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刑事诉讼法》正式确定了关于社区矫正的一系列程序法律制度,并且规定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依法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由于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检察机关对其如何依法客观高效的实施法律监督,仍然处在一种探索和积累的阶段,笔者就结合相关调研情况,从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理论价值出发,针对目前其存在  相似文献   

2.
董野 《法制与社会》2013,(23):122-123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与义务,目前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还不够完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应从立法上进行完善社区矫正,保障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有法可依,从制度上健全社区矫正机构,强化检察机关职能,从职能上拓宽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刑罚执行活动的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需要明确角色定位,充分履行职能,促进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备,建立起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体系,保障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顺利开展。一、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因此,"检察机关是以监督者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凭借其促进罪犯更好回归社会的矫正效果,已成为当今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本专题不论是国外休克监禁制度的借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解读,或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理论和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问题的评析,均旨在丰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特别是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监督职能,使社区矫正整个体系得到良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孟传香 《行政与法》2013,(6):115-119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展开,派驻基层检察室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及现实必要性。然而,当前派驻基层检察室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与内设监所部门的关系不明确,人员、装备和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监督信息渠道不畅通,监督缺乏程序保障等诸多现实问题。只有从制度和立法上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才有利于派驻基层检察室有效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6.
董丽 《法制与社会》2012,(17):45+53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我国在法律上已正式确立社区矫正制度。社区矫正作为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但是在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对社区矫正具体工作机制问题涉及较少。探究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对于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更好地运行该项制度,实现刑罚执行方式跨越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加强对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实行法律监督是其职责所在。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对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法律监督,使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林艳丽 《法制与社会》2012,(34):140-141
社区矫正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我国的实践。在社区矫正发展过程中,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法律监督,有力推动了作进程,但由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一些制度机制还不健全,导致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以社区矫正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主线,分析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社区矫正是新《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一项诉讼执行刑罚方式内容。根据201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第2条第3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一、关于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目的和意义第一,关于社区矫正的内涵与外延。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被轻微刑事处罚人员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特殊人员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基础上,为社区矫正制度提供了程序法的依据。同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实施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的社区矫正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社区矫正是现代刑罚执行制度发展和创新的结果,其法律地位在国家基本法律层面得到确立,适应了对刑罚执行方式的人性化和轻缓化的新要求。由于该制度本身涉及的矫正对象和矫正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雍易平 《法制与社会》2012,(25):178-179
2012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事诉讼法贯彻了宽严相济形势政策,进一步强调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在刑罚执行体制方面,完善了社区矫正制度,这对检察机关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检察人员应当认真学习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这些条文规定的指导思想、立法宗旨,树立正确的检察监督理念。  相似文献   

12.
郭岩 《法制与社会》2014,(7):175-176
社区矫正从试点到成为正式法律制度,历经近8年的发展与建设。社区矫正对犯罪者实行监督教育手段执行刑罚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及社会性,但在实际司法活动中难免存在着问题与不足。而检察院应该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社区矫正进行有效的监督。本文通过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与剖析,归纳当今社区矫正监督方面的问题与不足,旨在完善社区矫正的监督,使进行矫正的犯罪者能够在执行完刑罚后顺利重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3.
雍易平 《法制与社会》2012,(29):195+199
2012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事诉讼法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一步强调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在刑罚执行体制方面,完善了社区矫正制度,这对检察机关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检察人员应当认真学习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这些条文规定的指导思想、立法宗旨,树立正确的检察监督理念.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假释适用率整体较低。社区矫正工作中,假释罪犯调查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难以保证、监管矫正不到位等因素会对假释的适用造成影响。当前形势下推进假释制度适用,需要进一步完善及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改进调查评估工作,完善衔接配合机制。依法对假释案件办理实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应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职能,加强对假释罪犯社区调查评估的监督,通过将日常监督与巡回检察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法律监督效果、加强部门间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假释制度推进适用带来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国家,适用社区矫正的人数大大超过监禁人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行刑执行模式,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改革我国的刑罚制度,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执行权的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我国现有30个省(区、市)相继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但对于相关的社区矫正现存的一些适用条件,许多人并不很熟悉,尤其是对适用社区矫正如何进行法律监督,在社区矫正适用中则更为"生疏"。为减少在适用社区矫正的执行过程中发生适用不当,防止执行权滥用和异化、维护公平正义,应当强调在适用社区矫正中的法律监督作用,并设计一套科学的运作规范,以合理寻求在适用社区矫正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6.
刘方 《中国司法》2011,(7):101-103
一、检察职能与社区矫正的关系从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以及社区矫正的性质看,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我国的司法体制中,检察机关被定位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诉讼和刑罚的执行无疑具有监督的权利。学术上对检察监督到底是法律监督还是诉讼监督还存在许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  相似文献   

17.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更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本专题从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定位、对策、方法等不同视角进行论述.以期强化社区矫正的执行。真正实现社区矫正保护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适用非监禁刑,防止社区矫正执行方式的滥用,促进社区矫正与案件审判环节的衔接,保证社区矫正的效果,我国部分地区对审前适用非监禁刑风险评估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刑事诉讼法》对这一制度并无规定,调查程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应明确这一制度,并加强对这一制度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建立富有特色的"检调对接"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其主要做法是:一、探索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该院制定了《纳溪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实施细则》和《对被判处非监禁刑罚人员定期回访制度》等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法开展。该院在对个案提出社区矫正建议前,对矫正对象开展人格调查和  相似文献   

20.
王伟  郭森 《法制与社会》2012,(34):78-79
社区矫正制度,通常认为是一种非监禁刑制度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和预防犯罪的价值追求。但实践中由于审判与执行监管不到位,导致社区矫正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检察机关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创新监管工作方式,发挥应有作用使社区矫正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