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82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自2010年3月16日起施行。为便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笔者对《解释》的起草背景、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兆河 《人民司法》2022,(13):48-50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2022﹞3号)(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22年3月1日实施。该《解释》是一部顺应新时代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审判、执行工作的司法新规,《解释》的亮点之一是对赔偿主体即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均作出进一步规定,方便了国家赔偿诉讼,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编辑在同审志判:实践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时,我们法院遇到这样的案例。某日,王某租用张某的三轮车运输玉米,雇佣李某装车。在运输途中,三轮车翻车,将坐在车上的李某摔伤。李某依雇佣法律关系将王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王某赔偿李某各种损失1万余元。双方服判。本案的特殊性在于王某是困难户,无能力履行判决确定的赔偿义务。而第三人有赔偿能力,是李某选择赔偿对象时发生了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王某起  相似文献   

4.
论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惩罚性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鹃 《政法学刊》2007,24(1):25-28
《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所称的“买受人”,即购房人应为生活需要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该《解释》不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合同法的直接适用,而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司法创制。该《解释》规定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其中三种情形值得推敲。  相似文献   

5.
一、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和《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解释》)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上述司法解释对“残疾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性质认定的不一致,以至于出现“赔偿权利人在主张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同时,还可否要求赔偿义务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疑问。对此,肯定者以《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31条的规定作为论据;而否定…  相似文献   

6.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施行以来,有关附带民事赔偿领域中“同命不同价”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而审判实践中涉及《解释》而引发的争论更是举不胜举,但最终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做法。本文将从该《解释》第29条的立法本意出发,结合审判实践,探讨该规定的立法原意,并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保护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校园伤害赔偿案件也得到司法实践应有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该条适用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所以笔者认为确定学校责任时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但无过错时不能以公平责任原则让学校担责。  相似文献   

8.
对保价运输货物损坏赔偿问题的探讨陈荣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0月27日发布了《关于审理铁路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笔者对"解释"中涉及的关于保价货物损坏赔偿的两个问题,理解如下:一、《铁路法》中的保价额是损失货物的保价额,不...  相似文献   

9.
张雨 《法制与社会》2010,(14):273-273
《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将给司法领域中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带来新的局面,但是,本身并没有必然解决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冲突,现行《条例》的影响需要进一步通过解释和立法手段去化解。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保护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校园伤害赔偿案件也得到司法实践应有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该条适用过错责任为归责原则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所以笔者认为确定学校责任时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但无过错时不能以公平责任原则让学校担责。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已于2021年12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20日起施行。2022年1月12日法释〔2022〕1号为妥善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适用惩罚性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2.
孔玲  王振宇  梁清 《人民司法》2022,(13):36-44
<正>2022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法释[2022]3号《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系在2016年《关于审理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6年《非刑事司法赔偿解释》)的基础上,就与执行有关的非刑事司法赔偿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进一步规定,于2021年12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7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分公司的诉讼主体地位以及责任承担,《民事诉讼法》和《公司法》都有相关的规定。但是由于规定有所"冲突",相关解释也不是很明晰,审判实务中法律从业者对分公司的诉讼主体地位意见不一。本文研究的是审判中分公司能否参诉、如何参诉及责任承担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并以相关法学理论为依据总结出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4月28日发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于2003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了买受人在5种情形之下不仅可以要求解除、撤销合同或者是要求宣告合同无效,而且可以要求出卖人返还购房款、支付利息及赔偿损失,还可以向出卖人主张要求其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单方婚内债务,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所负的债务。关于这种债务在夫妻之间的承担规则,《婚姻法》的规定不尽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对此作了明确解释,从而构成我国  相似文献   

16.
现行法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发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由精神损害赔偿改变为物质损失赔偿,并明确了具体的赔偿标准,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残疾赔偿和死亡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除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相应的规定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司法解释中也有规定,但对于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等问题的判断和处理,没有明确下来,有的规定甚至还存在法律冲突,不利于司法实际操作。现将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三个具体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附带民事损害赔偿应当充分吸收单纯民事…  相似文献   

18.
注册会计师进行虚假陈述,应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外承担赔偿责任;在责任的承担方式上,应采取两分法,既当会计师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适用连带责任,当会计师仅有普通过失时,适用按份责任。  相似文献   

19.
发生了医疗事故要付出补偿或是赔偿,按照民法,是赔偿,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当然是补偿。二者的区别是,民法规定赔偿被害人全部财产损失,而《办法》是定额赔偿,即一次性经济补偿。官方在解释这样做的理由时,强调医院是福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卫生事业经费有限,医疗尚未按成本收费,事故保险金也未解决,又无专项补偿经费拨款,因此医疗单位不能全面承担病员医疗事故的损失。现在看来,《办法》规定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偏低,这也是《办法》在执行中引起争议较大的一项规定。但是,如果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一次性经济补偿在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历史上是突破性的。自建国以来,医疗事故处理对受害人不给予经济补偿。如山西省规定,酿成事故的医疗单位和当事人,只接受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刑事责任,不负责赔款、抚养小孩、代办转正、返城、安排工作及其它变相的经  相似文献   

20.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死亡,所得的死亡赔偿金因户口性质的差异而不同。那么,进城打工且在城里安家的农民,在遭受交通事故死亡后,适用何种标准呢?2006年2月13日.江苏省海安县法院对这样一起案件作出了一审判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