它无须通过客观归责理论。注意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能合理限定交通过失犯的成立范围,有效克服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交通事故责任书直接作为刑法上交通过失犯成立依据的不妥做法。  相似文献   

7.
《2013最新交通法规汇编》2012年9月,公安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交通规则严格了对驾驶员的释理。最新交通法规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  相似文献   

8.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着漫长的历史,跨文化交往是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形式.受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跨文化交往形成了多种模式.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对这种多元化模式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模式也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观.跨文化交往既要推进本文化的发展,维护本文化的价值观,同时还应该在交往过程中努力创造新的、为所有交往参与者所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即普世性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应该以维护、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为目的,以和平、平等、协商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交通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法管理交通事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虽然先后制定了大量的交通法规、规章,但由于种种原因,交通立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一、交通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立法不配套。交通行政管理涉及路政、运政、航政、规费征收、交通检查、工程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4月初,太原市“环境创新年”动员大会吹响了省城“三大工程”创建活动的号角。其中,创建文明交通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交通法规、畅通道路交通、整治违法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创建文明交通工程主力军的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于5月20日在地处省城中心的五一广场举行了大规模的创建文明交通再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1.
试论自行车交通在我国大城市交通中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怀远 《政法学刊》2002,19(1):54-56
自行车交通优点和缺点并存决定了它是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辅助和补充,它具有明确的使用范围。因此,宏观上,自行车交通仍有必要存在下去,但要限制它的发展;微观上,完善自行车交通法规,加强对自行车交通的组织和管理,仍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连年呈现上升的势头.恶性交通事故不能得到有效地遏止,原因在于: 一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交通法律意识淡薄.建国以来,颁布了大量交通法规,如“城市陆路交通暂行规则”、“城市交通规则”、“公路交通规则”等.各省(市)、自治区也颁行了大量的管理办法.应当说,道路交通管理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这些法规和规章也是深入人心的.主要问题是,从事交通运输管理的人员视法律、法规为儿戏. 二是执法机关多元化,不能统一适用法律和法规.从全国来看,对道路交通事故拥有处理权的机关主要是各级公安机关:有的省(市)还由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公安机关由各级交通队行使职权,对“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也可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  相似文献   

13.
车强 《法治与社会》2016,(12):68-69
“车托”、“分托”一直是困扰交警执法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2013年1月1日公安部123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规定》,俗称史上最严的“交规”颁布实施后,“分托”异军突起,呈爆发式蔓延,当时几乎所有的交警违法大厅门外,都会聚集一些靠“消分”,“买分卖分”为业的特殊群体,群众将这些人称为“分托”.这些“分托”“三五成群”结帮成伙向前来处理交通违法的群众兜售、买卖驾驶证“记分”,此种乱相的存在,玷污了交通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社会风气,败坏了交警队的声誉和形象,极大地损害了交警执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社会的深刻变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使我国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时俱进,我们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积极探讨其中的必要性,认真分析其中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仔细研究教育的对策,不断形成价值观教育的新理念,对大学生大力实施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以来,杭州、南京、上海等地接连发生超速、酒后驾车撞人致死的恶性交通事故,惨祸频发一再引发社会舆论关于加大交通肇事行为惩治力度的呼声,而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的不统一现象也屡遭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有关专家和社会人士呼吁,在交通文明意识、公民道德素质与汽车数量高速增长不相匹配的现实情况下,立法建设滞后是放任“马路杀手”的主因。司法环节法律适用的不统一,容易损害司法公信力,国家相关部门应从这些方面人手,迅速完善、健全交通法规,提高交通违法犯罪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政府法制》2013,(9):37-37
为杜绝“抢黄灯”现象,很多国家出台了严格的交通法规,通过扣分、罚款等手段.强化司机和行人“等黄灯”的意识。除惩罚措施外,一些国家还加强对民众的交通安全教育,形成“绿灯行”、“红灯、黄灯停”的交通自觉。  相似文献   

17.
对唐代屯田及屯田法制的研究从民国时即已开始,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蓬勃开展起来,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唐代屯田及其法制,运用比较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对唐代屯田及其法制建设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道路车辆的迅速增长,交通事故也越来越严重。一些司机超高、超载、超速的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有关部门制定了许多较为严厉的交通法规处罚条例,但仍然有个别人抱着侥幸心理,违法行驶。结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事故。智能治安卡口,就是在这一市场需求下诞生的产物,它是智能交通带个我们的福音。  相似文献   

19.
法律逻辑: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逻辑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以传统逻辑或一阶逻辑内容为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法律思维领域之中;第二阶段主要是从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了法律发现或获取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对事实发现、法律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证成的规律、规则与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渐地建立以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不同于传统逻辑与一阶逻辑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事实的发现、法律的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的证立之中。  相似文献   

20.
203例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203例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交通事故的种类、方式及最佳鉴定时机。指出本地区道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快于驾驶员及外来人口文化素质修养及遵守交通法规意识的培养速度是造成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