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升。为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宁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这是“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这意味着福建省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搭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沿平台”构想得到中央的认同和支持。表明这一战略已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大提升。这一提升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  相似文献   

3.
今年国务院正式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特别是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鼓励福建人民要全面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再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海峡西岸建设的支持、对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全省上下欢欣鼓舞,海内外反响热烈,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共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既是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体现了中央对福建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中央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认可,体现了福建省在对台工作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泉州市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市政协紧紧围绕省委、市委  相似文献   

5.
宁德俗称闽东,她怀抱三都澳港湾,临港而生,依港而建,是福建省东北部沿海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港口城市。在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布局中,宁德以“一港通四海、一线系海西”而显要。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海峡西岸”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再次明确写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协天地》2010,(5):23-24
近几年来,福建省政协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要求,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中,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找准政协工作的切入点,认真履行政治协商职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形成、完善、提升和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原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多次指出,在海西发展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唐风  赵辉 《台声》2006,(4):40-41
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张岩秘书长激动地对记者说:“温总理的报告全场一共响起20多次掌声,其中谈到两岸关系部分就响起3次,而且时间最长,可见这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情。中央作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决策非常英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具体体现“,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适时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发展的战略构想,足以说明对区域协调发展这一问题的重视,今后福建的责任更加重大。”不仅仅是张秘书长,十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福建全省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回顾过去,福建不容…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海峡西岸”写入了“十一五”规划,确定了福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这一重要成果,不仅得益于中共中央对福建工作的关怀和支持,得益于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而且也凝聚着农工党中央和农工党福建省委会的心血。2006年初,在中共福建省委与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新春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一番诚挚的话语,道出了福建省党政领导和人民对蒋正华主席和农工党的感激之情:“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蒋正华主席和农工党中央…  相似文献   

10.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赋予了海西四个战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从地方战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将给海西带来什么?如何珍惜面临的重大机遇,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本刊邀请了4位嘉宾,分别对海西四个战略定位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展示其深刻内涵和给海西带来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1.
构筑闽台农业合作的“绿色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闽台农业合作是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最具特色与最有效的途径。立法规范和促进闽台农业合作,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提供有利的法制保障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决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王丽丽  郭鑫  王凡凡 《台声》2006,(1):64-64
“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对台商发展的支持。至此,台商投资在经历了从隐蔽到公开、从沿海到内陆、从“小打小闹”到大型化集团化、从传统产业到创新产业的漫长过程之后,终于被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台商纷纷表示,作为一个政策利好,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必将对台商投资展现强大的“磁吸效应”。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建男说:“‘海峡西岸’被写入中央规划,会令许多台商…  相似文献   

13.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纳入两岸问题,特别提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将台湾纳入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规划,并将促进“环海峡经济区”的形成,也充分显示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发挥福建省的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叉快发展;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对于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写入中央文件,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福建的关心支持,既赋予了历史机遇,也赋予了历史责任。厦门要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历史性贡献。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为实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机构, 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和重要渠道,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进程中,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省委书记的“海西”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年初。胡锦涛视察福建,肯定闽省提出“海西战略构想”的同时,他殷切期望福建要抓住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步伐,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海西战略”从萌发到运筹,折射出一位省委书记的理政智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了中央文件,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是对福建干部群众呼应中央对台工作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和实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充分肯定,极大提升福建在全局中的地位。极大地激励福建干部群众建设海峡西岸,服务统一大局的使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海峡西岸”第一次写入中央《建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福建的关心支持和期望,极大提升了福建在全局中的地位。全省人民欢欣鼓舞。政协组织如何在大局中找位置、尽责任、谋发展、做贡献,这是摆在各级政协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青梅如豆柳似眉”的3月,漳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实施“依港立市”发展战略,建设海峡西岸港口大市的决定。这是继2005年初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作出关于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大城市的决定后,漳州市人大又一次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  相似文献   

20.
如何破解福建的“边缘化”难题?福建上下一直在苦苦地探索。在2004年1月举行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福建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2006年3月,“支持海峡西岸”正式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这对于福建确立和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极为有利,福建的发展态势引起海内外经济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