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安华 《学理论》2010,(17):136-137
农村司法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必须加强农村司法权威建设。为此,我们应当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实现农村司法独立,创新农村司法制度,加强农村司法队伍建设,培育和谐的司法文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主要形式和组织形态.从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我国农村社会各种因素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习俗反映的传统观念与村民自治所反映的现代观念发生碰撞,对村民自治进程有着双重影响;以家族权威、经济能人及知识分子为主的地方精英,对完善村民自治有积极作用,但其所隐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国家法律在一些农村地区处于闲置状态,因而,需要发挥国家法律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汤维建 《团结》2006,(4):35-3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法治化是必由之路。通过农村的法治建设,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村的各种纠纷,维护农村的稳定,构建农村的和谐秩序,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新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法律服务组织机构为农民提供完备的法律服务,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变为农民现实的利益。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的基本功能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养,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法律服务对于建立农村法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可能存在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农村存在着文化滞后的现象,即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迁跟不上社会物质和制度方面的变化。农村文化滞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农村根深蒂固的狭隘的家族观念在延续甚至强化。农村狭隘家族观念表现在祭  相似文献   

5.
论乡镇政府行为及其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乡镇基层政府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对公共利益的偏离和对自利性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乡镇政府行为的失范。失范的乡镇政府行为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农民的政治认同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消解了乡镇政府的权威,甚至影响到整个政治体系的权威以及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为此,必须从行为目标、行为边界和行为方式三方面对乡镇政府行为加以规范,以提升乡镇政府的行为正当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杨成  丁德昌 《行政论坛》2013,20(1):75-78
居住自由权本质上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范畴,西方一些国家明确将其载入宪法.由于居住自由权在我国当前宪法中的缺位以及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可以不顾农民的意愿,无视农民的居住自由权,强迫农民集中居住,导致农民“被上楼”、“被城市化”.将居住自由权载入宪法,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地方政府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行为受到了宪法上的约束,有利于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利益有效表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构建和谐农村的必要条件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源泉。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源于过于强大的官方话语和精英逻辑、地方政府恣意扩张的逐利行为、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党权威对农民话语的压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且自身拥有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本不足等因素。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应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基层政府职能、重塑乡村治理格局、引入协商民主载体以及提升农村社会资本存量,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4)
分析了当前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障立法滞后、法律监督与实施机制薄弱和医疗保障法律救助制度不完善三个方面,进而提出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法律体系、健全农村医疗保障监督管理制度、增强农民的医疗保障法律意识、加强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解放前后,“斗地主”这种特殊的方式是中共领导农村土地改革中必经的一环,它将地主在乡村中的权威彻底打倒,通过分配地主家产给贫苦农民,实现了农民“翻身”。“斗地主”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划成分确定斗争对象、访苦、引苦、诉苦、算账等。其间,围绕“斗地主”所导致的村庄权力更替,不易为外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受乡土规范的代位性、农村经济发展的有限性及农民权利观念的消极性等因素影响,现代社会的农民法律意识依然淡薄。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法治社会的构建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已是当务之急。从现实出发,改善农村的法律环境、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信访大量发生已有"常态化"倾向。破解农民"信访不信法"的对策是: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将信访纳入法律手段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加强法治宣传,培养知法、懂法并会用法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周启民  李国强 《学理论》2013,(9):110-112
为保证我国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城镇化和农村社区的法律问题研究尤为重要。在城镇化和农村社区的建设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民宅被拆迁、耕地被占用、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小工厂对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建设在拆迁、征地过程中伴随着野蛮的暴力,引起群众的严重不满。因此,要制定相关的法律保护城镇化和农村社区的稳步成长,确保农民的自主权,住宅地和田地农民有自由使用权;依法建设农村社区,防止非法暴力的发生;法律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参与管理权等。  相似文献   

13.
赵丽敏 《学理论》2010,(15):90-92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因此,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尽管当前我国在农民权益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当前农村的消极影响依然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法律文化对农民权益保护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在广大农村建设现代化法律文化,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以达到真正的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4.
对农民的上访行为,从法理角度看,反映了国家在农村贯彻法治型治理中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国家和农民都需要法治,但因沟通环节的局限因素,使信息的交流不对称。提高地方政权对农村的依法管理能力,发挥地方权威在农村自治领域的合法作用,协调法治与自治的关系,是现有条件下,克服国家和农民之间信息交流障碍,提高治理效果的现实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素质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调查了青年农民在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探讨了青年农民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并寻求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温敏 《各界》2008,(12)
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空心村"问题日益突显,危害性极大。"空心村"现象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原因,包括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原因、农村经济发展原因以及农民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空心村"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对策,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完善农村住宅总体规划,健全农村规划体系,推进农村集居化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7.
法制: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兰 《理论探索》2007,(4):155-157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呼唤着法制。只有依靠法制,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农民增收才能落到实处,城乡二元结构才能被彻底打破。农村法制建设的具体举措是:努力贯彻和完善促进农业发展、保证农民增收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农民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体系,逐步改革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法律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从1992年民政部正式出台<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开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制度已经初步形成.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制度立法层次较低、法律关系不清、政府责任缺失等因素,使得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难以发挥其有效功能.应该制定出位阶较高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关系,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关系主体责任,真正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法律信仰危机的表现、成因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广大农村,作为法律信仰主体的法律信仰状况令人担忧。法律信仰危机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因此,现阶段我国要通过多渠道培育农村的法律信仰,推进农村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验的层面展示了皖北Z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纠纷的表现形式、种类及其解决方式的选择,认为在推进农村法制化的进程中,在解决其纠纷的选择上,农民不是付诸法律及国家正式权力,而是更多地选择一种传统解决纠纷的方式。这种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集中体现为依靠村中权威的调解解决纠纷。然后,本文探索性地分析了维系这种付诸传统以解决纠纷的背后动因,在此基础上质疑了不顾农民的感受的为法制化而法制化的送法下乡、司法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