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NGO)的导入有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实践中,政府与NGO有三种互补性合作模式:政府支持—NGO运作模式、政府委托—NGO经营模式和政府购买—NGO提供模式。在现阶段,确立这些模式并合理、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必须培养相应的组织载体,建立健全完善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与NGO的合作困境,分析制约政府与NGO合作关系的因素。可以看出,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构建政府与NGO之间互动合作关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单靠其中的一方就能完成的。所以,公共服务中政府与NGO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构建两者的互动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助实践,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赞誉,也为今后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共青团在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快速反应,做青年突击队的组织者;勇担重任,做志愿服务的招募管理和服务者;发挥优势,做民间组织与政府救灾机构之间的沟通者;宣传引导,做灾后重建中和谐理念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4.
共青团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助实践,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赞誉,也为今后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共青团在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快速反应,做青年突击队的组织者;勇担重任,做志愿服务的招募管理和服务者;发挥优势,做民间组织与政府救灾机构之间的沟通者;宣传引导,做灾后重建中和谐理念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5.
当前,NGO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灾害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几次重大灾害事件中我国NGO暴露出了与政府缺乏有效合作的问题,大大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虚拟组织是在私人领域已经被证明了的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理念,可尝试将其引入公共领域,作为样板设计政府与NGO的"虚拟合作同盟"。该同盟基于社会需要成立,由政府担当核心并负责发起,依赖高效的信息流动以及政府与NGO间的高度信任,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广覆盖等优势。当然,"虚拟合作同盟"可行与否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6.
政府对“法律孤儿”的救济缺位促使NGO逐渐兴起,民间组织已发展为抚养救助“法律孤儿”的主要力量。在NGO的运行下,“法律孤儿”的生存权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但受教育权、发展权以及人格尊严权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表现为实质上的不平等。为了充分保障NGO运行中“法律孤儿”的一系列基本权利,有必要将NGO置于民政部门的管理之下,避免NGO成为对比式教育基地,保护“法律孤儿”身份信息不被泄露,实行民营公助的成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是关涉儿童权益、家庭状况以至于社会发展质量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和社会负有进行救助的义务和责任,而妇女NGO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社会履行其职责的具体体现和有效手段.对湖北省有关妇女NGO组织的调查表明,其社会救助机制主要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协调机制和事后救助机制.行动策略主要有:逐步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受虐妇女支持模式,反家暴形式有了多元化发展,组织结构上初步形成强势与弱势的互济.社会需要给妇女NGO增权,扩大组织的各方面资源支持,形成一个现代社会以政府组织为标志的第一部门、以经济组织为标志的第二部门和以社会组织为标志的第三部门"三足鼎立"的治理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监测预警可从监测预警的主体、内容、传递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在对应急监测预警理论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山东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为例,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存在的监测预警主体间综合协调性差、联动性不强,预警信息忽视公众救助,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等主要问题,提出应明晰监测预警机制流程,构建"灾害应对-公众救助"模式,并付诸地方政府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事务的日益繁杂,公共危机频发已成为公共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而作为政府治理重要补充的NGO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尤以欠发达地区最为明显。文章以凝冻灾害为例,探讨了NGO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现状及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国家和社会关系演变致使非政府组织的出现。非政府组织的兴起,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近年来我国草根NGO的涌现,以及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致使非政府组织发展遭遇瓶颈问题。本文以深圳壹基金为例,从政府的角度,对我国NGO的运作模式及发展困境的阐述,进而就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所帮助,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制定正在逐步完善,但目前农民工仍处于弱势地位,丧失很多权利。农民工非政府组织是提升农民工地位,取得话语权的组织推手。基于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理论,对其缺失现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加强政府对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健全法律制度,完善自身组织建设,多渠道解决资金等途径,发展农民工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2.
发展非政府组织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政府组织具有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稳定与和谐中的支柱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要自觉运用非政府组织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将非政府组织真正整合到社会治理结构之中。发展和规范非政府组织,要着眼于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促进非政府组织自主自治的同时,加大政府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力度,真正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要实现统一和谐,则需要一个中介和桥梁,这个中介就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按照现代社会和法治政府的要求,非政府组织在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长期形成的和政府“姻亲一家”、纷繁芜杂,使得“事业单位”在行政许可法出台以后,特别是在以法治政府为目标进行政治改革的今天,面临着“断脐”和“独立”的社会状况,该何去何从?本文以行政许可法为依据,遵循法治原则,对治理观念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在概念界定方面,集中在包括剩余法在内的几种定义上;在非政府组织勃兴的深层动因方面,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市民社会”的知识话语体系,合法性建构,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是几个常见的视角;在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关系方面,着重探讨了导致两者合作或冲突的多种可能性;对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定位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对非政府组织不能期望过高、非政府组织本土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的迷思与出路——基于政府资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变迁存在着对政治权力和政治资源明显的路径依赖。政府资源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稀缺资源。非营利组织对政府资源的依赖造成了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基于资源的一种约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命题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才会导致制度变迁或创新出发,运用诱致制度变迁的五种因素,分析了中国政府缘何做出严格管制NGO发展的举措,并得出NGO的发展最终将依靠社会力量,而此种社会力量根植于公民社会的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亟待重视,对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需要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非政府组织(NGO)在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中具有公益性、独立性、专业化、灵活性的服务优势。NGO可以通过对未成年人直接服务和影响其他组织或人员达到调节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矫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非政府组织的视角,探讨发挥NGO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功效及其存在的现实障碍,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