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进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农业生产水平的大步提高是转移的动因和前提条件;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对转移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目前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及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科学分析国内外快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需要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着力谋划转移路径和加快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科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渐进特质与现实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局。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制度创新的特征、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渐进式的转移是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拓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拓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两大路径选择 ,并提出了 5条对策建议 ,即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就业管理制度 ;调整区域经济政策 ;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李鹏 《理论视野》2009,(6):61-62
新疆农牧区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少,重要原因在于就业观念保守、语言障碍、技能落后、创业意识落后,促进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大流动带来新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战略: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凌飞飞  周远成 《学理论》2010,(8):132-133
城镇化战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转移为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农村职业教育只有与时俱进,以创新的姿态谋求办学形式、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师资结构的变革,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平台。既为三农服务,又推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8.
宫建伟 《学理论》2008,(7):51-52
我国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对于“农村、农业、农民”这三者孰轻孰重的问题早已引起国人高度关注,也引发了众多研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剩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在准确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会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  相似文献   

9.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亮 《理论导刊》2003,(10):23-25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目前,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新疆农牧民来说,其转移就业还面临着诸多障碍,包括:落后的思想观念、较高的生活成本、特殊的民族心理及文化。对此政府应当在法规制度、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义与农民工问题 城市化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转移。提高我国的城市化率,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市化进程对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至关重要。(1)城市化是解决目益严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出路。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二、三产业,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蛰伏于传统社队经济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随着农村经营体制的转型而逐渐显露,并呈加速释放态势,若放任自流势必掣肘现代化步伐。因此,分流农民,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其转移就业就成为根除"三农"痼疾的良策,以此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内容。我国在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巨大压力。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扩大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走一条有利于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利用WTO成员国的有利条件,扩大我国的劳务输出;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农村劳动力竞争就业的后劲。  相似文献   

14.
据测算,目前我国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每年还以600万的数量递增。如果中国人口峰值是在2035年左右,那么还将总计新增1.8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说,今后30年中国将有3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  相似文献   

15.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时地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问题,是四川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呈现总量大、兼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省内转移增加的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困境,需要加强制度政策建设来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创造就业机会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支持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1)
基于1978-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各产业对GDP贡献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合理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后,根据我国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针对性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方面日本积累了许多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战后初期,大量复员军人、海外撤离以及城市疏散人员的返乡,致使日本农村人口急剧膨胀。1947年日本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53.4%。经过战后恢复和十几年的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徒业就业人口下降到10%,2003年只剩368.4万,占人口的3%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9.
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世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紧迫任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我国将在今后20年经历规模最大的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大转移,从农村人口到城市人口的大转移。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近5亿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成为我国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这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注和重视这一最庞大劳动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忽视了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充斥着城乡规划的两极格局,影响着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方向,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为指导,以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为基点,以市场经济和劳动力需求为具体手段,通过相关基础理论、必要性分析,阐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