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6)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传承者、创造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就是保护传承人。然而,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中,面临着保障不力、环境改变、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它既有传承人地位低下保障不力的原因,也有社会演化观念变迁的原因,要解决此问题,可从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保障传承人身份地位、保护传承人传习空间等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8,(11)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看了"两会"的上会刊物《瞭望》新闻周刊和《瞭望东方周刊》、《环球》杂志。感觉上会的《瞭望》新闻周刊第9期、第10期发挥了很好的政策解读、热点透视、舆论引导作用。比如第10期的"两会特别报道",把握住了此次两会的焦点——政府机  相似文献   

3.
王兰凤  许敏 《学理论》2014,(7):163-165
对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以便有针对性地对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抢救与保护成果显著,包括关于莽人语言、习俗的专著、论文和录像。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包括现代生存方式对莽人语言和文化遗产的冲击、主流文化对莽人语言和文化遗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传承和保护人才匮乏、缺乏动态保护。莽人语言和文化保护应探索新的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沈燕红 《学理论》2012,(7):144-14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具有传承性、口头性和活态性等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载体,正面临着大面积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日益紧迫。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与创新上,地方高校不仅责无旁贷,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非遗"工作坊是典型的个案实践,从教育目标、项目内容、运作模式、运行机制、保护功能诸方面完成了非遗教育传承的途径探索。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8,(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根据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公约》所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括的范围是: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5,(46)
请您将目光投向即将推出的全新彩版《瞭望新闻周刊》。求新求变是新时代的潮流,优良纸张、全彩印刷、文图并茂,则是期刊出版的潮流。为了让您看到一本更加赏心悦目的《瞭望新闻周刊》,为了使您更加便于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将告别  相似文献   

7.
现行"一调一裁两审"体制受到质疑,劳工利益的保护还需更顺畅渠道佟丽华做梦都想去向总理诉说农民工维权的艰辛,但他现在只能对《瞭望》新闻周刊表达他的痛苦:为什么有那么多劳动争议案件?为什么处理起来又要搞得那么复杂?为什么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却难以大刀阔斧地改变它?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拿出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这位担任全国律  相似文献   

8.
感谢读者     
当您看到这期《瞭望》新闻周刊的时候,新的一年就要迎面而来。辞旧迎新之际,《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向所有支持,关心《瞭望》的读者致以新年的问候! 2006年是《瞭望》新闻周刊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作为新中国第一本新闻周刊,一改延续25年的黑白面孔,以全彩印刷的外衣衬托着丰厚的内容,比肩世界主流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9.
贾雯静 《瞭望》2022,(5):50-51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多地调研时,多位企业负责人反映,在技术迭代、市场演变不断加快的今天,单纯的资金和物理空间支持已不足以支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发展.市场开发、企业运营、政策环境、资金保障以及技术研发的可持续创新,成为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社会急需培育适宜专精特新企业生存发展的优质土壤.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6,(52)
从年初的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到盛夏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到金秋十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今年的热门话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  相似文献   

11.
韩宗 《瞭望》2008,(Z1)
近读《瞭望》新闻周刊今年第5期的两篇评论文章《拨云去雾把握经济大势》和《别仍让"快"跑在"好"前》,深感我国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联系《瞭望》新闻周刊去年以来发表的经济类评论文章,笔者认为,应当好好地让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的内涵,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和每一个岗位上。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全世界153个缔约国纷纷在保护本国"非遗"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目前,我国在"非遗"保护领域适时提出了"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但在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进程中面临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综合保护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与困惑。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运行机制研究,对破解当前"非遗"生产性保护瓶颈问题,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熊萍 《瞭望》2006,(44)
作为远隔千里巴山、地处“天府之国”的读者、集报刊爱好者,经常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受益匪浅。因此,我们已去邮局订阅了2007年度《瞭望》新闻周刊。《瞭望》新闻周刊内容深刻,有特色、有艺术、有风采。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期刊图文并茂,布局合理,排版艺术、新颖活泼。图文清晰度高、印刷质量好。她是华夏  相似文献   

14.
翻开2006年最后一期《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的《感谢读者》一文令人眼前一亮,也使我对这本刊物有了更深的了解。的确,在读者的眼中,2006年对《瞭望》新闻周刊来说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5.
在《瞭望》新闻周刊创刊20周年之际,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祝贺。《瞭望》新闻周刊是在邓小平同志亲自指导下创办起来的,得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关爱。创办20年来,在新华社党组的领导下,经过周刊社全体同志的努力,形成了政治立场坚定、针对性时效性强、国际国内报道结合、内宣外宣功能兼备的特色和优势,期发行量列居我国时政新闻类期刊首位,发行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瞭望》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蝉联两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瞭望》新闻周刊已经成为我国著名品牌期刊,是我国时政新闻类期刊的一…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5,(45)
请您将目光投向这本全新彩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求新求变是新时代的潮流,优良纸张、全彩印刷、文图并茂,则是期刊出版的潮流。为了让您看到一本更加赏心悦目的《瞭望新闻周刊》,为了使您更加便于阅读,《瞭望新闻周刊》将告别她诞生24个春秋以来的新闻纸黑白印刷风貌,让炫目的五彩缤纷带我们共同走进更高的专业理想境界。这是您的期待,也是我们的期盼。  相似文献   

17.
目录·反馈     
《瞭望》2005,(32)
《瞭望新闻周刊》编辑部:《瞭望新闻周刊》我收到必读,常常感到欣喜、欢畅。贵刊从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等多层次多方位报道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前瞻性、指导性很强很好的文章,我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8.
人为破坏严重、物种普查不到位、种质资源库尚未完成、微生物资源掌握不够《瞭望》新闻周刊近期进行生物资源安全问题调研时了解到,作为诸多植物始祖的中国横断山脉地区,目前正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物种流失威胁,其堪忧的生物资源保护现状,亟待有关部门认真调研解决。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生效实施,由于相关规定在司法过程中过于原则等原因,并不能构成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利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为之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20.
就《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涉及的一些焦点问题,《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银河证券钢铁行业高级分析师田书华,其认为新的产业政策将有助于提高中国钢铁业竞争力,并对未来世界钢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瞭望新闻周刊》:《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